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神话》群展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2   浏览数:1844   最后更新:2015/09/07 15:50:37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叮当猫 2015-09-07 15:23:27

开幕时间:2015年9月6日 周日 16:00

展期:2015年9月8日至10月15日,周二至周日 11:00~18:00

没顶画廊|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7号楼4楼

没顶画廊将于今年9月展出艺术家周子曦的最新个展《春游小岗》。


周子曦(1970年生于江西,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文学转向于绘画,从早期九十年代的《网格风景》、《通天塔》到2005年的《幸福生活》系列,其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越来越多元化。


在2008年的展览《中国1946~1949》中,大量的历史符号在怪诞的绘画语言下呈现出复杂的隐喻特征,如《解放区的天》、《城市巷战》中历史与现实的荒诞重叠,以及“影像系列”、“老照片系列”对老电影和老照片中“共产主义”影像语言的重新塑造,那种“阴暗丑陋”又“宏大悲壮”的美学范式令人印象深刻。


在周子曦看来,历史与现实并非前与后的关系,也并非是一堆破碎的链接,而是在某种情境下荒诞的共存。周子曦对这种“魔幻时刻”的敏感,来源于对当下生存状态的反思。而此次带来的《春游小岗》,则是通过对小岗石窟的风景摹写,让过去和当下进入虚构和真实的暧昧中,风化成小岗石窟的荒凉地貌。


没顶画廊此次推出的周子曦《春游小岗》的画展,就是试图重新去认识艺术在对时间的梳理下所呈现的政治图景,正是这种被虚构出来的政治图景将会加重我们回首的重量。



关于小岗山:

小岗山,位于中原腹地某省,隶属云霄山脉分支,交通不便,荒山寂寂;人迹罕至,乱林深深。临山有江河缓缓流过,人称清水河,又名清江河。


小岗山下清江水,惟因荒僻,常年湮没,莫为人知。八十年代末,因农人误入野径,偶然发现山中隐藏着大量石刻造像,由此,小岗石窟才初为人知。此后,历经各界政府保护开发,尤其是在现任政府领导的大力关心和宣传之下,小岗石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逐渐成为中原腹地一处重要的旅游胜地。


小岗石窟,具体开凿年代不详,南北走向,依山绵延数公里,下临清水河,风平浪静之时,河面如镜,倒影着石窟雕塑的映像,蔚为壮观。密集的窟龛沿陡峭山壁开凿,窟龛内外的造像石刻计有千余座,其形态各异,或坐或卧、或立或跪、或俯或仰,不一而足;其神情千变万化,喜怒哀乐,忿恨悲愁,尽显人间情态;创作形式上囊括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壁画等各种样式;其意态形制,迥异于我国已发现的所有石窟群。小岗石窟奇特的艺术风格,虽经研究人员多帆查证,其渊源目前仍不可考。正因其瑰异的形制,丰富的造型,使小岗石窟闻名遐迩,为中华石窟造像艺术再添异彩,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处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

[沙发:1楼] guest 2015-09-07 15:12:35

来源:Hi艺术  作者:朱凡

 

一场虚实之间的春游 没顶画廊周子曦“春游小岗”

 

9月6日,没顶画廊展出周子曦个展“春游小岗”,展览从一篇地方志中展开,展出多件绘画作品。

没顶画廊展出周子曦个展“春游小岗”

没顶画廊“春游小岗”现场

地名小岗山,与革命老区“井冈山”及土地改革发起地的安徽“小岗村”存在着读音上的关联性。在看似正确且官方口径的地方志的文字描述中,透露着对小岗石窟的虚构,“位于中原腹地某省”,并未明确指出这一场春游的所在。而“其意态形制,迥异于我国已发现的所有石窟群。小岗石窟奇特的艺术风格,虽经研究人员多番查证,其渊源目前仍不可考”,在石窟造像上绝对差异和不可考在看似正确中营造中某种虚假的不安。

小岗山介绍

《春游》 200×300cm 布面油画 2014

《春水岸边》80×100cm 布面油画 2014、《小岗山上的树》80×100cm 布面油画 2015

这种怀疑在图像中获得了应证。在看似写生的风景之中,所谓“石窟造像”却有着典型的革命题材人物形象,被缚或是在不见枷锁之下的垂头姿态,石窟形成某种缝隙,不再是佛像依山的遮挡物,而是产生一种不可见的挤压,画面中的有些形象令人不由得与文革时代“被批判者”的形象产生关联,石窟造像,在周子曦的臆想和虚构中,其宗教经典的意义被改写,背后隐藏着对政治图像乃至过往政治语境的追问。

《小岗石窟015》120×160cm 布面油画 2014

《小岗石窟014》120×160cm 布面油画 2014

周子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文学转向于绘画,从早期九十年代的《网格风景》、《通天塔》到2005年的《幸福生活》系列,其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越来越多元化。而在其2008年的展览中,以“中国1946~1949”为题,就将大量的历史符号引入画中。或许,是由于文学背景,历史与现实的叠加手法是其绘画中一直延续的创作方式。共产主义式的图像,也成为他笔下的元素,被以不同的方式重建。
而周子曦对于历史的关注,也指向并非是一种被遗忘的记忆,或是在信息量冲击稀释甚至年轻人不甚熟知的当下,在他看来,历史与现实更像是在某种情境下的荒诞共存。他恰恰通过虚构了依托在现实风景中的石窟,以真实和虚假与历史和现实相对,而其中对于共产主义式美学的兴趣,又带有那一辈人的历史记忆。

没顶画廊“春游小岗”现场

周子曦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从文学转向绘画,早期就与比翼艺术中心有过多次展览合作,作为徐震多年旧友,这次与没顶画廊的合作以展览的形式呈现了其近年的创作方向。
[板凳:2楼] guest 2015-09-07 19:37:19

来源:东方艺展网

 

【现场视频】《春游小岗》周子曦个展

 

  

    东方艺展网9月7日消息:没顶画廊于今年9月展出艺术家周子曦的最新个展《春游小岗》。

  周子曦(1970年生于江西,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文学转向于绘画,从早期九十年代的《网格风景》、《通天塔》到2005年的《幸福生活》系列,其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越来越多元化。

图片说明:展览现场

  在2008年的展览《中国1946~1949》中,大量的历史符号在怪诞的绘画语言下呈现出复杂的隐喻特征,如《解放区的天》、《城市巷战》中历史与现实的荒诞重叠,以及“影像系列”、“老照片系列”对老电影和老照片中“共产主义”影像语言的重新塑造,那种“阴暗丑陋”又“宏大悲壮”的美学范式令人印象深刻。

图片说明:展览现场

  在周子曦看来,历史与现实并非前与后的关系,也并非是一堆破碎的链接,而是在某种情境下荒诞的共存。周子曦对这种“魔幻时刻”的敏感,来源于对当下生存状态的反思。而此次带来的《春游小岗》,则是通过对小岗石窟的风景摹写,让过去和当下进入虚构和真实的暧昧中,风化成小岗石窟的荒凉地貌。

  没顶画廊此次推出的周子曦《春游小岗》的画展,就是试图重新去认识艺术在对时间的梳理下所呈现的政治图景,正是这种被虚构出来的政治图景将会加重我们回首的重量。

图片说明:展览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