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泼先生PULSASIR
居伊·德波电影周-杭州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空间影像研究所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泼先生
时间:10/12—10/18,2015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美术馆
枫林晚书店(书立方)
芸台书舍(钱江新城)
放映会+讨论会+电影沙龙
居伊·德波(Guy De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电影作者、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和组织——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
德波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1957年创立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1957—1972),二是完成这部著名的《景观社会》。前者成了德波一生从事文化革命实践的基地,后者则是他最主要的理论贡献。
上个世纪中后期,居伊·德波宣布了他著名的“景观社会”之说,讨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景观(spectacle)”问题,并以影像的形式书写了另外一份宣言,低诉着一个时代的痛楚与分裂。
10/12(周一)14:00—17:00
中国美术学院四号楼跨媒体艺术学院305教室(南山校区)
《为萨德疾呼》(又译:隆迪的狂吠)
(Hurlementsen faveur de Sade,1952)
时长:64′
嘉宾:王婧(美国俄亥俄大学跨学科艺术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白轻(泼先生执行编辑)
朱昶全(影像艺术家)
《为萨德疾呼》是居伊·德波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他当时仅21岁。伴随一声声狂吠开场,画面采用黑白屏幕交替。在64分钟内,人们不带感情地朗读着各种各样的文字,来自德波自己的著作,或者一些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碎片般的文字任意地堆砌在一起,按后来情境主义者的说法,“图像是资本主义新近使用的间离技术”,德波所做的则是,使用他认为可以破坏这种间离技术的另外一种间离术,即剔除图像,剔除规律性和流畅度。
10/13(周二)14:00—17:00
中国美术学院四号楼跨媒体艺术学院305教室(南山校区)
《关于在短时间内某几个人的经过》
(Sur le passage de quelques personneàtravers une assez courte unitéde temps,1959)
时长:19′
《分离批判》
(Critique de la sèpa-ration,1961)
时长:18′
嘉宾:王俊(浙江大学副教授)
曹澍(综合媒体艺术创作者,2012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在《为萨德疾呼》之后的七年内,德波没有再拍摄电影作品。在此期间,情境主义国际(1957)成立,之后他创作了两个短片《关于在短时间内的某几个人的经过》和《分离批判》。从表面的形态来看,德波开始大量引用公共影像,他的目光落在了巴黎的日常生活、城市建设、年轻人、广告宣传、明星、战争等各种话题上,然后把它们切碎、搅拌、杂糅在一起,正如他在电影中所言:“真正有趣的生活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于是黑白屏幕消失了,但同时那些没有表情的旁白依然存在着,与画面、字幕以及其他音响共同构成他的思想叙述,宛如两篇杂文。
10/14(周三)14:00—17:00
中国美术学院四号楼跨媒体艺术学院305教室(南山校区)
《景观社会》
(La Sociétédu Spectacle,1973)
时长:87′
嘉宾:刘畑(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
孙澄(上海大学电影学博士)
1967年,德波出版了著名的《景观社会》,此时正是1968“五月风暴”前夕,随着革命的进行,情境主义国际的名声也日益大增,德波无疑成为这场革命的精神领袖之一。然而这场革命失败之后不久,情境主义国际也宣布解散(1972年),接下来的一年,他创作了引起很大争论的《景观社会》的同名电影:《景观社会》。然而《景观社会》公映之后,各种褒贬之声源源不断,德波随即创作了另外一部电影《驳斥所有对<景观社会>电影的批判,无论褒贬》。这部短片以一个葬礼结束,他匆匆地说了一句“这是我第一次发现电影真的没有什么做头”,不无调侃和失落。
10/15(周四)19:00—21:00
枫林晚书店(书立方店),紫荆花路405号
《我们一起在黑夜里游荡,被烈火吞噬》
(In girum imus nocteet consumimur igni,1978)
时长:95′
嘉宾:王炜(诗人、诗剧作者)
白轻(泼先生执行编辑)
王音洁(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
从年代上来讲,《我们一起游荡在夜的黑暗中,然后被烈火吞噬》应该和“景观社会”系列站在差不多同一个历史语境内。德波进一步展开关于电影的话题:观众与媒体、电影与现实、戏剧与电影。此时的德波显得感性、孤独又焦虑,除了豪言壮语的宣泄。他是在反抗吗?还是即将被烈火吞噬?在这部电影之后的80年代,德波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放弃了早期的革命态度,随之而来的是信心的崩溃,他的失败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在这部电影中留下了提前的征兆。
