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西是与一个尼姑打交道--金锋Blog
发起人:社会!嘿! 回复数:8
浏览数:3192
最后更新:2007/09/01 10:22:37 by
《石头英国漫游记》
[attachment=55200]
作者 Carol(yinghua) Lu ( 访谈 )
何运昌是个惜字如金的人,任凭我如何提问,他都不愿意过多的阐释他的作品,为〈当代艺术与投资〉给他做的访谈中本来希望他能展开来谈一谈〈石头英国漫游记〉这件作品,虽然未能如我所愿,但回想起来他简短的回答事实上和他的创作是一致的,没有过多复杂的动机,像我们想像和试图去挖掘的那样,而他认真执着地去执行每一个行为的过程挑战和嘲讽着我们不经推敲的经验和常识。
[attachment=55201]
《石头英国漫游记》——一件近乎无效的作品
卢迎华(以下简称卢):《石头英国漫游记》的概念是怎样产生的?
何运昌(以下简称何):2005年秋天我在纽约谢德庆先生家养伤,没事就闲逛,泡咖啡屋,看美国人步履匆匆,精神饱满,我想现在的人大多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最高的效益,最大的利益;中国当下相仿情形日盛。我就想应该做件近乎无效的作品,这和当今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形成对立和参照。很高兴这个想法最后得以在英国实施。
卢:《石头英国漫游记》强调的是单调、漫长、重复、 耐力型、 无目的性的和反智性的体力劳动,它的出发点是什么?
何:去除表演因素;形式日常化;概念简练实施艰巨又近乎比,兴。
卢:选择在英国东海岸的布姆开展这个项目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何:离策划人本和利所住的纽卡索较近,我曾数次造访纽卡索。
卢:在这个历时112天的行走当中,你思考了些什么?
何:通常每天尽量走到计划地段,掰指头度日如年,就想走回布姆,累疯累傻了!没心情思考啊。
卢:当你在耗费了大量的体力、物力和人力之后把石头返回原位的时候,这种结果突出了耗费的无目的性,在现实的语境中,这种思考的针对性是什么?
何:可以针对很多;或者不针对什么仅表达个人立场也可以吧。比如生存方式、能源、价值观和地理环境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通常人们去一个地方有一定的现实理由和目的,通过乘车、船、火车、飞机以求速达,我走路去目的也有别常理,我想这样至少好玩一点。
卢:和你之前的作品一样,这个作品再次考验你自身身体的底线和承受力,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你创作的媒介和舞台以及思想的试验田的?
何:1994年开始尝试,1998年感性一些。2000年以后有一些条理,尽量找一点变化吧。
卢:你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克莱茵是你喜欢的艺术家,能否具体谈谈克莱茵对你的影响?
何:上学时喜欢他,克来茵的一些作品东方气息浓郁、浪漫、想象无边。
卢:行为的发生往往有一个时间上的维度,在你的创作中,时间的维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时间上的限定往往使某种行为产生危险、产生意义,请谈谈你是如何考虑和界定你作品中的时间维度?
何:时间在人的感受中可以伸缩揉挤,时间的设置根据作品强度设定,但经常超出我的经验和预想。有时时间和强度的设置也受其他因素制约,比如经费,法规等等。
[attachment=55199]

[attachment=55200]
作者 Carol(yinghua) Lu ( 访谈 )
何运昌是个惜字如金的人,任凭我如何提问,他都不愿意过多的阐释他的作品,为〈当代艺术与投资〉给他做的访谈中本来希望他能展开来谈一谈〈石头英国漫游记〉这件作品,虽然未能如我所愿,但回想起来他简短的回答事实上和他的创作是一致的,没有过多复杂的动机,像我们想像和试图去挖掘的那样,而他认真执着地去执行每一个行为的过程挑战和嘲讽着我们不经推敲的经验和常识。
[attachment=55201]
《石头英国漫游记》——一件近乎无效的作品
卢迎华(以下简称卢):《石头英国漫游记》的概念是怎样产生的?
何运昌(以下简称何):2005年秋天我在纽约谢德庆先生家养伤,没事就闲逛,泡咖啡屋,看美国人步履匆匆,精神饱满,我想现在的人大多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最高的效益,最大的利益;中国当下相仿情形日盛。我就想应该做件近乎无效的作品,这和当今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形成对立和参照。很高兴这个想法最后得以在英国实施。
卢:《石头英国漫游记》强调的是单调、漫长、重复、 耐力型、 无目的性的和反智性的体力劳动,它的出发点是什么?
何:去除表演因素;形式日常化;概念简练实施艰巨又近乎比,兴。
卢:选择在英国东海岸的布姆开展这个项目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何:离策划人本和利所住的纽卡索较近,我曾数次造访纽卡索。
卢:在这个历时112天的行走当中,你思考了些什么?
何:通常每天尽量走到计划地段,掰指头度日如年,就想走回布姆,累疯累傻了!没心情思考啊。
卢:当你在耗费了大量的体力、物力和人力之后把石头返回原位的时候,这种结果突出了耗费的无目的性,在现实的语境中,这种思考的针对性是什么?
何:可以针对很多;或者不针对什么仅表达个人立场也可以吧。比如生存方式、能源、价值观和地理环境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通常人们去一个地方有一定的现实理由和目的,通过乘车、船、火车、飞机以求速达,我走路去目的也有别常理,我想这样至少好玩一点。
卢:和你之前的作品一样,这个作品再次考验你自身身体的底线和承受力,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你创作的媒介和舞台以及思想的试验田的?
何:1994年开始尝试,1998年感性一些。2000年以后有一些条理,尽量找一点变化吧。
卢:你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克莱茵是你喜欢的艺术家,能否具体谈谈克莱茵对你的影响?
何:上学时喜欢他,克来茵的一些作品东方气息浓郁、浪漫、想象无边。
卢:行为的发生往往有一个时间上的维度,在你的创作中,时间的维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时间上的限定往往使某种行为产生危险、产生意义,请谈谈你是如何考虑和界定你作品中的时间维度?
何:时间在人的感受中可以伸缩揉挤,时间的设置根据作品强度设定,但经常超出我的经验和预想。有时时间和强度的设置也受其他因素制约,比如经费,法规等等。
[attachment=55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