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表达与姿态” 8.8-8.24第三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
发起人:小青年  回复数:9   浏览数:2107   最后更新:2008/06/29 02:21:29 by
[楼主] guanlili 2008-06-27 04:16:42
                                                            “生命之花”

  继“范跑跑”、“郭跳跳”后,网络又出现了一位“红人”:“舒灰灰”——当代艺术家舒勇。他因为提出想用汶川地震灾区遇难者的骨灰,来塑造一座5·12纪念雕塑“生命之花”而成了网友们争议的焦点。
  网友“排山倒海”式地质疑其举动是“哗众取宠,借机炒作”,有的甚至毫不客气地直骂其“人格变态”,并起绰号“舒灰灰”。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舒勇的创意是对传统殡葬方式的颠覆和改革,相比将亲人骨灰埋于地底,一年才借清明祭奠一次的做法,把骨灰塑造成艺术品随时予以凭吊的殡葬方式,更趋文明和人性化。

  
    事件回放  
    骨灰塑花残砖瓦砾制基座
  舒勇希望用地震中遇难者的骨灰做成“生命之花”的雕塑作品,以纪念大地震。骨灰是否捐赠则全看遇难家属是否自愿。如果能成功获取骨灰,舒勇将通过与各种技术人员的合作,用雕塑艺术的方式,将骨灰塑造成一朵白色的美丽花朵,并将它放置在水晶玻璃箱的中央。然后收集灾区的残砖瓦砾,将它们磨成灰,重新烧制成砖,用这些砖建成雕塑的基座,最后把本次汶川地震中所有的死难者的名字铭刻在基座上。万一一份骨灰都收集不到,就改用灾区的残砖瓦砾,来制作“生命之花”。雕塑作品最后将献给国家博物馆收藏。  
   
    支持
  骨灰塑像是文明殡葬
  “我赞同舒勇的做法。很多人都对当代艺术存在误解和偏见,以至于只要是有关当代艺术的东西,都会被一棍打死。其实这是对殡葬文明的一种改革。”广东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欧志航坦陈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与其把亲人骨灰深埋地底,每年只在清明期间祭奠一下,还不如把骨灰制作成一件艺术品,随时都可以凭吊。“骨灰埋地下,那是‘死’的,但当它变身为某件工艺品或艺术品之后,它就复活了,成了美和希望的象征。用这样一种方式跟已故亲人相处,更美好,也更具备人文意义。”欧志航觉得,用工艺方式来解决骨灰的存放,是一种更趋文明和人性化的殡葬方式。
  
  
    可让后人永记地震灾难  
    不少网友“支持舒勇创意”。“挺舒派”认为:“对生命的畏惧,对强大的渴望,尊重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同胞的感情,固然是道德的必需,但如何找一种比较确切的方式去表达,这位艺术家在表达他自己的意愿。请不要把他的灵感看做是没有人性,这才是人性最大绽放。试想想50年后,我们的后代如何记住这一瞬间,时间渐渐走远,这朵在黑色记忆中独放的生命之花,岂不是最让历史记住我们奋起的一种表达?!”
  
    反对
  “生命之花”无生命
  针对舒勇的创作意图,许多网友表示“恶心”、“愤怒”,并称其“神经病”、“脑子进水”,认为用骨灰来塑像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侮辱艺术,侮辱逝者”。
  “‘生命之花’的提议,对死者极不尊重,死者为大,应该入土为安,但舒勇的做法则是在惊扰死难者的灵魂,让他们无法安息,根本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有网友表示,虽然中国现在不流行土葬,但是对待死者的遗骸和骨灰也是慎重和尊敬的。而有网友评论说:“汶川地震如果需要做什么专门的纪念,汶川城要重建,汶川旧址就是最好的纪念。”除此之外,众多网友甚至觉得舒勇的创意不仅不尊重死去的人们,也不尊重活着的人。
  
  
    岂能借艺术之名炒作
  “这是一种恬不知耻的哗众取宠,是踩在死难者的尸体上建起所谓‘艺术’的大楼。”很多网友认为舒勇的做法只是借着艺术的名义来宣传自己,而有不少网友更是放话:“如果舒勇坚持要用骨灰的话,建议他应该秉着为艺术献身的原则,用他自己的遗体而不是打扰遇难的无助灵魂。”“所谓的艺术家用死难者骨灰进行创作时,他的灵魂会安宁吗?这类人也是艺术家?没有爱心、没有灵魂、没有道德。他何不为了艺术献身,做个实实在在的残缺美人。”  
   
    网友建议  
    改用生者头发塑黑色花朵
  很多网友建议舒勇,如果真的要雕塑“生命之花”,可以选用别的原料来代替骨灰,比如说灾区瓦砾、泥土,或遇难者的遗物。有的则建议采用生还者的头发制作成一朵黑色的花朵,以此庄严的花朵来阐述生命的伟大和生生不息(因为捐献人的头发会再生,也寓意奋发图强,比喻灾区人坚强重建的决心)。同时用灾区的瓦砾再造砖做成基座,在上面刻上全部罹难人员的姓名。以此悼念罹难者,这样会更加人性化,在感情上也更加容易让大家接受。  作者回访  
   
    接到谩骂电话但不改初衷
  面对网上“汹涌澎湃”的反对潮,11日记者回访了舒勇。他出奇地平静:“提出‘生命之花’这个提议时,我就已经预料了会被人骂了,今天我还接到了匿名谩骂电话……无论社会怎么看待我和‘生命之花’这个提议,我都会坚持下去。”
  舒勇认为“生命之花”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抵触的最高峰,网友的抵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对于网友提出的以死者的遗物或是生者的头发或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来代替骨灰的提议,舒勇表示他会考虑,但现在他惟一想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用骨灰把“生命之花”做出来。“这朵花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我只是想让这些同胞们可以死得有价值。”
  
 
    新闻快评
  好的纪念不是伤口撒盐
  以汶川大地震作为创作素材,笔者丝毫不怀疑这位当代艺术家的真诚,或许即使面对公众的一片骂声,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创作梦想。但是,铭记历史,走向未来,死难者、幸存者还有为灾区作出贡献的世界人民需要这样的“生命之花”吗?答案是否定的。
  好的纪念并不是再现苦难,更不是往人们本来已疼痛不已的伤口上撒盐,关键是让我们把对受难者的怀念永远埋在心里,更乐观而坚强地走向明天。
  假如站在舒勇先生用死难者骨灰雕成的“生命之花”面前,恐怕除了伤痛还是伤痛,除了悲伤还是悲伤,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样的纪念能这样刺人心痛,让人不安——这又怎能让逝者心安,让生者坚强呢?

[沙发:1楼] guest 2008-06-27 06:51:43
事实上,就没有几个人搭理舒勇,舒勇特喜欢让人争议。
[板凳:2楼] guest 2008-07-12 08:03:10
舒2
[地板:3楼] guest 2008-07-12 11:33:39
炒做凌驾于生命之上,舒灰灰死一万次都还是要下10000次地狱。
舒灰灰这次炒作死人的骨灰,出卖了自己灵魂。侮辱了对生命的基本尊重。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