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在地铁里面~~!
发起人:哼哼嘿嘿  回复数:5   浏览数:3724   最后更新:2008/07/13 15:07:08 by guest
[楼主] 眼镜兄 2008-01-14 03:31:55
[attachment=77062]
早上5点半起床,赶到南京机场。还有时间拍了两张禄口机场。
中午11点到香港,被司机接到观塘奥沙,先看了展厅。后到写字楼,整个午饭一边工作一边紧张地吃。我提出用《西方》来代替拓片。同时建议国际机场改为圆环照片的模式。
1点半,又紧张地赶到机场。临时知道新加坡入境需要回程机票,又买了票,耽误掉不少时间。加上三角架云台又出了问题,在香港机场只草草地拍了两张。而整个香港机场其实非常有内容,其实值得在这里呆个三个整天的。非常遗憾。新加坡入境的地方也有很值得拍照的内容,但是云台出问题,没有办法工作。
出境的时候,香烟要收我110新元的税。大怒。这个混蛋国家。路上,来接我的司机很喜欢说话。介绍这边的填海,那边的摩天轮,赌场,得意洋洋。人是有礼貌的,但是满足的人总归是愚蠢的。在一个Z/F把老百姓当作宠物养起来的地方,我是深深怀疑的。
住的地方很不错。明天应该去唐人街----新加坡还有唐人街这太做作了---买一个插头。修好三角架和云台。察看整个泰勒版画院的设备条件。

2008-1-8
今天由他们陪着看了版画院的设备。这里号称最高级的做版画的地方,版画方面主要是能做大的。有一台最大的印刷机,可以印两米三米的大画,别的都和我所知道得差不多。我自己本科是学版画的,在这里所见的一切都是慢慢地勾起回忆的过程。看了以前的艺术家做的东西,有些完全就是利用了一点点版画要素,做的完全是没有关系的东西。有个日本摄影家就是把自己的照片拿过来,在上面用丝网压印了一个符号;有个女艺术家在石板画上面用线绣图案,已经在这里绣了半年了。版画院本身是很宽容的,相比之下科班出身的我倒是有点原教旨主义了。
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他们能够造纸。我所用的纸都是理查自己做的纯棉手工纸。可塑性非常强。管理有方,拿来给我看的范例中,他们所能做的每一种效果样本旁边都加了 卡片,写清楚了制作过程,甚至有所需时间。这样可以让来使用工作室的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判断能够采取什么方案。造纸的办法包括:加色、加材料、水印、压纹、镂空、高浮雕、造型纸等等。光是压纹就用制片、沙子翻模、肌理胶(一种很像干透了的玻璃胶的造型材料)等很多办法。
中午和埃米等吃过日本饭,下午在工作室里面,助手们围过来听我的工作计划。日本人荣太郎夫妇是管印刷的,理查管造纸, 还有一个华人小伙子关,这些是高级技工,最直接和我接触的,此外每个人手下都有一帮人具体干活。这些人都很热情,他们给我做的演示,其实几乎就是对我的教育。本来我应该提前来看一下,提前想一想能够做什么。
给他们看我做过的和版画概念有关的东西。荣太郎很感兴趣我这么来用印刷的概念。这里的技师见识开阔,其实完全可以在美院的版画系任教。而我们的美院,很缺的也就是这种角色。
  版画院的体制是每年邀请6到八个艺术家来工作,这算VAP,比较高级的一种,每人可以呆一个月的,作品出来之后办一个个展;还有一种是比较年轻的艺术家,让他们呆两个星期,一般会是四、五个人同一期,到时候办一个群展。制作的所有材料费用、助手们、还有很多支持性的系统,像展厅等等,都是由版画院来承担。画廊负责邀请艺术家,技师们直接为艺术家提供服务。所以,作品的版数确定,印够并签名之后是艺术家和版画院平分,他们靠卖这些作品来维持,这样,还是要靠一部分的Z/F拨款支持。这个泰勒版画院本来在纽约,几年前搬过来卖给了新加坡。老伴拿了十几个亿,回家养老去了。现在版画院里还有很多巨大的石板,上面还留着多年前银行发票的原版。小关说他抹掉过很多大师的原版。艺术家的印够版数之后,是要毁版的。他们的合同里面,打样的版,正式印刷的版,限量版、单版画、同形异色版画……分得很细。光打样还分为艺术家样片AP、试印印张样片TP、试色样片、印刷进展样片、印刷员专用样片、可印刷样片RTP……等等,名目繁多,但很合理。每一步都有控制。你要送给某个人的则叫做“个人致敬作品”。这些都是很值得向版画系,以及当代艺术圈里做摄影的同志们推荐的。
理查已经很理性地给我订了时间表:我必须在这星期之内确定要做的,要大的铜版的话要提前预订,什麽样的纸张需要多长时间来制作,等等。搞清楚了之后,助手们很配合地离去,留我自己在工作室里面想问题。
下午就在工作室中构思我可以在这里做的东西。慢慢地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我对于南京长江大桥项目已经有一些构想,有行为性质的,有装置性质的,但是,真正的创作一定是要在调查展开之后才能有惊险的想法出来。我把现在这个阶段的叫做“早期造型”,开始用一些图形来为自己铺垫一个工作的环境。既是早期想象的图像化,也是要为此后的工作勾画一张地形图。本来我现在应该就着手开始在南京工作,但是这个早就答应的版画工作坊一推再推,也不能不来。那么就用这一个月来为整个计划做一个早期造型。
目前,有一批意象是关于南京这座城市的。准备以石版水墨为主。有一批直接和大桥这个意象有关的,准备更多地用造纸的办法来探究。
绘画是一种造型,并不是说对已经存在的形象的记录和描摹,而是造出一个脑子里不存在的形式出来。这个想法也和抽象无关,并不是反对具象,而是要生成一种思想的结构。这个造型本身就是精神的澄清过程,和写生相比,更像是画地图……其实,我想,画地图应该也是写生的原型。……这个形式应该是可以用于工作的。我需要的不单是被观看的,还应该是被使用……被使用的绘画……一种总体绘画。所以最好还能产生出一批可以在后期的和人们接触的工作中可使用的东西。用来触动我所要访问的人,能够制造机缘的,能够作为道具的。时间、生命、遗迹,是南京这个项目中反复会勾引的感觉,版画的印痕感是可能提供这种东西的,这样,这个月的作版画,就会真正有机地成为整个计划的一部分。但是,这批东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现在还不知道。难道是印一批冥币吗?不是吧。

[attachment=77063]
[attachment=77064]
[attachment=7706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