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山水画《蜀山春雨图》
发起人:正信艺术网  回复数:0   浏览数:2075   最后更新:2014/01/25 22:52:12 by 正信艺术网
[楼主] 陆小果 2014-01-25 22:52:12

来源:墙报

导读:厉槟源的争议可能是会继续的,但在面对墙报专访时,他简单的近乎像个孩子。从小时如何喜欢画画说起,到他在央美雕塑系的五年,以及毕业后的创作、个展等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华丽丽”的舆论评价里,那个最真实的厉槟源,他对于创作的态度底线却是坚定地真诚,并且是那种完全、必需要求自己做作品完全忠于自己的出发点,这显得宝贵。

那些被讨论得令人厌烦的说法,可能不过是大家不习惯他的思考方式,而过于停留在表面的所谓怪异的表达。比如裸奔啊、在地铁上刷牙啊、遛鸡啊、穿得像神经病一样胡乱跳舞啊……等等,这些表面的不解令人忽视着做为艺术家厉槟源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方式,以及他对于人的生存环境、情感而怀有的真实体验。

当然还有他的对抗和实验。通过对抗与不断的实验,就像他通过各种途径一次次地考验和证实自己,最终找到那个认同的方式。方式会不断地变化,我们是否习惯跟随他的变化去发现更多?那要看我们能不能打破一些自己对于艺术惯有的认识模式。

有人说如果艺术圈没有厉槟源的存在,那该是多么地平庸和乏味。


厉槟源微信:跟“终极人民法院”合影,手里拿着的是他唯一的骄傲。他说有了它走哪都管用,走哪都不怕。黑桥本地人,已经拾荒十年。


你刚毕业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刚毕业的时候一心想搞艺术,因为从美院一毕业就意识到我以后就要做这样的事了,我不搞艺术太可惜了。所以一毕业我就在黑桥租了一间工作室,跟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我没有什么钱,生活也很拮据,有一种挣扎的感觉和饥饿的状态。但是从我做艺术的角度来看,贫穷也是一种营养。

你第一次个展是在什么时候?展出的什么作品?
我的第一次个展是2009年6月在美院的通道画廊办的,那个时候我在读大三,个展的名字叫“自愈”,展出的大多是我的绘画作品。虽然进了雕塑系,但是我对绘画还是有一定情结的,那时我画了很多的画,习惯了用绘画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些奇思怪想,所以说我那时还是挺沉迷于绘画的。

学雕塑的学生所办展览中的作品主要是绘画?这样好像不太像是一个好好学习雕塑的雕塑系学生,但其实在五年的专业学习中,我依然比较全面地完成了所学的雕塑课程。绘画是我业余时间所做的,我会用寒暑假的时间来进行绘画,所以才会积累到那么多作品。

那时候是个穷学生,而且我是一个挺内向的人,好像除了上学和创作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在大学期间我也是经常一个人闷着脑袋去做事的,一个特别老实的学生。就连大二的时候我还找不到我的学校在哪呢,我当时出去接一个朋友,坐公交车到南湖市场那边,虽然离学校很近,但是当时却找不到回学校的路了。就是说我已经在央美读了两年了,却并不十分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

你是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吗?
对,我小时候很喜欢绘画,我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才发现我喜欢绘画的。初中时有美术培训班,我就每天都趴在窗户上看他们画画。我平时的生活是很淘气、调皮的,后来我发现当我拿起画笔的时候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绘画能让我安静下来,它可以让我沉下来进入另一个奇妙的世界。所以我决定我要学习绘画。当时的那个老师也很喜欢我,我私下画了几幅画给他看,他就说:“你过来学画画吧。”我就是这样开始学习绘画的。

毕业后的这两年,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从毕业到现在,我觉得我在做艺术的方面更加从容了,不像以前那样焦躁了。虽然现在的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从心态上比原来更从容、明确了。

在这几年你所创作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个作品?或者说哪件作品可以呈现出你很安静的一面?哪件作品又很能体现你躁动的一面?
其实每个作品都是很鲜明的。对于我来说没有最好的也没有最坏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我真心对待想要去做的,每个作品的背景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作品对于我来说都是很有感情的。所有的作品都是我倾心创作出来的,只是可能花费的精力不一样,比如说做哪个作品时花的力气更大,这并不等于花费的力气大作品就好。有时候我信手拈来的作品,反而更能反映出来一些我自身的素质。

在你的创作中,有没有很纠结的时候?
都还挺顺畅的,挺清晰的。比如说那个《共振》的作品。我当时跟朋友到怀柔郊区玩,在路上很偶然的看见远处有一辆火车经过,在火车经过的时候就会有很有节奏的声音,我的身体就不由自主的跟着这个声音跳了起来。然后我就想在这里等下一辆来的时候拍一段视频,记录下我跟着这个节奏跳动的情景,所以就做了这样的一个作品,名字叫《共振》。从火车开过来到到结束一共有两分多钟,我觉得我跟火车是统一的,就好像我就是火车的一部分或者是我的跳动控制了火车的行进。

创作中倒没有什么纠结,因为我在做它之前已经纠结完了。这里可以想到的是一个比较转折性的作品。那时在我大三工作室的时候有一个创作课,这门课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让我对艺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为我们之前一直是画画上来的,所以我所了解的艺术很有限,有时也会脑子转不过弯来。当时有一门课让五分钟做出一个作品,需要你抛去以往的经验来创作,因为时间有限,由不得你去想很多。我记得当时我脑子就不转了,拼命在想五分钟做一个什么呢,我能做出一个作品吗?就一直在矛盾着,特别纠结,整个人都是很拧巴的,因为我原来都是画个画、做个泥塑啊什么的,后来我就把自己给逼急了,因为不做又不行。

