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penArt
附图:北京的霾
前阵子我们做个了投票调查,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艺术家职业发展生涯影响因素的看法。
虽然艺术应该是自由的,自我的,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但是如果以艺术为职业,依靠售卖作品来生活的话,似乎免不得就需要像其他任何行业那样比拼一下职业素养和竞争能力。
引用一段我们的[soft]杂志访谈中一位匿名艺术家的原话:
我觉得你在做艺术家的时候,现在有的时候拼的是艺术家跟艺术家之间的,一个是思维方式,逻辑,然后你看书,排泄的这么一个功能,消化功能。因为有些人他就是看书,看几百本书,但做作品还是很差。排泄功能太差了。看进去的东西跟你自身的是分裂的。
还有一个是比的是艺术家怎么生产的。我之所以前面跟你说我觉得自己快被淘汰了,就是生产力太落后了。他们在用RED在生产。用公司的模式在生产,有几十个助手在生产。而你还是一个人。机器也没有,助手也没有,英语又…还是处在农业时代,人家已经是资本主义压榨了。你还在小农经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对不对,就是比较嘛。
所以说现在,你说艺术没标准?你说艺术是没标准的,是可以说,但是你说艺术是有标准的,它真的是有标准的。那你没有标准我们怎么来衡量你呢?艺术到了今天,就像是汽车啊,iPhone啊,像所有的东西一样,它是可以通过某一个标准来衡量你这个艺术家是好还是坏。我觉得绝对是有指标可以衡量的。
当然你不一定要认同这位匿名艺术家的看法。虽然很多时候做艺术家似乎都是在被动等待,不知道机遇和伯乐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也不知道努力是不是就一定会有结果。
但是如果可以早一点知道一些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却没有明文公布的规则或规律,或许可以让你在追求职业艺术生涯的过程中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惑?
就让我们一边看投票结果,一边来分析一下吧。
1. 海归艺术家比本土院校毕业的艺术家在职业发展方面更有优势吗?
是68% VS 否32%
68%的人选择了海归艺术家在职业发展方面会更有优势,那么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分析了一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海归艺术家在上学期间学到的,见识到的比本土院校艺术家更多。他们有更多机会去国外美术馆画廊亲眼看到艺术品原作;结识当地艺术家,经历不同的创作和思考方式。
2. 海归艺术家更了解国际范围内艺术的游戏规则。在国外,如何准备作品集,如何写艺术家自述,如何申请奖助和驻留等技能通常是有专门课程教授的。
3. 海归艺术家的外语应该不错。
而海归艺术家相较于本土院校毕业的艺术家也可能存在劣势:
比如,在出国的那几年对国内艺术发展的状况没有亲身了解;取决于是在哪个阶段出国,回国后如果没有找到/融入艺术家群体,则很难进入国内艺术圈。
2. 说英语的艺术家比英语烂的艺术家更有竞争优势吗?
81%的人选择了说英语的艺术家比英语烂的更有竞争优势。这样的优势可能体现在:
1. 说英语的艺术家在碰到国际策展人时可以清晰地介绍自己的作品。那么不说英语或英语很烂的艺术家,机会就没有啦。
2. 说英语的艺术家在申请国际性驻留,出国或是和来中国的其他艺术家交流时没有障碍,也因而会比英语烂的艺术家多了一个了解中文圈以外艺术和艺术创作过的工具。
而那些选否的人,是不是觉得艺术家毕竟还是要靠作品来说话,或是自己说不了英语也可以找人翻译呢?:)
3. 会翻墙的艺术家比不会翻墙的艺术家更有竞争优势吗?
是80% VS 否20%
80%的人选择了会翻墙的艺术家比不会翻墙的艺术家更有竞争优势。其实翻墙不难,重点是翻过之后还得能读英语呀。当然也许有些人就是翻墙去看国外艺术家网站的作品图片吧。有哪些艺术家翻不了墙就没法工作的请举个手好吗?说你呢,那些做后网络的。😏
4. 一个艺术家过了35岁还没有在画廊做过个展他的职业生涯是不是基本没戏了?
是23% VS 否77%
这个问题的投票结果其实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77%的人认为一个艺术家过了35岁还没在画廊做过个展,他的职业生涯也未必基本没戏。
这个问题的看待和分析可以分为几个部分:1, 年龄节点。如果这里的节点改成40岁,估计投票结果会有很大不同。即使不是40岁,是不是45岁?50岁?2. 没戏的程度:基本没戏;可能还有戏;还有很大的戏?
之所以我们选择35岁作为节点,因为很多国外基金奖助申请的年龄限制也都以35岁作为节点。这么做似乎也不太公平,那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怎么办?
但是以国内画廊现在对年轻艺术家的饥渴程度来看,35岁其实也不算是个太过分的数字了。今年35岁的艺术家都已经是81年出生的。而现在的90后艺术家都已经26岁了。是不是有一点“再不出名就晚了”的感觉?
一位35岁以上的艺术家在中国基本上也都已经结婚生子。如果到这时还没有在画廊做过个展,除非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或是之前作品都还不成熟,但有一天突然才力爆发。否则作为职业艺术家的前途是不是有些堪忧?
那些选否的同学,期待看到你们的回复和理由~
5. 艺术家最大的噩梦是什么?
没钱22% 没才华 54% 没人欣赏23%
艺术家最大的噩梦是什么?54%的人选择了没才华。才华是个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这可能是22%选择没钱为噩梦的人的心声吧。而还有23%的人选择了最怕没人欣赏。嗯,毕竟艺术家是很难自我圆满的。作品做得好坏不说,没人欣赏该有多孤独。
6. 你喜欢OpenArt吗?
喜欢94% VS 不喜欢6%
只有6%的人不喜欢OpenArt。喂~ 这12位盆友你们也太不合群了吧~ 其实这个比例还是满健康的。嗯。非常感谢大家的喜爱和支持哦~
还有其他会影响艺术家职业发展和竞争的因素有:艺术家的家庭背景,性格,是否一定要做艺术家的态度等。
比如,家庭背景较优越的艺术家是不是比相较不那么优越的艺术家更有优势?因为生存的压力可能更小一点?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艺术家是不是比内向孤僻的艺术家更有优势?
还有,为什么一定要做艺术家呢?也可以做点别的呀。这么想着,然后去了别的领域生存。也未尝就不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