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播放死亡的电视台即将在德国推出
发起人:包打听d  回复数:3   浏览数:2681   最后更新:2007/10/13 16:27:19 by
[楼主] 包打听d 2007-07-26 18:27:38


幽暗艺术 美国日本恐怖文化大观

美国无“恐”不入

在世界各国的恐怖文化中,美国的恐怖文化也许并不是最有特色的,但毫无疑问是商业上最成功和最成熟的。从小说到电影电视,再到衍生产品,美国人对恐怖题材的商业开发,已然形成了成熟的流水线,并成功占领了全球市场———就像可口可乐一样。

恐怖电影,从爱迪生开始

《盗墓迷城》
《沉默的羔羊》
《德州链锯杀人狂》
《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
《群尸玩过界》
尽管电影研究者们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部恐怖电影是欧洲导演乔治·梅里1886年的《恶魔的房子》;但在普通观众心里,恐怖电影的帷幕却是1910年才拉开的:这一年,著名的爱迪生把同样著名的吸血伯爵德古拉搬上了银幕。

上世纪30年代,恐怖电影开始在好莱坞盛行,尤其是环球电影公司,他们把一系列成功的恐怖故事搬上了大银幕,包括《木乃伊》《科学怪人》《狼人》等。

到了1950年代之后,由于科技的戏剧性改变和心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恐怖电影的题材开始拓宽。首先出现的是科幻恐怖片:恐怖的来源由怪物变成了外界的威胁,包括外星人的入侵以及动植物的毁灭性变异等。

紧接着,恐怖电影开始跨越恐怖和惊悚之间的界限,在《精神病患者》中,恐怖的载体首次是一个正常人类。这种后来被称为人格恐怖电影的类型片蔓延了整个20世纪,《沉默的羔羊》也属于此类。

希区柯克的《鸟》则有着更现代的背景,它第一次描述了起源于自然的威胁是怎样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此后关于僵尸的电影《活死人之夜》混合了心理洞察和血腥,让僵尸类电影的风格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随着美国制作规则在1964年的取消和低成本电影带来的持续经济,加上公众对于神秘事物越来越着迷,1970年代美国的恐怖电影进入黄金期。

一方面,《魔鬼圣婴》和《驱魔人》的成功,让传统的恶魔类恐怖电影在融入新的恐怖元素后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更多反传统思潮的电影大师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魔屋》和《德州电锯杀人狂》都会令人回想起越南战争;《活死人的黎明》则讽刺了消费主义的社会。

197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因为《大白鲨》而成名,该片引发了一股杀人动物故事的热潮。1979年的《异形》则结合了自然主义的表演和怪物电影的图像暴力,并且重新融入了科幻元素,也引起了无数模仿者。

20世纪80年代后,恐怖电影的原创力开始下降,之前成功的恐怖电影都推出了续集。虽然在血腥暴力上超越从前,但没完没了的续集毕竟令人厌烦。

考虑到票房的重要性,1980年代之后的恐怖电影在风格上通常不再过分阴沉和血腥。《汽车旅馆杀人狂》开启了模仿嘲弄以往恐怖电影的类型;《群尸玩过界》干脆把血腥电影变得滑稽搞笑;《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则把着力点放在了浪漫爱情的描写上。

到了21世纪,回归与翻拍成为恐怖电影的关键词,日本恐怖电影也开始被好莱坞重新演绎。

再度回归的还有僵尸题材。《惊变28天》不仅再次把僵尸题材推到了潮流前端,也给这个类型影片的形态带来了变化,这一次,僵尸变成了病毒感染者。因为这部电影,《活死人的黎明》被重新拍摄,来自于电子游戏的《寂静岭》也出现了电影版。

恐怖艺术,达利领军

如果说花样翻新的恐怖电影代表着美国恐怖文化在商业领域的成就,怪诞尖锐的恐怖艺术则让它在小众范围里获得了许多精英人士的追捧。

在造型艺术领域,从达利开始的美国现代艺术家不断尝试各类恐怖怪诞的题材,以求取得令人过目难忘的视觉效果,例如在达利的代表作《内战的预告》中,作品的基本元素就是破碎的人体。

