续集——傅中望、方少华、魏光庆、袁晓舫作品展
发起人:七把叉 回复数:2
浏览数:3278
最后更新:2008/08/06 03:40:57 by
神话进化论
首先,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神话”这个概念的,它的由来还要归功于梁启超在1903年将MYTH这个词翻译过来,才有了“神话”这个概念。我们现在暂且不探讨其构词法和历史缘由,先把中国古代的传说全部统归到“神话”中去。综观东西方的神话故事,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东方神话里的神和人的区分明显,首先神的神通是人遥不可及的,更有所谓的“人神对立”。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就出现了关于描述黄帝辞章,《山海经》和《尸子》中说皇帝呈现出最高神的模样,有四张脸,住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昆仑山。盘古似乎完全属于神灵,没有来历也没有去向,这样飘渺的人物设定从侧面也显示出了东方人思维的一个潜在特征——现实和幻想距离甚远。而西方神话里给神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色彩,甚至有半神半人,半兽半人这样的说法,而且神无论是形态还是性格都更接近于人,有人的喜怒哀乐,人的七情六欲,这就是所谓的“人神交错”现象。这反映了西方文化中西方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幻想围度的可实现性。以希腊神话为例,希腊神话主要以荷马史诗而保存下来,希腊人将神话视为古史,将它与现实的历史放在一条时间线上,其神话有编定系统,神话人物也有年谱。正因为这样,西方神话的系统性使它有了严密的逻辑性。而在中国,神话主要靠人们的代代口述而流传下来,在叙事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上自然也就稍逊于西方。人们也只有从《山海经》等书中发现盘古开天地等超自然故事的片段,并将其视为神话。但是,有学者发现,越是远古时代的人物,它们在历史中被记录的越晚,所以被现代学者容易地断定为是“伪造”的古史。这些被“伪造”的古史在东方人眼中被认为是真正的“与现实无关“的神话故事。西方人对西方神话的重视和信奉程度丝毫不减于对正史的关注,甚至高于正史。我曾经略读过一本书叫《darwen on trail》,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当今的历史发现,从逻辑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去证明耶酥的存在,以及透过尖端的科学分析,并加入探险者在北欧的发现——他们在冰岛附近发现了诺压方舟的残骸(不知真的假的)来证明圣经里发生的种种故事。包括去年一直很引起广泛关注的《达芬奇密码》也是在证明上帝的存在和怀疑基督教传说的真实性。这一切的努力也说明,从古到今的西方人,一直在通过严密的理性和实实在在的努力,来拉近现实与幻想的距离。而东方人不做这样的努力,因为东方人觉得现实和神话本就毫无因果关系,只是将幻想作为残酷现实背后的心理慰籍与精神消遣。
东方神话中的仙人升天我归纳了下,大概有三种模式:一,甩甩衣袖,飘然而去的升天。二,腾云驾雾(主要形式)。三,骑一种特定的坐骑或借助特殊的工具(如那扎的风火轮,纯属意造之物)。这些升天术似乎毫无道理,经不起逻辑的推敲,但这一切似乎在东方人的眼里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它本身就是神话,我们为什么要去推敲它呢?”相比较而言,西方神话中的升天术相对来说逻辑性就要强的多,比如,天使升天,是因为它背上长了翅膀(运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有些神骑着“飞马”,马不能飞,但马身上长了翅膀就可以(还是空气动力学)。虽然西方的古人创造神话的时候不懂得空气动力学,但他们知道,鸟有翅膀就能飞,如果其它动物有翅膀也可以,他会去寻找其后面的逻辑根源,虽然他没有科学的根据,却是在科学推理之上而产生的逻辑思维。
