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宪庭 :成功艺术家不在我的视野之内
发起人:yishuwenyi 回复数:0
浏览数:1408
最后更新:2015/07/27 10:57:10 by yishuwenyi

▲the triumph of death 《死亡的胜利》 162x117cm 1562年 布面油画
羔羊翻开《启示录》第四封印——死亡!当羔羊揭开第四封印,我听到第四活物说:“你来”。 我抬头,看到一匹灰绿色的马,骑在马上的就是死亡,随之而来的就是坟墓。他们被赐予权利,用刀剑、饥荒、瘟疫和野兽来杀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类。残杀就此开始~~

死亡,是一个猛兽!/在肆意的吞噬着生命。/如:所有生成之物,都配遭受毁灭。/人人怕而却步。但还是无法逃脱。/而那些和死亡跳舞的人,无疑是成为死亡的主导者。 ——《浮士德》
在这幅画中,有棺材,有死人堆,还有那些贵族的男女在游冶,在树林子里宴饮。上端呢,少不了要画意大利壁画,那些飞翔的天使。他们是在庆祝战胜死亡之神的快乐!
陈丹青的新解读里面透露一个不同文化的一个差异:对死亡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然后对艺术的看法。他谈到早期绘画作品的元气淋漓,同时谈到油画和湿壁画在他心中的地位,以及中西方伟大绘画作品主题的差异。
第二集:《死亡的胜利》视频文字节选:
无知的好处

我自以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我都知道。大部分也都看过,怎么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幅大画。所以这个呢,就是无知的好处。你熟悉一个画家,终于有一天站在他的画面前,那是一种大快乐。你完全不知道一个画家,也不知道这幅画,忽然给你撞见了,我觉得更是一种大快乐。那种欢喜快乐,你忽然会回到小时候。小时候的大欢喜、大惊讶,其实最珍贵。所以我请诸位,好好保留自己的孩子气,如果你有的话。
湿壁画的魅力
岔开去,讲个偏见。我以为欧洲最好的画呢,不是油画。可是油画呢,因为好传播,画册里头,就流传到世界各地。因为我们都是在赞美油画,看的也是油画。其实最好看的,欧洲的画是湿壁画。那就像中国的绘画,最好看的真是魏晋唐宋那些工笔重彩画。可是工笔重彩传世的太少了,数不出几件。
湿壁画在意大利,那就几乎数不过来,太多太多。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都在各地的教堂里。你要是能够去看,你差不多半生都看不完。各个小城市都有,只是干透了,岁月的包浆,我觉得比当时还要好看。


生猛的早期作品
早期的作品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注意?因为它要面对两个历史任务,也可以说历史的机会。什么机会呢?一个是新的主题。艺术的素材,从古到今,就天下就那点事情,但是主题不一样,尤其形式不一样。你找到一个新的说法,你立刻就要找新的形式。所以所有早期的作品,再幼稚,它有原创力。



中国的绘画文化不是《死亡的胜利》
最后说个现象,布法马可这两幅大画,画到尸体、画到棺材、画到屠杀,这是西方一再一再出现的主题。在各种艺术里面,一直到今天的电影,大家会很熟悉。他们不避讳这些恐怖的景象。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画棺材不画尸体至少我没见过。美术史家可以指点我。也许有哪幅画画了,我会认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这里面透露一个不同文化的一个差异:对死亡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然后对艺术的看法。
我这里有一本欧洲人拍摄的早期的摄影,里头全是尸体,有名人、雨果、罗丹、普鲁斯特这些人,也有有钱人家的小孩儿,死婴都有。如果大家不忌讳,我可以选一课放给大家看看,如果大家觉得忌讳我就罢休。因为我们中国的绘画文化,绘画传统,是《千里江山图》,不是《死亡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