10/16(周五)19:00—21:00
枫林晚书店(书立方店),紫荆花路405号
《居伊·德波的艺术与时代》
(Guy Debord,son art,son temps,1994)
时长:60′
嘉宾:曹恺(实验电影人)
张涵露(独立策展人)
缪晓辉(影像艺术家)
德波的遗作《居伊?德波的艺术与时代》开始了一段追忆的旅途,分为“他的艺术”和“他的时代”两部分。德波开始就宣布他反对电视,同样采取和以前类似的手法,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重新截取并组织电视台拍摄的影像资料。这一次,他站在各种敏感问题的风尖上,对于这个世界的关照,他仍想做得更多一点,他似乎重新回到了创作《景观社会》那个年代的心境。不过此时他的抱怨多于批评,当他意识到最初要求革命的希望是错误的,所有天真的理想都崩溃了,不可避免地转向了悲观失落。同年11月,德波选择自杀。
“未来的艺术要么是情境主义的碎屑,要么就什么也不是。”——居伊·德波
浙江美术馆 1F 教育推广中心
10/17(周六)13:30—14:00
会前放映短片《分离批判》
(Critique de la sèpa-ration,1961)19′
10/17(周六)14:00—17:00
居伊·德波的艺术与时代
主持:芬雷(泼先生发起人之一,记述电影联合发起人)
14:00—14:20 开场发言:
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14:20—15:20 主题一:反对电影——居伊·德波的电影实践
发言人: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千帆(同济大学哲学系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缪晓辉(影像艺术家)
毛晨雨(第二文本实验室主持,稻电影系列作者)
茶歇20′
15:40—16:40 主题二:漂移、异轨与总体都市革命
发言人: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曹恺(独立策展人,实验电影人)
丛峰(诗人,独立电影作者,《电影作者》杂志编委)
白轻(泼先生执行编辑)
16:40—17:00 提问与总结20′
浙江美术馆 1F 教育推广中心
10/18(周日)13:30—14:00
会前放映短片《《驳斥所有对<景观社会>电影的判断,无论褒贬》
(Réfutation de tous les jugements,tant,élogieux qu’hostilles,qui ontétéjusqu’ici portés sur le film”La Sociétédu Spectacle”,1974)19′
10/18(周日)14:00—17:00
景观社会与情境构建
主持: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4:00—14:20 主持发言
14:20—15:20 主题三:情境主义与艺术行动
发言人:陆兴华(同济大学教授)
鲁明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讲师,策展人)
刘畑(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
张涵露(作者,译者,策展人)
茶歇20′
15:40—16:40 主题四:景观、异化与日常生活实践
发言人: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王婧(美国俄亥俄大学跨学科艺术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王俊(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张春艳(策展人,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与设计学院)
16:40—17:00 提问与总结20′
居伊·德波与《日常生活革命》的作者鲁尔·瓦纳格姆(Raoul Vaneigem)。
10/17(周六)20:00—22:00
居伊·德波短片电影沙龙
时间:2015年10月17日
晚上20:00—22:00
地点:芸台书舍(钱江新城店)
城星路89号娃哈哈未来城2F
《关于在短时间内某几个人的经过》19′
(Sur le passage de quelques personneàtravers une assez courte unitéde temps,1959)
《分离批判》18′
(Critique de la sèpa-ration,1961)
《驳斥所有对<景观社会>电影的判断,无论褒贬》22′
(Réfutation de tous les jugements,tant,élogieux qu’hostilles,qui ontétéjusqu’ici portés sur le film”La Sociétédu Spectacle”,1974)
主持:芬雷(泼先生发起人之一,记述电影联合发起人)
嘉宾: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王婧(美国俄亥俄大学跨学科艺术系博士,现任教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曹恺(独立策展人、艺术家、实验电影人)
毛晨雨(第二文本实验室主持,稻电影系列作者、导演)
孙澄(上海大学电影学博士)
1977年,居伊·德波和妻子爱丽丝·贝克-胡(Alice Becker-Ho)在玩“战争游戏(the game of war)”。
居伊·德波电影周-杭州
总策划:高士明
策 划:芬 雷
文 字:黄 石
编 辑:周 净
设 计:许 丹
特别感谢
浙江美术馆
枫林晚书店
芸台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