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嗲!不死”摄影大赛【主办】
发起人:neocha  回复数:4   浏览数:2827   最后更新:2007/08/15 17:24:00 by
[楼主] cheese 2007-08-14 09:59:18

池田亮司/ Ryoji Ikeda

池田亮司是日本电子音乐创作方面的领军人物。他通常从细微处入手研究超声波学,频率学和声音本身的基本特性。在过去的五年里,Forma在世界范围内为池田亮司组织了展览和表演项目。

自1995年开始,池田亮司就积极尝试各种形式的创作,其中包括音乐会、装置、唱片、综合声音等。在其创作中,音乐、时间和空间被重新以数学方法塑造与表现。池田亮司将声音视为一种”感觉”而非物理现象来研究,试图展现这种感觉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关系。

在视觉和音效创作的国际领域内,池田亮司是广受好评的、屈指可数的、优秀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datamatics(2006-现在)、C[sup]4I[/sup](2004-现在)和formula(2000-2006)均将电脑制作和数字技术运用到了极致。这些作品以独一无二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多媒体艺术在未来的发展环境和文化语境。池田亮司广受赞誉的装置作品有data.tron [prototype] (2007)、data.film nº1-a (2007)、data.spetra(2005)、spectra[for terminal 5,jfk](2004)、spectra II (2002)和db(2002)均是艺术家极简主义美学理念的延续和体现。

datamatics是艺术家最近进行的一个长期性创作项目。在该项目中,艺术家运用了动态影像、雕塑、声音和新媒体等多种创作手段。数字信息成为了创作的主题和作品的主体,艺术家运用数字信息来探究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抽象的表现方式。在作品中,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可以通过数字信息的方式进行编译、理解和掌控。

池田亮司由于在现场表演、声音装置和唱片发行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和贡献而被评论界视为当今最前卫和最具革新精神的作曲艺术家之一。他的唱片集+/-(Touch,1996),0°C (Touch,1998)和matrix (Touch,2000)由于运用了正弦波、电子“短时脉冲波形干扰式”的声音和“白噪音”(white noise)等创新表现手段从而开启了电子音乐领域的一个全新的极简主义世界。在2005年,艺术家所发行的第七张专辑“dataplex”(raster-noton)广受好评,该作品是datamatics系列之一。

池田亮司的艺术探索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体现在他和Carsten Nicolai的合作项目cyclo.同时还有他与两位舞蹈家William Forsythe和Frankfurt Ballett,艺术家Hiroshi Sugimoto,建筑师Toyo Ito以及艺术组合Dumb Type等其他艺术家的各种合作中。

2005年Forma为池田亮司出版了第一部完整的作品集formula(包括书和dvd)。

2001年,池田亮司以其电子乐作品matrix获得了Prix Ars Electronica最高奖项——金尼卡斯奖。2003年艺术家也被“世界技术大奖”提名。

池田亮司由Forma [[url]www.forma.org.uk]全权代理。
[沙发:1楼] cheese 2007-08-14 10:26:02
C[sup]4[/sup]I  (2004 – 至今)

2004年由日本山口艺术媒体中心(YCAM)提供项目制作经费。
由Forma出品。

C[sup]4[/sup]I项目包括了音乐会和电影两部分。这是一件优美的、充满诗意且个性十足的作品。在作品中,艺术家将自然或人文的景观图像不断地转换成用数据语言表达的图像。作品中所引用的文字漂亮地穿插于影像之间,并同时配合着以蒙太奇方式处理和表现的信息资料、数字图形和数据图表。所有这些影像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眼花缭乱的视觉冲击。艺术家试图通过该作品混淆自然、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精巧且迷幻地向观众展现出一个通过数字信息来观察和支配现实世界后所形成的真实与虚幻交替的全新景观。C[sup]4[/sup]I将声音与图像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营造出了一个震撼人心且美丽宏伟的视听世界。

