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艺术眼
展览日期:2015.04.12 至 2015.05.10
主办单位: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酒仙桥路798工厂2号院
艺 术 家:何岸
暌违四年再次回到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何岸将以全新作品呈现自己对于真实、时间轴以及传说的看法。
展览关于空间与时间的全部提问都围绕着西方艺术史图像再现的经典方法——透视法展开。在透视中物体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虚假的关系。运用透视法思考世界时,空间与时间的远和近并不仅仅是平行或纵深的远和近,而是透视的远和近。作为展览标题的“亚美尼亚”由此悬置于真实与虚假之间,并被赋予诗性。
何岸把展览的七件作品分别命名为“序言 - 夜晚或者和它的白天 - 何桃源 -‘零’号机 - 亚美尼亚 - 新娘 - 私生子”,每一个词语本身失去所指,能指之间的相互勾连形成另外一种它者的叙述,作为修辞手法共同形成一部虚构的小说或戏剧。虚构和现实并行相互刺激玩弄和挤压,获得同样的张力,同样的在场。何岸用文字与修辞、修辞与时间、时间与传说之间的关系搭建出一个魔幻现实平面的世界,一种新的可能性的语言在此展开。
在全新的境遇里时间轴被截断打开,过去、现在、未来存在于同一视域。何岸创造出新维度的时空,这里人们的体验、记忆、情感相互交融,从封闭的现实中逃逸。在每一个空间里探究时间概念的时候,便会具有某种宗教的情节。宿命的引入几乎是必然,何岸希望艺术家工作有一种神授艺人的职能,“这是我对艺术最美好的判断”。
时间轴、记忆和传说
到底有没有龙不重要,重要的是十二地支就他一个在另外一个世界,不过化为辰土一点不虚,在春天他为土性水库,是四墓中变化最多的一个水土混合物。在远古化身为泥浆上升到天际又转为霓虹、云彩、北极光,男性生殖器就是自己的龙,死后归于尘土,风来了雨来了又会重新归于泥浆,化为水汽变成彩虹和闪电,一气化为鱼,再生三三有天的世界。这些在奇门遁甲都作龙看。六爻有青龙动象征力量最圆满的那一刻,生就是死死而为生,活着肉体各自精彩死后原形毕露都是它的相和子孙。龙是各种力量的大集合,辰土在东南方为风吹过的大树,站在风里树下风掠过大树吹到身上四季都能触到,这就是龙在运行。我不相信有手感鱼类那样的血肉体,不过人就是个自我调节的动物,眼不见为实。记得爸爸跟我讲有一年武汉大水,长江进了每个人的家门。京汉铁路边的我奶奶逃了出来跟着一大群人跑,从汉口坐木筏子到黄冈逃水。半夜在江水上风雨雷电小筏子如掉下来的树叶飘荡,筏子上不过十几个人都认为要完蛋了,我奶奶在惊魂时候偶然伸手往船帮撑,一下触到一大块粗壮翻动的鳞片,她当时就不慌了,很安静地随风雨起伏直到抵达黄冈。奶奶对我爸爸说她晓得摸到龙的身子了,听更老的人说恶水中摸到龙身就是不死的吉兆,直到奶奶跟我爸爸谈起来这个事情的那一天,她手上的触感依然清晰如澈 ,粗粝地在黑水风雨里翻动。
序言
夜晚或者和它的白天
何桃源
零号机
亚美尼亚
新娘
私生子
河岸不是装逼,就是一个逼。
来源:798艺术
何岸 诗性空间“亚美尼亚”
何岸 夜晚或者和它的白天
文字是何岸思考和制作作品的方式。“风轻似小偷”、“好奇之黄好奇之蓝”、“硬汉不跳舞”“我讨厌拥有和被拥有,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说谎”……一直以来被他用作展览和作品名称的文字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几乎被现代社会摒弃的诗意。区别于连续文本提供的单一阅读方式,这些短句或者词语不再传达同一个信息,而是被释放,成为涌现而出的整体。
在新个展“亚美尼亚”中,一种新的文字方式出现。七件作品的名字分别是“序言-夜晚或者和它的白天-何桃源-‘零’号机-亚美尼亚-新娘-私生子”。每个词语都发散出去,把现实和虚构、情感和理念勾连到一起,同一的线性时间被驱逐。但同时它们又被连缀起来如同戏剧小说的篇章,各种主题独立而交融,使得虚构的世界更加层次丰富。
何岸自己撰写的关于龙的传说则是首次出现的完整文本,他以流畅的、戏剧化的语言叙述龙这一神异的存在,言说奶奶对龙的身体体验。“清晰如澈”的触感让无法求证的传说具有了真实性,回忆成为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人们在语言的引导下进入另一种时间性,不是计量的时间。“这个世界非常大,关于时间的问题有很多的诠释方法,其中一种是我们生活的线性时间。但是,也有古希腊飞鸟不动的时间,也有薛定谔之猫的时间,它提供了一个跟线性时间不一样的看法。”
何岸 亚美尼亚
何岸的作品和展览常让人迷惑的是,他所提供的可陈述的文本通常并不能直接转译成为作品的形式,观者很难判断出它们之间是如何对应的。当然不排除何岸在创作中即兴发挥将二者随意关联,但实际上文本对于他来说只是对展览提供一个思考路径,“并不是说会映照到展览中,而是通过‘通感’起到思维链接的作用,让大家知道我是如何看待空间、看待时间。”