其次,古代人对神话在某种意义上的推崇一方面源于它能够解释某种事物的起源(例如,女娲造人阐释了人的起源),另一方面它的故事性和系统性又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一种诉求和理解(多见于西方神话)。时间延续到上个世纪末,神话进化了。而现代人的神话又是什么?时至今日,由于科学的考古学等系统学科对古代的研究,如今神话似乎被放逐去想象未来。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因为受到一些科幻片的影响(都是西方的科幻片,这也是个奇怪的现象,我从没见过中国拍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当我们小的时候或许幻想过在2007年的时候,汽车或许在天空中飞翔,几百层的高楼遍地都是,人们背个火箭到处飞。但是真正到了2007年,我们或许感到有些失望,生活似乎也就是如此这样的进行着,并不如我们所想像的飞速发展。我不停的问自己:现实是不是真的离幻想的距离很远呢?当作为东方人的我,把这个感受讲给一个西方人听时,他很惊讶,他很难相信我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基于现实的科幻畅想大多都是“西方制造”,甚至有“超人”、“蜘蛛人”等众多超级英雄的问世,但是西方人对“发展”的速度是控制在他们的逻辑中的,不会有所谓的“大跃进”之想。或许是中国近一个世纪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跨越式的经历西方科学成果的洗礼时,有点“消化不良”,而或也可能是我们把埋藏于心的浪漫主义情节过多投入到对科幻的热情之中吧。近几年,中国的网络神话也是一个热点现象,通过网络的造星速度之惊人、数量之多,究其根源,乃是中国大多数网民在精神和信仰上的一种“空缺”,这种“空缺”可以是实质上的空虚,也可以是怯懦的伪叛逆者的一种意淫状态。所谓“网上多愤青”。而西方的愤青多在现世中,可以拿着AK47与po.lice对峙,最后饮弹自尽。因为他们或许比我们更愿意和更勇于去面对现实,而不仅仅是充当幽灵般“怨妇”的角色。
上述的种种叙述不知道是否能影射出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一些蛛丝马迹的诧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还是延续着他们那有条不紊的逻辑线索进行着似有似无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神话似乎就是逻辑严密的科幻,而中国这个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国家,含蓄避世的东方风格在遭遇全球化强势逻辑的冲击下,所发生的神话好象更加扑朔迷离。
康市委
以上为我的绘画--神话进化论






首先,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神话”这个概念的,它的由来还要归功于梁启超在1903年将MYTH这个词翻译过来,才有了“神话”这个概念。我们现在暂且不探讨其构词法和历史缘由,先把中国古代的传说全部统归到“神话”中去。综观东西方的神话故事,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东方神话里的神和人的区分明显,首先神的神通是人遥不可及的,更有所谓的“人神对立”。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就出现了关于描述黄帝辞章,《山海经》和《尸子》中说皇帝呈现出最高神的模样,有四张脸,住在完全与世隔绝的昆仑山。盘古似乎完全属于神灵,没有来历也没有去向,这样飘渺的人物设定从侧面也显示出了东方人思维的一个潜在特征——现实和幻想距离甚远。而西方神话里给神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色彩,甚至有半神半人,半兽半人这样的说法,而且神无论是形态还是性格都更接近于人,有人的喜怒哀乐,人的七情六欲,这就是所谓的“人神交错”现象。这反映了西方文化中西方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幻想围度的可实现性。以希腊神话为例,希腊神话主要以荷马史诗而保存下来,希腊人将神话视为古史,将它与现实的历史放在一条时间线上,其神话有编定系统,神话人物也有年谱。正因为这样,西方神话的系统性使它有了严密的逻辑性。而在中国,神话主要靠人们的代代口述而流传下来,在叙事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上自然也就稍逊于西方。人们也只有从《山海经》等书中发现盘古开天地等超自然故事的片段,并将其视为神话。但是,有学者发现,越是远古时代的人物,它们在历史中被记录的越晚,所以被现代学者容易地断定为是“伪造”的古史。这些被“伪造”的古史在东方人眼中被认为是真正的“与现实无关“的神话故事。西方人对西方神话的重视和信奉程度丝毫不减于对正史的关注,甚至高于正史。我曾经略读过一本书叫《darwen on trail》,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当今的历史发现,从逻辑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去证明耶酥的存在,以及透过尖端的科学分析,并加入探险者在北欧的发现——他们在冰岛附近发现了诺压方舟的残骸(不知真的假的)来证明圣经里发生的种种故事。包括去年一直很引起广泛关注的《达芬奇密码》也是在证明上帝的存在和怀疑基督教传说的真实性。这一切的努力也说明,从古到今的西方人,一直在通过严密的理性和实实在在的努力,来拉近现实与幻想的距离。而东方人不做这样的努力,因为东方人觉得现实和神话本就毫无因果关系,只是将幻想作为残酷现实背后的心理慰籍与精神消遣。