艺术家把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对全球体系(例如全球化经济和科学研究项目)的运用,以及对数学领域的研究中获得的各种数据信息组成了全新的创作素材。在C[sup]4[/sup]I中,各种元素被仔细而精妙的组合,各种复杂的技术被完美的混合,观众体验到的是一个壮观而又令人躁动不安的现实景象。

“……在这里展现了C4I的巨大力量……似乎是不可能的,但C4I有的时候不是在表现或者接近自然,而是成为了一种自然实体。” —— Realtime

以往展览(节选):法国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
美国新媒体艺术中心(Eyebeam),纽约,美国;
Dissonanze 艺术节,罗马,意大利;
当代艺术中心,维尔纽斯,立陶宛;
墨尔本国际艺术节,澳大利亚;
莱克特拉(Elektra)数字艺术节,蒙特利尔,加拿大;
Sage国际音乐中心,Gateshead,英国;
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伦敦,英国;
Maerz Musik 音乐节,柏林,德国;
Casa da Musica音乐厅,波尔图,葡萄牙;
国际论坛大厦 C(International Forum Hall C),东京,日本
[板凳:2楼] cheese 2007-08-14 10:37:36
datamatics [版本2.0]  (2007)

由AV Festival 06 andZeroOne San Jose: A Global Festival of Art on the Edge and ISEA 2006 Symposium 提供项目制作经费;由日本山口艺术媒体中心(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YCAM)和Recombinant Media Labs提供经费支持。
由Forma出品。

datamatics [版本2.0] 是池田亮司广受好评的视听音乐会的全新的完整的版本。该作品运用了纯数据信息作为视觉和听觉的创作素材,结合了抽象与模拟的表现手法来诠释物质、时间和空间。该表演项目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在表演中,艺术家利用计算机设计出生动而活泼的影像,以明亮鲜明的色彩元素削弱了黑与白的简单对比,试图通过多维空间和强烈而微小的图像来描绘和展现数据信息的变化和发展。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视觉影像将会是一个多维的空间组合。通过声波元素仔细而精确的层层叠加所产生的广阔而似无穷的听觉空间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震撼而又令人着魔的音乐世界。

datamatics [版本2.0] 明显不同于池田亮司之前所创作的版本(首演于2006年3月)。在新的版本中,艺术家加入了一段20分钟的最新创作。

此作品虽遵循了datamatics的主要创作思路,但却客观地将原来作品中的众多元素,如声音、视觉,甚至是源编码进行了解构,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超” datamatics (meta-datamatics)。在制作上,池田亮司运用了实时的编程计算(real–time programme computations)并结合了数据扫描产生序列的方法,在技术手段上比原来的制作更了进一步。例如,新作中采用了极快的帧频(画面更新率)和多变不定的二进制尺度。新作中所有的改进和发展都延续着艺术家对于人类感知和认知极限的挑战与探索。作为datamatics系列的第二场视听音乐会,池田亮司通过这个作品试图探究人类对无处不在、无影无形、且又以多种物质形态存在的数据信息的感知潜能。

“在银幕上的数字流,不间断跑动的各种数字,配合着特定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精巧智慧而又令人着魔的集体视听体验…… datamatics展现出池田亮司极为高超的个人控制力,在作品中,艺术家运用了独具特色但又清楚明了的艺术语言。”  ——  Wire

“变化无常的幻觉体验”—— The Mercury News

datamatics [版本2.0]全球首展:
法国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

datamatics [原型] + datamatics [版本1.0]  以往巡展:
Sage国际音乐中心,Gateshead,英国;
泰特现代美术馆涡旋厅,伦敦,英国;
东京国际论坛大厦 C,东京,日本;
声纳音乐节[Sónar festival],巴塞罗那,西班牙;
Paradiso剧院,阿姆斯特丹,荷兰;
加利福尼亚剧院,圣何塞(San Jose),美国;
Recombinant Media Labs,旧金山,美国;
TDK Time Warp,曼海姆,德国;Elektra Festival,蒙特利尔,加拿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