更为著名的是美国的恐怖音乐,包括恐怖庞克和恐怖摇滚在内的恐怖乐队通常都会在他们的歌词中讲述关于恐怖电影、恐怖小说的故事。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恐怖文学。在美国不算太长的文学史上,恐怖小说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章。从文学大师爱伦坡开始,上世纪20年代,洛夫克拉夫特开创“宇宙恐怖小说”先河,1950年代后,罗伯特布洛克的《精神病患者》等经典恐怖名著又开启了现代恐怖小说的序幕。

1970年代,“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隆重登场,他的每部小说几乎都能发行百万册以上。到今天,美国甚至有了专门的“恐怖小说家协会”。

恐怖游戏,美国是首发地 恐怖游戏并非美国独有,在化的网络时代,著名的电子游戏都是全球风靡,不过美国往往是这些恐怖游戏的首发地和最大的消费市场。

最早的恐怖游戏一般被认为是1992年发行的《鬼屋魔影》———游戏设计者按照近乎电影布景的设置来表现阴郁的环境,在电脑486的年代完美表现出了“鬼屋”的恐怖气氛。

1996年,CAPCOM公司推出《生化危机》,在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套,成为游戏史上的奇迹,还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此外著名的恐怖游戏还有《恐龙危机》《钟楼》《寂静岭》等。

这些恐怖游戏基本都属于生存恐怖,玩家通常置身于一种幽闭的环境中,在一群不死的或者有超自然能力的敌人中求生。而游戏研发者会利用多种技术去扰乱玩家,使他们备感脆弱和恐惧。

美国的恐怖文化是如此发达且畅销,尤为可贵的是,美国人似乎能把一切当下的新鲜元素、国外的优秀作品,都吸收到自己的恐怖文化中来,为之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这几年来,欧洲、日本乃至香港的经典恐怖片都已经被好莱坞进行了翻拍。而在美国恐怖文化的发展演变中,你更能清楚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科技的发展与困惑、外太空的探索、越战的反思等等,无一不反映到各类恐怖题材的作品中。

暗示你心中的原始恐惧 日本的心理暗示

日本作为亚洲的电影大国,不仅艺术影片在国际影坛享有盛誉,恐怖片同样佳作不断。除了人们熟知的《午夜凶灵》系列,还有《死国》、《催眠》、《案山子》、《回路》、《鬼水凶灵》、《鬼娃花子》、《钱仙》、《咒怨1、2》、《冬季恐怖作》

关于日本的恐怖艺术,要从古时的"百鬼夜行"说起,百鬼夜行,一般指民间的付丧神传说——经年累月的陈旧破损器具,因自然物化而依凭了魂灵,成精作怪;据说这些妖怪喜欢在晴朗的夜晚结队巡游街头,是谓百鬼夜行。最初人们对付丧神是怀着相当的恐惧心理的,相传目睹了百鬼夜行的人会遭到诅咒而令亲人亡故,但后来人们对付丧神的敬畏却慢慢减弱,百鬼夜行更多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时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多依靠自然的条件才能得以生存,所以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他们没见到过的神灵和精鬼,这样的想法在所有民族的先期,都有这惊人的相似之处,我国也是一样.

提到阴阳百鬼大家都会想到日本的百鬼夜行。其实日本的鬼怪有很多种,其中有很多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真正的百鬼夜行的鬼是由物件鬼组成的,据说是日常生活器物因为附着了灵魂而变成妖怪,每到特定的时间它们就会汇集到一起,在晴朗的夜晚集体上街游行,一同去往阴间,可谓是死神的队伍!“百鬼”在日本有这样的传说:你使用的物品用到99次时,若把它丢掉,它就会集怨气成为妖怪,所以又称99鬼。

[url=http://mm.7zai.com/t/骞胯タ绁炵

[沙发:1楼] 胆小鬼大 2007-07-27 03:14:01





2007最新美国神秘恐怖片介绍《死寂》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