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弘 - ZT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0   浏览数:1596   最后更新:2007/07/04 03:09:14 by
[楼主] 眼镜兄 2007-07-04 03:09:14
[沙发:1楼] 眼镜兄 2007-07-04 03:23:09
[板凳:2楼] 眼镜兄 2007-07-04 03:24:36
[地板:3楼] guest 2007-07-04 04:18:21
[s:326]
[4楼] guest 2007-07-04 03:43:47
[s:330][s:330]咋和艾未未哪个豆腐渣工程呢么像呐~~
[5楼] guest 2007-07-04 03:50:58
[6楼] guest 2007-07-04 04:56:50
老婆深
[7楼] guest 2007-07-04 08:40:47
现场很震撼哦
[8楼] guest 2007-07-04 09:47:39
不知道是U空间刻意打造还是某人气场太强,感觉跟刘伟的作品气质很接近
[9楼] guest 2007-07-04 09:50:59
rb  xi xi
[10楼] guest 2007-07-04 09:52:18
l瘤胃老婆nb
[11楼] guest 2007-07-04 10:37:52
人气很旺 啊
[12楼] guest 2007-07-04 15:49:19
无聊    顶!!![s:327]
[13楼] kakablue1984 2007-07-05 03:14:51
[14楼] guest 2007-07-05 04:52:25
顶  紫金山来的猫
[15楼] guest 2007-07-07 04:02:59
耗费的姿态
耗费的姿态
刘鼎的装置作品“老虎”

“既然我无所不能,那就去造出一只老虎。”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为了追寻传闻中的“蓝虎”而来到印度的一个村庄之中。这个“村子蹲伏在一座宽大而并不很高的山脚下,周围是层层逼近的、茂密的褐色热带丛林。”而作者又继而补充“整个印度都处在这种冒险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世界也都是如此。”虽然村子里的人都向博尔赫斯描述种种关于蓝虎出没的消息和踪迹,但作者发现“看到蓝虎的人是以一种令人狐疑的规律在轮转,而且每当我赶到一个地方,那只蓝虎总是刚刚逃走,分秒不差。”

不顾村民的劝阻,博尔赫斯爬上了村子所在的密林小山上,在一条并不很深的裂缝中看到了蓝色的圆石子,“正是我梦中老虎的那种颜色”。传闻中的“蓝虎”居然就是这些蓝色的石子,而且当作者把他们放入衣袋后,它们的数量竟然成倍地增加。虽然村民们的祖先曾与他们描述过这种具有威力的石子,“这是会衍生的石子,现在有很多,但是它们会变化。形状像满月。这种蓝颜色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但是出于对圆石的神圣性的崇拜和敬畏,他们宣称,“山顶是个圣地,有魔法禁止人们接近,”并确保自己也远离山顶,永远不愿意去揭示祖先们对他们讲述的山顶的神灵。

蓝虎不仅仅是一堆蓝色的石头,也不仅仅是一堆具有魔力的蓝色石头,它是纯粹意念的产物,是村民们世代生活的支柱,这种精神性和标准性的力量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无所谓其真实存在与否,为了维护这种精神的神话人们会不谓余力地去远离它,但又不止一次地谈论它,想像它,依赖于它,保持它的秘密感和神圣性而使之得到传播、崇拜和遵从。

博尔赫斯也迷恋金色的老虎,他在一生的创作中不止一次地研究老虎,描写老虎,呼唤老虎,流露出他对老虎的崇拜和爱恋;在他这里,老虎不再属于世间生灵的排行榜,而他真正神往的是老虎被赋予的一切象征意义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制造出这种象征意义和力量所必备的权力和能力,以及人们制造象征意义的倾向和欲望。

他甚至想到,“既然我无所不能,那就去造出一只老虎。”但他却发现,“噢,竟然不能如愿!我的梦从来都没有能够造出那向往的老虎。老虎出现过,这是真的,然而,不是剖制的标本就是丑陋不堪;有时形态难看,有时个头太小,有时转瞬即逝,有时像狗,有时像鸟。”