东方神话中的仙人升天我归纳了下,大概有三种模式:一,甩甩衣袖,飘然而去的升天。二,腾云驾雾(主要形式)。三,骑一种特定的坐骑或借助特殊的工具(如那扎的风火轮,纯属意造之物)。这些升天术似乎毫无道理,经不起逻辑的推敲,但这一切似乎在东方人的眼里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它本身就是神话,我们为什么要去推敲它呢?”相比较而言,西方神话中的升天术相对来说逻辑性就要强的多,比如,天使升天,是因为它背上长了翅膀(运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有些神骑着“飞马”,马不能飞,但马身上长了翅膀就可以(还是空气动力学)。虽然西方的古人创造神话的时候不懂得空气动力学,但他们知道,鸟有翅膀就能飞,如果其它动物有翅膀也可以,他会去寻找其后面的逻辑根源,虽然他没有科学的根据,却是在科学推理之上而产生的逻辑思维。
其次,古代人对神话在某种意义上的推崇一方面源于它能够解释某种事物的起源(例如,女娲造人阐释了人的起源),另一方面它的故事性和系统性又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一种诉求和理解(多见于西方神话)。时间延续到上个世纪末,神话进化了。而现代人的神话又是什么?时至今日,由于科学的考古学等系统学科对古代的研究,如今神话似乎被放逐去想象未来。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因为受到一些科幻片的影响(都是西方的科幻片,这也是个奇怪的现象,我从没见过中国拍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当我们小的时候或许幻想过在2007年的时候,汽车或许在天空中飞翔,几百层的高楼遍地都是,人们背个火箭到处飞。但是真正到了2007年,我们或许感到有些失望,生活似乎也就是如此这样的进行着,并不如我们所想像的飞速发展。我不停的问自己:现实是不是真的离幻想的距离很远呢?当作为东方人的我,把这个感受讲给一个西方人听时,他很惊讶,他很难相信我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基于现实的科幻畅想大多都是“西方制造”,甚至有“超人”、“蜘蛛人”等众多超级英雄的问世,但是西方人对“发展”的速度是控制在他们的逻辑中的,不会有所谓的“大跃进”之想。或许是中国近一个世纪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跨越式的经历西方科学成果的洗礼时,有点“消化不良”,而或也可能是我们把埋藏于心的浪漫主义情节过多投入到对科幻的热情之中吧。近几年,中国的网络神话也是一个热点现象,通过网络的造星速度之惊人、数量之多,究其根源,乃是中国大多数网民在精神和信仰上的一种“空缺”,这种“空缺”可以是实质上的空虚,也可以是怯懦的伪叛逆者的一种意淫状态。所谓“网上多愤青”。而西方的愤青多在现世中,可以拿着AK47与po.lice对峙,最后饮弹自尽。因为他们或许比我们更愿意和更勇于去面对现实,而不仅仅是充当幽灵般“怨妇”的角色。
上述的种种叙述不知道是否能影射出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一些蛛丝马迹的诧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还是延续着他们那有条不紊的逻辑线索进行着似有似无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神话似乎就是逻辑严密的科幻,而中国这个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国家,含蓄避世的东方风格在遭遇全球化强势逻辑的冲击下,所发生的神话好象更加扑朔迷离。
康市委
以上为我的绘画--神话进化论








你是做作品还是在写作文
[s:328]
[s:328]
都有.
恩。。。
能绕的过曾梵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