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国的金江波;超大望远镜 (转贴)
发起人:娱记  回复数:3   浏览数:2779   最后更新:2008/06/22 04:35:04 by
[楼主] dsfrgw 2008-06-21 13:43:22
      《国会山上的赞叹声,徐累之新工笔画艺术展》



        巍峨堂皇的知识殿堂------国会山上的国会图书馆Jefferson 大厦LJ-119艺术厅座无虚席,二位来自中国的学者,中国当代新工笔画派领军人物、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画家徐累和中国艺术评论家、批评家、诗人朱朱的共同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广受世人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讲座4月24日在这里举行。

        演讲会从对徐累代表作品的评论展开,从传统的角度介入中国现实。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记忆更像是一种容器,徐累的创作便是对这一资源的当代开发。从方法上说,对历史图像资源的深沉思考和深刻理解构成了他对当代新工笔艺术的视觉表述方式;在作品中徐累主要围绕中国古老的文化典籍来寻找切入点,将现代人所崇尚的物质生活的情怀符号、传媒符号与古典图式进行了带有历史化的时代主义方式的平行并置,从而使两种图像间产生某种离奇的宿命联系,戏剧性地陈述了一个单向度人文社会中复杂的唯美关系和心理冲突。作品以观念主义方式记录了一个充分物质化社会中某种残存的传统主义幻觉,同时警示现实生活中的人:在这个充分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必须保持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徐累表示,这一问题对中国和美国社会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国会图书馆亚洲部Judy Lu主任,Anchi Hoh博士,美国国家民俗中心主任Peggy A. Bulger博士,Nora Yeh博士,美国亚洲文化学院院长 R. Mallory Starr, Jr博士和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赵晓明社长以及来自美国新闻、艺术、博物馆、大学各界的听众数十人出席了演讲会,所有出席会议的来宾都得到了一本徐累作品的精彩画册。

          中国新闻社、华语国际通讯社、美华商报、弗及尼亚电视台等媒体机构也出席了演讲会活动。

            据了解,徐累和朱朱还在马里兰大学美术学院和陶森(Towson)大学亚洲艺术中心举办了《传统的复活》, “中国的两张面孔” 中国当代艺术的两条线索——意识形态和美学的学术报告和访问活动。

此次活动由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基金会、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和马里兰大学美术学院共同承办。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