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主题办公楼求涂鸦艺术家
发起人:leaver  回复数:0   浏览数:1870   最后更新:2014/12/30 23:31:07 by leaver
[楼主] zs58242 2014-12-30 23:31:07


(转自公众微信:artspace-艺术汇)


艺术家宗剑在北京东辛店出租房内尝试末日般的生活,并想通过作品告诉我们,这样的末世环境其实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改善生存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曾经来过……》

我尝试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在圆梦公寓生活,

这种末世般的环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在追问自己,

还来得及留下些什么?



第一天:种植





第二天:运动


跳绳:1800个 分三组 每组间隔30分钟

仰卧起坐:300个 分三组 每组间隔15分钟

俯卧撑: 150个 分三组 每组间隔15分钟



跳绳



仰卧起坐



俯卧撑



第三天:聚会


朋友的到来,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欢乐。

这一刻,

圆梦公寓似乎就是我的家。





第四天:读书


●善良、本分、不怨、不怒、此心安处是吾乡。(P7页)


●但太多太多当事人偏偏自闭心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勇往直前,一意孤行。(P9页)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P16页)


●工作、节俭、积蓄,听起来都很辛苦,为自己负责即意味着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日常生活显得何等的乏味。(P22页)


●他们安安静静听从四季的安排。(P23页)


●时局动荡、时代变迁、你可以把自己关在小圈圈内,却不可能阻止外人进来。(P25页)


●“还有一次在外面,主人请吃全驴宴,驴耳朵、驴鼻冲、驴口条、驴灌肠、驴肝、驴肾、驴鞭之类一股脑儿端上桌来,或清汤白煮,或浓油赤酱,我光吃蔬菜不吃肉,趁别人劝酒时就溜到院里透气,看到马厩里整齐地立着十几头驴子,黑身白鼻,面目和善,我走到哪里,它们的目光就跟到哪里。”(P36页)


●“下班回来却是蜗居在城中村的小破房里。没有咖啡,没有红酒,没有地毯,落差太大,所以总是自信心不够,下班不想回家。”(P41页)


●鲁迅写到:“假使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P51页)


●绝境没什么特别,它与顺境、逆境,或者其他什么境一样,突然地来了,慢慢地走,除了身历者之外,留不下什么痕迹。(P57页)


以上短句摘自《读者》2015年1月期






第五天:映画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升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六天:访谈



如果把《我曾经来过……》仅仅看作一件环保主题的作品有些局限,我想对当下社会的过渡消费、环境恶化、个体存在价值等提出质疑和思考。题目是一句话的前半句,完整的一句应该是“我曾经来过这个世界,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当面对现实的境遇,我们只是在愤慨,在旁观,在吐槽,用无力的行为来表现无力,继续像往常一样生活?还是试图改变些什么?我仅仅是将不远未来的生存环境,拉到现在来呈现给观众。








第七天:睡觉


这七天身心具惫

还是让我安静的睡吧……




艺术家在圆梦公寓项目的作品虽然仅七天就结束了,但作为观众的您,是否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某天开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难道我们不应该现在开始做点什么吗?





关于圆梦公寓


“圆梦公寓”项目是由艺术家宋兮、杨欣嘉策划发起的一个短期的驻留计划。于2014年11月9日启动。“圆梦公寓”是在群租房内把临时租赁来的一个房间作为驻留空间,邀请多位艺术家轮流入驻其中,围绕公寓所处的社区环境及社会语境展开7天的生活、创作、展示、交流,这7天将作为一个多维的混合现场予以呈现,项目持续时间约为三个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