当我在雕塑系的露天教室里来回走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两块石头,然后我就预设了五分钟之内我一定要把这其中的一块石头砸烂。这也算是一个很本能的冲动吧,然后我拿一个小相机记录了整个的过程,作品的名字就叫《两个石头》。记得我是带了一副手套徒手砸的,那个鹅卵石很大、很硬,我是用两个石头相互砸的。因为是硬碰硬嘛,所以手拿着石头会有一个反作用力,这种力量你会感同身受。我在那里不断地砸,到最后一分钟快到的时候还没有砸动,所以我就直接摔了,终于把它摔烂了。这种感觉很痛快,我重新找到了一个方式、一个出口,打破了原来的一种经验和一种认识。让石头替我说话。

因为这个作品而后来做那个砸锤子的作品(《死了都要爱》)?
那是三年之后,它是有脉络的,是内在的一个契机,之后慢慢延伸出了自己很个人的创作语言。在砸完石头的一个星期时间里,我拿筷子都拿不稳,手一直在抖,这个体验太棒了,这是绘画带来不了的一种体验。因为它使你的身体也直接参与其中了,你就是作品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你就是作品本身。

有没有觉得你在创作的过程中太使劲了?但是同时会令人担心你的这股劲用完再怎么办?
对于我来说,我想那么多干什么,我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活着我能做什么事情我就尽力而为。我不会勉强自己,干的动我就干,干不动的时候我会选择用另一种方式。但我年轻的时候有这个能量,我就要去利用它。我为什么要在我年轻的时候去忽略我的力量而像一个老头在屋子里待着呢?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一个规律,也是每一个人的局限。

你身上还是有对抗的东西,自己有这种感觉吗?
是吗?只是我不喜欢在生活或者在做创作上太被动。但在生活中,我又像是一个放弃生活的人。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尝试脱离它。我很多的时候就是在做一些无用、无聊的事,在看似无意义中乐此不疲。

通过我们之间的对话,我也慢慢意识到可能有的时候对抗也是一种无聊。
对,就是这样。无聊是一种常态,但是我拒绝麻木和平庸。

怎么看待作品的情感性表达?还是更倾向与观念?
我的作品一点都不观念,如果非说观念那也是以内心感受所支撑出的观念。

那在你的作品里有没有对人的那种很有情感的投入呢?比如你刚才提到的,关于石头、白纸和锤子,这些都是关于物的情感;那你有没有关于人的情感的作品呢?怎样在你的作品里看到关于人的情感呢?

我说我几乎没有情感,你相信吗?我所做的都离“人”很近,至少离我自己很近。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除了丰富的情感人会思考。我真的没有时间去琢磨你的心情,听你谈伤感;做艺术也不是讲故事那么简单,它应该是凌驾于情感之外的某种信仰。

怎么看学术跟商业市场的关系?
学术?我不太懂。市场是挺重要的,但它在我看来跟艺术本身没什么关系。我觉得把艺术作品卖得特别贵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把作品卖的那么贵干什么啊。我说恶心是因为觉得艺术不是卖的越贵就越好,艺术的好坏跟价格的高低不是等同的,所以不能按价格的标准来判定艺术家或是一个作品的好坏。一泡屎不会因为你撒了几把盐和嵌了几颗钻就不臭了,这个时代骗不了人。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艺术家就是好的艺术家?
好的艺术家在我看来就是他的作品和他个人的气质以及他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气脉相通的。如果我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之后再看到他的整个人的气息觉得搭不上调的话,我觉得这就不是一个好的作品,他也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因为他在做的并不是他所想要做的作品,或者说这个作品是违背了他的意愿而去妥协了某种东西所做的作品。

你会永不妥协的吗?
我不敢这样说,但是我觉得我的基本态度是这样的,不会对市场妥协。我不会为了迎合市场而做艺术,我不是这种人,这种事我从良心上来讲是做不出来的。我所有别的东西都可以无底线,但是做艺术我要真诚,这是唯一的一点要求,也是我会坚持下来的东西。

买你作品的一般都是什么人?你的藏家一般都是什么人?
我不知道。曾经有一些人跟我说他们要买我的作品。我对这事挺反感的,我说:“你别买我的作品,你买我的作品我还得出去定尺寸打印什么的,我不想干这种事,所以你别买。你买了也没什么用,你买它干什么啊。”而且我不建议别人买我的作品,我的作品有什么可买的,你直接给我点钱行了。你喜欢我的话就给我点钱吧,让我交点房租就行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挺排斥这种东西的,觉得挺烦的。当然,这方面我不勉强,如果他确实喜欢我,我会很高兴,他要买我作品的话,我也不是完全拒绝,只是说我不是特别在乎和在意这个东西。
[沙发:1楼] guest 2014-01-25 12:42:58
才能贫瘠。
[板凳:2楼] guest 2014-01-26 10:17:10
好,有可能的!
[地板:3楼] guest 2014-01-26 17:58:25
此2B让他自生自灭 别理“它”!
[4楼] guest 2014-01-27 19:32:13
2B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