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UCCA
时间:2015年4月19日(周日)
地点:UCCA 艺术影院
雎安奇和他的《诗人出差了》刚刚获得了第4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本次UCCA【艺术影院】选映了雎安奇的行动三部曲,包括两部故事长片与一部纪录片:从用过期八年的电影胶片拍摄的《北京的风很大》到搁置了十二年才剪辑完成的《诗人出差了》,雎安奇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拍摄、制作了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低成本影片。雎安奇的电影在关注现实的同时,更像是一个窗口,为怀有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一种成长经验的可能性。
《北京的风很大》剧照
电影放映期间,我们邀请到了著名影评人张亚璇女士,著名策展人李振华先生,著名导演和作家朱文先生围绕雎安奇的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作品以及针对低成本电影对电影产业的影响进行一些交流。
排片表
4.19(周日)
14:00-15:00
雎安奇:行动三部曲@UCCA开幕暨《北京的风很大》放映
15:30-18:30
《诗人出差了》UCCA首映放映暨映后对谈
嘉宾:雎安奇、张亚璇、朱文
主持:李振华
19:00-21:00
《巴黎派对》
嘉宾
雎安奇,出生于1975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接受教育。自2000年以来导演作品包括《北京的风很大》(1999-2000),《中国之夜》(2006),《生日快乐!安先生》(2007),《屌丝和毛》(2013),《诗人出差了》(2014)。曾经参与柏林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国际大型电影节,2015年《诗人出差了》于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得亚洲电影大奖。
朱文,作家,电影导演。
张亚璇,影评人,影展策划人。始终在创造性影像的领域展开她的电影批评和策展实践,也曾参与制片工作。
主持
李振华,1996年开始从事艺术工作,涉及展览策划、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领域,现担任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2010年至今),瑞士Prix Pictet摄影节推荐人(2010年至今),2014年将担任英国巴比肯中(Barbican Centre)国际展览《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的顾问。
曾主持编撰的艺术家个人出版物有:《颜磊:我喜欢做的》(2012 年卡塞尔文献展出版物)、《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2010年)、《冯梦波:西游记》(2010 年)、《杨福东:离信之雾》(2009 年)等。出版有个人艺术评论文集《文本》(2013)。
影片介绍
《北京的风很大》剧照
《北京的风很大》
1999年北京的春天,一个国家和城市都在变化在这新千年的边缘。24岁的导演雎安奇和两名摄制人员用一架老旧的阿莱16毫米电影摄影机和一根用废旧的电视机天线改装的麦克风,骑着一个三轮车和两辆自行车闯入了北京的街头:婚礼、学校、居民楼、天安门广场、美容院、甚至公共厕所…摄影机里转动的16毫米电影胶片已经过期了八年,但这些胶片记录了变化和不变的现实。雎安奇反复的向人们询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觉得北京的风大么?”每个人给了他不同的答案……这是相当罕见和震撼的影片,尤其是这部影片的片比是1:1,没有任何一个画面被剪掉。制造了电影史上的奇迹。本片在2000年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以其颠覆性的影像风格技惊四座。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实验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诗人出差了》剧照
《诗人出差了》
这部电影形式简单,风格却十分另类。它拍摄于十多年前,刚刚才完成剪辑得以与观众见面。影片讲述了一个诗人(侯献波饰演)在荒凉的新疆“出差”的经历。精疲力竭的肉体迎来一次存在主义的放荡之旅,在苍凉的公路上颠簸游荡,为渐行渐远的世界留下匆匆一瞥,以及16首忧郁的诗。
《巴黎派对》剧照
《巴黎派对》
生活在巴黎的男青年阿扣(陈芥元饰演)在睡梦中被一个电话唤醒,对方要吃水煮牛肉和馄饨。这是阿扣一天的开始。他不外出工作,他的营生就是白天在自己租住的房屋变身不同的角色,晚上把租屋变成华人的派对。此刻他是一个厨师,他要外出买牛肉和蔬菜……有人要离开这座城市,有人又要来到这座城市,伴随着异国他乡的孤寂和苦闷,巴黎的派对在这天晚上举行……
这部电影是雎安奇在巴黎短期旅行时用三天时间拍摄完成。演员主要以在巴黎工作学习的年轻一代的华人为主,他们用业余时间前来拍摄。
参与方式
语言
中文配英文字幕
票务及参与方式
30元 / 人
20元 / 人(UCCA会员)
*开场前三十分钟于UCCA前台领取活动门票;
*请勿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