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华:当代艺术展示的面向(选读)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2089   最后更新:2014/05/13 10:36:28 by 理论车间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4-05-13 10:36:28

来源:artforum


黄永砅,《四个轮子的大转盘》,1987 ,120 x 120 x 90 cm.


出生于德国如今作为艺术史学家独立艺术评论家以及策展人的杨天娜 (Martina Köppel Yang)策划了上海外滩美术馆最新群展以退为进”。有意味的是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名单成分复杂囊括了已故艺术家当代艺术系统以外的文人政治家等。“以退为进所针对的时间焦点或背景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持续发生的传统回望热潮以及围绕传统媒介与艺术市场操作间错综复杂难以梳理的关系我们就这些问题对策展人进行了专访展览将持续到83

5个月前外滩美术馆探问我要不要做一个这样的展览我答应了理由是之前我曾策划过一些与之有关的展览比如说,2006年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一部分便是由我策划不过这意味着我只有5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所以我选择了那时有过合作的艺术家因为我相信这些艺术家可以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相当好的作品郑国谷阳江组杨诘苍蒋志我都比较熟悉我确信他们一定会做出很有意思的东西至于另外一部分艺术家虽然我们彼此没有合作过但我了解他们一贯的创作质量这样的选择会让我放心我的策展初衷是不管艺术家是否已经功成名就只要能作为引证的素材就可以拿来利用所以我特别选择了那些与展览题材有关却不能经常见到的作品

最近几年和中国传统媒介相关的展览很多但许多是重复性的讨论虽然我长期从事与东亚艺术史相关的研究工作可我对这类展览的确没有什么特殊的准备但很奇怪的是最近两三年各方都纷纷请我主持关于这类主题的讲座对此我并没有仔细思考过为什么”。这次策展的机遇也促使我去探寻关于这类话题的更深层次的视角不过我想美术馆请我策划这个展览应该一方面对题材本身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市场上的某些热门现象有关此外中国政府需要通过这个途径去重新发现中国传统媒介的价值赋予它们新的文化身份然而除了政治和市场的因素外西方人对此也会兴致盎然:“又可以看到一些和我们所喜欢的那种异国情调不同的作品了!”因为他们以往看见的大都是新水墨”,我不希望他们在以退为进中再次遭遇这样的作品馆长拉瑞斯(Larys Frogier)请我做策展人是出于我东亚艺术研究者的身份这个身份使我拥有了一个可以保持距离的视角从而相对中立的看待这几年间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媒介或题材成为热潮的现象当然策展人一定会保有某种个人的情感态度但我希望自己的个人态度能在这次展览中尽可能地后退

说传统媒介很便容易够联想到前一段时间美国大都会美术馆的“Ink Art”,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外滩与大都会作为美术官截然不同的性质大都会美术馆是藏有文物的它的展览中必须呈现文物与新物其中便包涵了一种双方的错位展览最终会成为奇怪的行为更像是博物馆对公众形象的更新与交流但这种交流依旧发生在封闭的语境里相对而言外滩美术馆的展览呈现出更明显的开放性

展览主题指向的传统本身也有其意义第一,“中国传统已含有诸多当代元素它在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中都能发现——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如果没有吸收过东方元素也不会如此昌盛第二,“传统媒介也包涵另类的抵抗态度表现为和主流价值观抵抗的行为比如说明末清初的文人们退居于寺庙中的行为等等

5位艺术家为展览创作了新作准备过程必然会存在遗憾或惊喜比如杨诘苍一开始画了很多画但他画得越来越大最后我当然必须去掉一些不符合展览的作品再比如阳江组本想在开幕式呈现一场茶道但他们在不久前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览不立一法中已经有过一次同样的行为了加之开幕式当天的观众会相当多最终我取消了这个提议然而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最可惜的是我没能借到康有为和傅抱石的作品一方面时间仓促另一方面国际性的美术馆并不情愿把作品借给私人美术馆况且这些作品的借展手续相当复杂

以退为进是我尝试从一个侧面角度介入传统题材的策略几个展厅的进口都有一面含有标志性作品的展墙大概就像论文中引言的意图吧可能是在长时间的研究中养成的思维习惯我希望在每个展厅开头给观看的人暗示告诉他们怎么去阅读这部分的作品当然这肯定有利有弊我非常希望在这之后自己的策展水平能在与公众的交流中得到促进

— 文/ 采访/巢佳幸

[沙发:1楼] guest 2014-05-13 19:03:28
太太退步了
[板凳:2楼] guest 2014-05-14 10:08:52
杨天哪,其实从广州到中国别的地儿车票不贵,试着出来走两步
[地板:3楼] guest 2014-05-25 23:49:57
你要问羊结伤,她自己都好熟北京地,但话说北京又太不专业了。。。。山头那个多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