如果通过这个方式去寻找“亚美尼亚”的创作轨迹则会发现其中文本、理念与形式之间的呼应关系,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就词语本身而言,“夜晚或者和它的白天”是时间的交替,“新娘”则浓缩了过去和未来,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它们分别是展厅中的两个大体量的半圆,合并起来如同通道,从而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意味与其共同组成的时间隐喻相互叠加。展厅的视觉中心是一排的白色防火门,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扇门自动开合,无人掌控的虚空、砰砰的声响和门后墙面延伸到空间顶部的线条共同营造出神秘的宗教氛围。当门关闭时也许你会发现由把手构成的十字架图像,作品的名称是“私生子”,揭示了耶稣的出身。“零”号机出自日本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在它的上下文中彻底毁灭这种机械生物体必须用到朗基姆斯之枪,这又是刺向耶稣的枪,一个文本回应着另外一个文本,时间、宗教、真实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交融在一起。作为作品的“亚美尼亚”是几根看似在地平线上向远方延伸的水泥柱体。作为地域概念的亚美尼亚处于中西方的节点上,以何岸引入的透视关系观看,它既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不真实的,悬置在二者之间。在这个被赋予诗学意义的国度中,一种新的语言在里面展开,正是“亚美尼亚”为一切的发生提供了地点。
何岸 “零”号机
在这个空间中具象、体验、记忆与情感相互交织,一个场域被何岸完整地建构起来,其中充满了饱满的细节。所有事物呈现在他的场域里,彼此之间完全联系,虽然它们本来不可能被放置在一起。“亚美尼亚”的观看体验更像是对着旋转的万花筒,当中充满了重叠、交织和回旋的词语、意象和形式。
说出的以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作品何岸都希望出自“神授”,也许可以因此将他引向他喜爱的诗人蓝波。兰波曾经写道:“我说,需要成为通灵者,需要让自己成为通灵者。诗人,经历了所有感官错乱的一段很漫长、浩远、理智的路,才变成通灵者……”
何岸用虔诚的道教徒的身份来回应他对艺术的看法:“道教在个人内练之外有文武两种修炼方法。文曲是摆坛,在家做法,选择武曲对于一个真正的道士是最难的,他要去拯救世界。面对洪水要用下符等等各种方法让大水退去,降服了证明你法力无边,但也可能被大水吞噬。基本上这一辈子都在战斗,是一个战士。非常煽情。”这一表述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何岸给出的更为直接的说法是,“好的艺术永远是少数,它必须具有行吟感和形而上的宿命感”。(撰文:郭毛豆)
何岸 私生子
注:图片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来源:99艺术网
【展评】何岸:亚美尼亚
摘要:4月12日,何岸个展《亚美尼亚》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出,计划中的报道或展评,在看过展览后变得乏味、正确,它刺激我写诗,并且质问,诗体为什么不能做展评?
《亚美尼亚》部分
我不能确定,那些来自亚美尼亚的青年
是如何滑倒在历史的高加索女孩面前
就像你精心铺陈的水渍,在嵌套的水泥管的言辞中
弥补着欧亚板块滑动之间遗漏的回声——
《新娘》
比如来自十九世纪的土耳其屠杀
比如蓝色床垫上的新娘
在他们拉紧的弧线之间,飞翔着你的轻头痛
不到最后一刻无法确信所有的姿势
这些终将被收藏的日常奇迹,也许只是梦中预演
《私生子》
而你试图划出十字架的距离,丈量这遗漏
却发现无数扇门僭越成白墙,在开闭开之间
偶尔抒发的羞愧,活像一个私生子
得其门而不得其入——这简直是
艺术最高的神授
《夜晚或者和它的白天》
还有什么机关可言?
夜晚或白天,沿途经过的乡愁不过是宿命
你驾驶着来自七十年代的磁悬浮
追逐父亲馈赠的遗物——破碎的霓虹灯箱
砍断的防盗门、地上摆布的电线
完整地搁浅在记忆的浅滩上
《何桃源》部分
还有一只倒挂的天鹅,垂泣着
为了在武汉的长江恶水中,祖母摸到的那身龙鳞
在等待中,连缀成你宿命般的序言
《“零号机”》
(4月12日,何岸个展《亚美尼亚》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出,计划中的报道或展评,在看过展览后变得乏味、正确,它刺激我写诗,并且质问,诗体为什么不能做展评?)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赵成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