也许“造出一只老虎”是每个人的隐藏在深处的雄心,一生的梦想。在U空间里,刘鼎制造了一个庞大的景观,一个接近描述“造出一只老虎”的雄心和欲望的景观。这个张扬狂妄的景观是一座7米高,底部直径达10米的由混凝土方柱垒砌而成的塔状建筑物。这些混凝土方柱来自建筑拆迁的工地,是城市建设的原始材料,又在城市的翻新建设中被肢解。这个城市建设的基本材料见证了人类不断膨胀的野心和无止境地通过占领空间实现征服确立权力的欲望。

混凝土帮助人们实现一个个野心勃勃的项目,也以其崩塌和破败击破人们脆弱的意愿和梦想。社会生活的普遍标准、道德规范、权力、权威,人类的种种欲望和追求都是主观意志的产物,都是由一个个人类堆砌起来的谎言和神话编织而成的钢筋混凝土丛林,它以其强大的繁衍力覆盖和吞噬了个体的差异性,消除了真相存在的可能性。它终于被绝对化,处于不被质疑,甚至充分被推崇和信奉的地位。

刘鼎不谓余力地把每根混凝土方柱清洗干净并涂上纯净的白色,是要掩盖它卑微的出身,还是要制造美学的奇迹?抑或像村民把一堆蓝色的圆石遵奉为蓝虎一样,刘鼎也在用一堆白色的混凝土方柱保持着他与“蓝虎”永远的距离和向往?

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首先依赖于生产,生产过程中必须消耗物质和资源,生产过程产生的生产废弃物和人类自身生产产生的消费废弃确保地球避免资源过剩和拥挤的必要条件。鲍德里亚曾在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中提出消费社会的来临意味着消费本身成为目的和动力。消费脱离制约,而成为不求补偿的耗费。人们不仅消费物品和商品,而且消费符号和幻象。在今天新自由主义经济社会的后期,无理由的耗费尤显重要。艺术本身就是消耗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只有当一个社会的实力积累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够有空置的资源支持和提供给这种“消耗”。耗费本身成为衡量社会和国家强大的指标。

刘鼎将30多根重达数十吨的混凝土方柱搬进展厅,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资源的耗费,这种耗费本身甚至是一种姿态。他把资源的耗费发挥到极至,竟然把从拆迁工地上收购回来的废弃的混凝土方柱细致地清洗、粉刷,有意与实用主义的原则背道而驰,洁净白色的钢筋水泥结构以无目的消耗对抗有目的的使用。

在这个作品中,老虎不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之中,也不是博尔赫斯最后发现的蓝色石堆,老虎最终在艺术家的意志下出现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出现是反戏剧性的,是安静的,是低调的,甚至是不完整的,剩下的只是一张虎皮。不仅如此,虎皮的前一半还被埋藏在水泥堆下,只露出后面的一截,但那的的确确是一张老虎的皮,一张布满彩色条纹的虎皮。这只虎皮曾经属于威猛的老虎,山中之王的老虎,金色的老虎,百科辞书描摹出来的老虎,文学比喻串联和拼接中创造出来的老虎,在它的又一次化身中成为艺术杜撰中连接那热血的老虎和那符号的老虎之间的过渡。

充彻在空间中的蓝光包裹包裹着整个展厅,包裹着每个观众,包裹着整个白色的混凝土结构,幽冷的蓝光加强了关于这个兽王的神话和梦境的感觉,真实而又不真实。刘鼎的“老虎”是用大量的消耗建构了一个景观,制造这个巨大扩张的景观的“尺度”来源于艺术家所“计算”出来的操纵世界的抽象之力,而这个景观物化了我们的世界观。
[16楼] guest 2007-07-07 15:15:24


我是一只来自发廊的老虎。
[17楼] 发发呆练练港 2007-07-07 15:46:59
麻油看懂 [s:463]
发发呆-练练港-顶顶帖
[18楼] guest 2007-07-09 06:25:57
抒情抒过头了就是滥情了。


为什么是老虎接下去肯定是为什么不是老虎或者为什么为什么,,,,,


所以,这个作品就是这样因为别人懒得绕就自己给自己绕在那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