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隋建国《消逝的空间》
发起人:artfeifei  回复数:1   浏览数:2396   最后更新:2015/05/10 12:38:48 by guest
[楼主] 另存为 2015-05-07 09:33:51

来源:白壁whitewall

访问/曹一迪

图片提供/Vertical Submarine

Vertical Submarine由Joshua Yang,Fiona Koh及Justin Loke三人于2003年组成。

来自新加坡的三人艺术小组Vertical Submarine, 他们的自述中写道, “我们有时候写写画画,但吃饭、喝酒、睡觉更多。”不同背景的三个人,打着“垂直潜水艇”的名号,以不同寻常的幽默感和多样的题材与媒介,颠覆观者的日常体验。


介绍一下你们成立的背景、合作的形式、想要创造的公众形象。

我们以前都是同学,但不是朋友。很多小组是朋友一起合作,然后拆伙了就不是朋友了,可是我们很幸运就是因为我们当时并不是朋友,我们都是不同年龄的。Joshua是当了工程师重回校园读艺术,Justin是服完两年兵役后再去读书的,Fiona就直接由中学升入大学,所以我们三人之间各有五、六年的差距。有一次做功课,我们选择三个人一起做一件作品,这样比较轻松。从那之后就一直一起做作品。直到2008年我们举办第一个小组个展,2009年赢得新加坡的President’s Young Talents Award,从此合作走上正轨。

我们的创作尽量公有化,不会冠上“我”、“他”、“她”的名义。我们后悔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因为法国有一个与我们同期出现的小组,叫做“Claire Fontaine”,一男一女,但他们宣称艺术家就是“Claire Fontaine”,而他们只是助手。我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个人抹除。现在艺术太注重艺术家了,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学生研究美术史的时候反而关注野史而非作品。所以我们想要像一个“艺术工厂”一样制作艺术。

《John Martin:The Butcher and Surgeon》

2015

大型装置


对于你们来说,“颠覆”是个很重要的创作概念?
比如我们的名字源自于英文单词“Subvert”(颠覆),我们的艺术家朋友何紫彦某次聊天时提及,他在澳洲听了一个关于法国哲学家Derrida的讲座,当中一直在讲“Subvert”这个单词,我们的小组刚好需要一个名字,就把“Subvert”再subvert一下,变成“Vert-Sub”,最后扩展成两个词的“Vertical Submarine”。

改变视角有时可能改变我们看到的东西和我们的感知。所以就好像电影《罗生门》中的谋杀一样,即使受害者本人回来述说情况,也不完全准确,在这个叙事中毫无客观可言,只是一种观点而已。我们会有影像、文字、物品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不会像概念主义创作那样很冷、很干,比如说Joseph Kosuth的椅子,虽然那个哲理很深,可是它太抽象,他没有把它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况下。


我注意到你们使用很多文学和文本的參考?

我们不要说它是文学,说它是文字吧。因为“文学”的负担太大了。比如说在最近这件《John Martin: The Butcher and The Surgeon》中,我们直接引用John Martin的遗言,但其中错别字很多我们都没有改,有法官的下判的定论,还有阿根廷小说家Juan José Saer的一段文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