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爱
发起人:胡砚lia  回复数:0   浏览数:1794   最后更新:2014/10/08 00:57:53 by 胡砚lia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4-10-08 00:57:53

来源:artforum


“《文明第二回榆林展览现场,2014.


OC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 | 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北池头一路南段
2014.09.06–2014.10.12


OCAT西安馆的三层展厅中循环播放着由徐若涛徐小国宋元元拍摄的电影榆林》。画面中艺术家手持设备在夜晚的榆林大街上追赶汽车收录城市的声音而一旁经过的路人则在投去疑惑目光的同时匆匆离开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影像作品从一个清晰与直接的角度为观众呈现了此次艺术实践中创作者们与陌生环境的相处状态即在另一个的现实中顺其自然地探索

在为期一周的旅程中一行18位艺术家依靠自己的感官去体验一座物质精神极不平衡且烙有深刻的中国发展特色印记的城市——榆林相比其他有关当代艺术介入农村的项目作为文明的实践基础除却被选择环境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榆林项目旨在提供给艺术家们一个跳脱日常生活轨迹的契机使其能够在随机与无目的中感受和发现并最终通过多样的创作媒介展览中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传达给观者

透过展览本身,“文明这一概念并未得到明晰的诠释一方面,“文明这个宏大的命题被创作者们个体经验与背景的差异所分割隐没于碎片化的情绪之中在展陈上艺术家们尝试通过文字与观众建立交流并为每件作品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语境比如赵能智在创作札记中对向导石老师的大篇幅描述或者是旦儿在作品黄河西岸是我家旁附上的对故乡的回忆作为叙事结构的一部分这种自我的真情流露”,使整个展览多元而亲近且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另一方面,“文明计划中不断将未曾经历转变为先前经验的过程本就是自我满足的过程无论作品中隐含的是喜爱或憎恶态度是主动或消极相比桎梏于熟悉的环境艺术家们投身于未知总是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就像艺术家马云飞所说这群人在一个发生剧烈变化的地方做了些什么才是令人感兴趣的不论榆林这座大漠煤都是尘土漫天或淳朴深沉它都成为了艺术家们获取情感经验的桃花源”。

所以如展览序言中提到,“‘文明’”显然是个堂皇的借口”,整个展览貌似一场颇有针对性的情感集结旨在自我探寻而非对土地的深度介入

— 文/ 张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