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kha al-Mayassa女士的城市艺术版图
陆寻眼中的“四十岁以下的艺术新星”

自学成才的收藏家——陆寻
(收藏家、四方当代美术馆负责人)
(收藏家、四方当代美术馆负责人)
陆寻在他刚刚开幕的四方美术馆单独做了一个画册陈列室,也是美术馆的休息区,画册书目大体和陆寻的收藏相匹配。我开玩笑:“看这些画册就知道你大概关注哪些画廊推动的艺术家了。”他默然,坦承纳米系毕业的自己在艺术收藏上属于自学成才型,要推荐名单的话,得好好研究。
推荐名单以及理由:
仇晓飞
画画的天才,却在不断突破自己。
画画的天才,却在不断突破自己。

仇晓飞新作2013年《鸡木》
贾蔼力
作品里有强烈的个人情绪,让人着迷。
作品里有强烈的个人情绪,让人着迷。

2012年7月,贾霭力个展“寻找光的使者”登陆新加坡美术馆
程然
喜欢他作品里很个人的部分,很神秘,很有诗意,很适合我这个电影迷。
喜欢他作品里很个人的部分,很神秘,很有诗意,很适合我这个电影迷。

程然 《最后的一代》 麦勒画廊
马秋莎
用日常事物挑战定式思维,丰富了情感和想象空间。
用日常事物挑战定式思维,丰富了情感和想象空间。
<img alt="《虹》单频录像 3'34" 版数:6="" 2013="" "="" title="《虹》单频录像 3'34" src="http://www.hiart.cn/upload/photo_db/2013/12/27/201312271626364252/201312271626364252_720_540.jpg" style="border: none; max-width: 100%; display: block; margin: auto;">
《虹》单频录像 3'34" 版数:6 2013
廖国核
看了他的画会笑,又笑不出来,给人很古怪的情绪。
看了他的画会笑,又笑不出来,给人很古怪的情绪。

廖国核《吃饭也是画画》展览现场
不懂装冬,照葫芦画瓢
陆寻 年轻艺术家才是最有意思的
分享到:

四方美术馆负责人陆寻
四方美术馆的开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轻有为的藏家兼美术馆负责人陆寻,他从容地掌控着全局,而他的父亲陆军则欣然坐到了台下。这位纳米专业出身的80后谈及艺术收藏时常常难掩兴奋,我问他如何培养自己的收藏品味?他脱口而出“学习”,然后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学习能力属于不快不慢的那类,而在作品的选择上又表现出了惯有的自信。四方美术馆的开馆展现场,我四处寻找贾蔼力的作品,习惯了他油画作品的我和摄影师均遗漏掉了那件被布置在一楼的贾蔼力纸上作品。碰见陆寻时,问到此事,他先是一愣,随即领我们到作品跟前,看着作品说道:“我喜欢收藏他的纸上作品,真的很棒。当然,他的油画也很好,可太贵了。”
Hi艺术=Hi 陆寻=陆
年轻艺术家才是最有意思的
Hi:据我之前的了解,四方美术馆似乎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度不高。
陆:我们关注所有的艺术家。已经成名的艺术家有时因为熟悉可能没有那么频繁的关注,年轻艺术家充满着未知性,更加有意思。
Hi:为什么?
陆:因为我们都是一代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里面,很多想法,感受是共通的。而当这些艺术家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时,会令我惊讶,会有共鸣。艺术改变了我的世界观,改变我看这个世界的方式。艺术包罗万象,可以给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启发和帮助。
Hi:你比较欣赏哪种类型或者作品风格的艺术家?
陆:我不希望用媒介来分类型。但近年来做收藏,在收藏年轻艺术家作品时会发现绘画在变少,更多的艺术家开始使用新媒体,使用现成物。虽然他们都画的非常好,但是新的媒体和技术给艺术带来的纬度上的丰富是不可限量的。
市场和学术应该对等但没必要对等
Hi:你通常在画廊还是拍卖行买艺术家作品?
陆:如果是年轻艺术家的话,我会从画廊买。如果是已经很成功的艺术家而我又对他特别感兴趣,画廊里也已经没有他的作品,我会从拍卖会买。我个人的收藏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从画廊买的。另外,年轻艺术家作品在拍卖行上本来也不多。
Hi:但近两年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卖行现身的频率似乎在上升。你怎么看?
陆:我觉得很正常。艺术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一定的收藏家的基础和市场的时候,拍卖行会对他感兴趣。拍卖公司也要经常拓展范围,更新血液,让更多的收藏家参与到收藏和支持艺术中去。
Hi:那你对年轻艺术家作品价格拍出百万的现象怎么看?
陆:我觉得没必要去评价这些事情。艺术品的一手价格一般是画廊定的。画廊的定价方式有很多,但是基本上会基于对一个艺术家的展览经历。有些人可能会说相同展览经历的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会比西方的贵一点,尤其是在拍卖市场上。而反过来说,价格贵一点说明艺术家的确是有市场在,市场和学术虽然应该要对等,但也没必要对等,如果今天有这么多藏家喜欢这位艺术家的画,因而促使作品的价格节节高升,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作品本身才是最硬的道理
Hi:是否有遇到过一些你一开始很关注,后来就消失了艺术家?
陆:艺术家要保持旺盛的创造生命其实很困难。我特别仰慕西方像布尔乔亚这样的艺术家一辈子都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但这是非常难也是非常少见的。但是只要艺术家一直在创作他们就不会消失。
Hi:你觉得年轻艺术家需要什么样的机会?
陆:在现在这个艺术大系统里面机会是很透明也是很公平的,到最后还是作品的本身是最硬的道理。
Hi:中国艺术家在亚洲或者说世界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陆:中国艺术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最有张力的一个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艺术是很幸运的。我在做收藏时考虑的就是收藏现在,因为很难有财力、物力、人力去收以前的东西,而如果把现在收藏好了,过10年、20年、3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样的收藏代表的就是我所经历的当下,是跟这个时代的情绪和情感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记录的就是当代中国,通过研究这样的收藏可以了解到我们这个时代很多的一些可能通过其他媒介没有办法记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