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机构的悖论——访视界艺术中心策展人巢佳幸
文、编辑 ■ 董伊林|来自: 艺术银行
帕拉索尔当代艺术联合基金会这一机构成立于2004 年12 月,并作为一个教育性团体于2005 年5 月向大众开放,至今已度过了第9 个年头,在并不太长的时间里,它已然成为伦敦最具权威性的艺术机构之一。
如果你觉得托马斯(Thomas Hirschhorn)的作品太过“血腥”,查理斯(Charles Avery)的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而马修(Matthew Ronay)的又过于讽刺,那么这些对当下社会作出迅速反应的艺术家将难以取悦到你,你也就很可能错过英国一个著名的艺术机构——帕拉索尔当代艺术联合基金会。无论是刚才提到的艺术家作品,还是前两年备受瞩目的Walk the Line 行为表演,都体现着帕拉索尔作为一个创新性艺术机构的说服力。
很难想象,连续9 年时间,帕拉索尔主要的运营以及策展几乎都由同一位女性完成,她是机构的创始人及馆长Ziba Ardalan,在帕拉索尔的5年纪念专刊中,她几次强调对艺术的热情,这样一个在各种场合被说滥的短语,于此却显出真诚。然而热情之外,人们也许本能地想要对于这个机构的“底细”一探究竟,有怎样的“后台”才能使其跻身一流艺术机构的行列?事实上,这一位于伦敦东北部的空间并不处在市中心,因此它一开门就意味着难以迎来可观的参观人群,而Ziba 自己最初也真的是处于“脑子一热”的状态,不在乎选址,不考虑花销,甚至也没想过未来将会为其付出怎样的精力,只是本着区别于大型艺术博物馆,发出独立声音并举办有特色的活动这一构想,风风火火地在Wharf 街一个老旧仓库的基础上改造出了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空间内部是由素以极简主义著称的克劳迪欧(Claudio Silvestrin)设计完成,颇具灵韵。
帕拉索尔当代艺术联合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最初的两年多时间完全由Ziba 个人负担全部的活动费用,她拒绝任何形式的公开募资,而是希望在未来发展模式的各条线索都梳理清晰后,展览体现出足够具有针对性的情况下,和外界产生更长远的合作关系。现在,机构得到一些艺术家的友好捐赠,通过作品拍卖可以获得运营经费,同时,还包括个人及团体的资金捐赠。获得捐赠的前提当然是这一机构是值得的,仔细想来,帕拉索尔的确有一个不错的开场,尽管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却由于口口相传而被人熟知,这要归功于伦敦颇具慧眼的评论家们相继而作的展评。Ziba 看重能够对当代艺术的各种现象给出回应的艺术作品,因此展览独具特色,同时,帕拉索尔的出版物、教学项目以及学生奖励项目都对伦敦的艺术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这便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它的学术性。因此不得不说,走进一流的大门其实并不需要多么深不可测的“底细”,Ziba 认为一个人在一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充满激情与驱动力,并且是真诚的,剩下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了。
艺术银行VS ZIBA ARDALAN
艺术银行= ART BANK
ZIBA ARDALAN = ZIBA
ART BANK :帕拉索尔的运营资金主要通过何种方式获得?
ZIBA:我的目标是首先建立这个机构,接着进行长期的募资来保证日渐增长的展览项目以及相关活动的需求。帕拉索尔完全为公益而建,第一位和我们谈项目支持的是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的人,这是一个国家艺术发展机构,我因他们明白我们的意图而感到喜悦。现在,我们从个人、团体和慈善机构吸纳资金,但是展览项目并不依托于这些资金,如果认为一个艺术家值得在帕拉索尔做展览的话,我会不遗余力地推进这件事,同样不会考虑是否会通过这次展览获得经费。我们也通过售卖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出版物来获得一定收入,这是为每个展览专程制作的。另外,在帕拉索尔做过展览的艺术家都非常慷慨,有一些人会为我们特别制作作品,这些作品的拍卖所得,也会用在未来的经营上。
Bharti Kher《 肌肤诉说别样的语言》(The Skin Speaks a Language Not It's Own)装置 2012 年
摄影:Stephen White,Courtesy Parasol unit and the artist.
ART BANK :帕拉索尔的运营理念是什么样的?
ZIBA:在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经营理念下,工作人员有着极高的积极性,而且这一切都是在预算非常少的情况下完成的,对于花销需要特别留意,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无论做什么,帕拉索尔都追求创新,否则将无法证明我们的成立是有意义的。我们的展览和艺术家计划都有非常国际化的目标,并且为英国的参观者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内容。比如说在2007 年做的《瞬间的冲动· 动画作品》(Momentary Momentum: Animated Drawings) 或者2009 年做的《游行:发生在每个人身上》(Parades and Processions: Here Comes Everybody),这些群展都是对于时代中发生的艺术现象做出回应。至于有关的教育项目的创立,其目标受众是本地的公民,帕拉索尔的出版物总是包含着有深刻洞见的文章,会使读者有很大收获。
ART BANK :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两个不错的展览?
ZIBA:9 年的时间,我策划举办了33 场展览,每个展览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帕拉索尔为人所知,并成为许多年轻艺术家的起点或是一些艺术家职业生涯新阶段的开始,让我挑出一些很好的展览是很难的,这意味着人们将会忽视没有被提到的,我们的网站上可以浏览所有的展览。
ART BANK :你们曾在成立的第二年策划过杨福东的展览,还有哪些与中国相关的展览吗?
ZIBA:帕拉索尔曾经两次展览杨福东的作品,分别是在2006 年和2011 年,并且为此制作了出版物,分别为英语和普通话版本。除了与杨福东一起工作过,还没有与中国相关的其他项目。前一段时间我在中国进行短期旅行,并且在艾未未工作室和他见面,我非常欣赏他的好客,也非常喜欢和他谈论艺术。
ART BANK :如何推广年轻艺术家作品?
ZIBA:帕拉索尔的展览项目中,艺术家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 岁之间,但是我们也会展出年龄更大或者更小的艺术家作品。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我会尽可能多地旅行,从而了解、关注更多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每一年,我们会颁发三个奖项给从伦敦艺术院校中选出的毕业生,奖励内容的一部分就是在这里的教育空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对我个人而言,充满好奇心是推广年轻艺术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性格基础。
ART BANK :英国目前的艺术状况是怎样的?
ZIBA:英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很多。我相信中国政府或者慷慨的客户与英国建立文化艺术类的合作将会有益于两国之间的关系推进;对于一个慈善组织而言,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地鼓励这种合作,因为谁也不知道死去之后会发生什么。我已经将资金、专业知识、时间、精力乃至生命都放在了经营帕拉索尔上,它令人满足,并且我可以全身心地为其投入。至于伦敦的艺术现状,非常有活力,我很钦佩伦敦社会如此欢迎有才华的外国人,作为回报,这些人在这个国家的文化活动领域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并且值得推崇。
ART BANK :我想你们应该会在今年举办10 周年的庆典,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计划?
ZIBA:是的,经过10 年的努力,我们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并成为英国最值得尊敬的艺术空间之一。2014 年将成为日历上独特的一年,我们会进行4 个个展,艺术家分别是卡南·托隆(Canan Tolon),达乌德(Shezad Dawood),杰米· 达拉谟(Jimmie Durham)和大竹伸朗(Shinro Ohtake)。今年秋天,将展出第6 届年度EXPOSURE Award 中的获奖作品。此外,我们正在计划与苏富比合作进行一次艺术拍卖,所获得的资金可以作为未来机构运营财政安全的保障,同样也可保证艺术类活动的持续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