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影子:看看艺术家如何将个人信息变成自己的“作品”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329   最后更新:2015/11/02 15:43:16 by 欧卖疙瘩
[楼主] 蜡笔头 2015-11-02 15:43:16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展览:自转

艺术家:夏小万

策展人:崔灿灿

开幕时间: 2015年10月31日

展览日期: 2015年10月31日-11月27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二层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联合推出的夏小万个展“自转”,于10月31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呈现作品,横跨夏小万30多年的创作生涯;从艺术家个人的生活遭遇,天地神话,东西方文明史的广阔视野,到对油画、素描、色粉、雕塑、绘画装置等多种媒介的尝试均有广泛覆盖。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从荒野开始”,“人与神:自觉的个体”,“他者的肖像”,“自由变形与回转“。四个单元之间彼此递进呼应、互为表里。将夏小万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中国当代艺术所经历的多向背景之中,并结合大量与之相关的其它艺术家的创作、文献,档案等,进行具体的比较,显现艺术家与主流系统之间的暗合或矛盾关系,折射出艺术家个人历程的别样和曲折。




展览现场(一些展览相关梳理出的文献、作品等资料)


展览现场


PART-1“从荒野开始”

夏小万_荒山幽灵之野鬼_水粉_75×55cm_1983



荒原系列,是夏小万在80年代中期的写照,它像是一组时代的群像,在黄昏的荒原上,一群艺术理想革命者中,一个略微有些孤零的身影。这一期间,夏小万的作品流露出强烈的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形象抽象而又冷漠,充满人文关怀的浪漫情绪,生命希望的体征尤为明显。对于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普遍性困惑,使这批作品被罩上一层80年代的典型风格和样式。



展览现场


PART-2“人与神:自觉的个体”

夏小万_海滩_130×163cm_1996



人与神系列,是夏小万个人自觉性的觉醒,从86年到90年代中后期,夏小万迎来油画创作的高峰期,他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状态,回到造型意识和叙事结构的探索之中,重新赋予历史经典形象以新的状态。他变得更加自由,造型荒诞不羁,叙事天马行空,自我想象和组织的浪漫成份也更为明确。这期间,夏小万从主流现实系统中脱离而出,鲜明的个人的语言系统和认知方式逐渐确立。



展览现场


PART-3“他者的肖像”

夏小万_他者的肖像之十八_玻璃尺寸:41×60.5cm、6mm玻璃×23 外框尺寸:42×66.5×45.5cm_2013



“他者的肖像”系列,开始于2003年,夏小万告别了自己的油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从空间的转化、视点的转变,以及形式与质量的转换开始入手,利用玻璃切片重叠的技术,创作了一批接近于肉眼感知的空间绘画。他者的肖像在夏小万作品中存在于两种维度之间,一方面,这些被创造出来的肖像,成为现实世界的他者,它象征着脱离世俗世界的另一种自由维度;另一方面,它又指涉夏小万自身的处境,作为主流之外的他者,超越历史和自我经验的他者。



展览现场(PS:万圣节期间看夏小万作品是不是特别应景?)


展览现场


PART-4“自由变形与回转“

夏小万__75×56.5cm_1999



对自由的可能性的追逐,贯穿了夏小万从80年代以来所有创作意图。数量庞大的素描和色粉作品,成为我们重返这一历程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线索中,在众多时刻,自由生长的形体和没有边界的想象,接连而至,脱颖而出。夏小万不断的回转,既无中心,又无边界,它们既是夏小万各个时期、系列作品的集中,又是他所有艺术观念的源头。它解释了夏小万的所经历的种种过去:如何在在梦幻与现实关系的不断变化之间寻找统一,寻找个人对世界自由体验的道路。



展览现场


在第四单元“自由变形与回转”展出的《传说》创作于2014-2015年,是夏小万迄今为止尺幅最大的一件作品。长约13米,高约5米,它由132张色粉作品组成,分四个阶段创作。这样尺幅的绘画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都是少见的。

[沙发:1楼] guest 2015-11-19 21:12:34
不是说好不在图像中行动吗,不是自传是自抽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