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踏树—川本裕子舞踏工作坊交流演出·重庆站
活动内容:工作坊、讲座、圆桌讨论、即兴舞踏演出、影像放映
策划小组:周斌、倪昆、田萌
策划机构:成都UP-ON现场艺术空间
主办机构:重庆器HAUS艺术空间、重庆嶺空间
艺术家介绍:
川本裕子(KAWAMOTO Yuko):
来自东京,日本東雲舞踏创始人、艺术总监。是国际间著名的舞蹈家、舞踏教师、编舞家。被公认为“即使只是站立着,也拥有可以改变气场的存在感”。
川本裕子富于幽默感的作品赢得了大批拥护者。其吸引人的强大力量不仅体现在舞台上,她在工作坊和作品创作过程中也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日本年青一代罕有能深入探索并掌握舞踏之父——土方巽理念与技法的舞踏艺术家,而川本裕子在土方巽晚期弟子和栗由纪夫门下多年潜心研习、得其精髓。
1991年,川本裕子师从土方巽后期弟子和栗由纪夫。此后,直至1998年退团为止,在“和栗由纪夫+好善社”(土方系最具影响力的舞踏团体之一)作为主要舞者而活跃。2000年创立舞踏团体“東雲舞踏”,出任艺术总监。舞团成立至今,已在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亚洲各国的各种现代舞艺术节上开展了广泛的职业巡演活动。
日程安排:
9月01日 14:00-17:00 工作会议 (重庆器艺术空间)
9月02日 14:00-17:00 参观 (重庆慧灵特殊学校)
19:30-21:30 讲座及资料影像放映 (重庆器艺术空间)
9月03日 10:00-12:00 工作会议 (重庆器艺术空间)
19:30-21:30 川本裕子现场演出 (重庆器艺术空间)
9月04日 14:00-17:00 工作会议 (重庆嶺空间)
9月05日 14:00-17:00 工作坊 (重庆嶺空间)
9月06日 14:00-17:00 工作坊 (重庆嶺空间)
9月07日 14:00-17:00 最终彩排 (重庆嶺空间)
19:30-21:30 讲座及资料影像放映 (重庆嶺空间)
9月08日 10:00-12:00 技术会议 (重庆嶺空间)
19:30-21:30 川本裕子&学生群演 (重庆嶺空间)
工作坊说明:
主题:
——从改变重心开始
于站立的状态,将重心由一只脚移动到另一只脚,并向前迈去,就可以走出一步。如此反复,遂形成走路的姿态。我们每天都聚焦于改变自我行为的重心之上。无论何时何地,保持重心、平衡身体,并跟随重心的移动改变存在。舞蹈就是从那一瞬间开始。
1950年代,日本各地风起云涌的艺术革命中出现了舞踏的身影。直至1970年代,舞踏在艺术世界广泛传播,对各领域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舞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在不同的环境中兀自生长。再生的舞踏也因此拥有了源自不同土壤的特质。
——川本裕子
“舞蹈”原本就是指身体的"动作举止”。它是语言之前的,或者说是超越语言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可以说,它是包括动物在内的生物们的“游戏”。这次工作坊中,大家将会体验土方系舞踏的基础训练。但是,此次工作坊不是舞蹈课,也不是舞技训练,而是对“自然的身体”的思考。裕子在每天的工作坊中会分配不同的任务,以指导、激发你找回深藏于自身的“自然”。裕子的工作坊欢迎任何对肢体敏感的人参加。
内容:
•
•
•
•
•
报名方法:
1、
2、
3、
4、
5、
报名截止时间:8月31日
注意事项:请至少提前20分钟到场;请脱鞋后进入排练厅;请勿在排练厅内吃食;请自备棉袜或光脚参与工作坊皆可;请将您的手机调至静音。谢谢合作!
.................................................................
暗黑舞踏——舞踏发展简史
暗黑舞踏(ankokubutoh)是以日本舞蹈家土方巽为中心形成的现代舞及前卫舞蹈式样,是一种前卫艺术。在日本国外称为BUTOH,被认为是拥有日本独自的传统与前卫艺术的混合形态的舞蹈式样,但误解及一家之言的片面解释众多。
概要
名字由来于1961年土方巽的“暗黑舞踏派”开始的活动(这之前一直自称暗黑舞踏)。次年1962年起,与“Film Indépendant独立电影协会”、“High Red Center高等赤化中枢”其他前卫团体合作积极开展编舞活动,采用了包含音乐、美术作品、电影摄影师的综合艺术形式。1966年7月“暗黑舞踏派解散公演”后,暗黑舞踏派解散。而土方一派的舞蹈活动在1966年后并未停止。进行了可称为对舞蹈界的“叛逆”的尝试,引起争议。加藤郁乎、澁澤龍彦、瀧口修造、埴谷雄高、三島由紀夫等作家为暗黑舞踏所倾倒,甚至与土方同登舞台,但被舞蹈界正统视为异端,受到蔑视。在当时被认为“剃发,涂白,裸体,野蛮,60年代日本的突变舞蹈,无技巧的业余情调之舞”。
70年代起,カルロッタ池田や室伏鴻等开始在欧洲进行独立活动,不久以白桃房及大野一雄等应邀在欧洲的公演为基础,被欧洲认识。之后山海塾的天児牛大出任巴黎市立剧院艺术总监。
进入80年代,夜间节目“11pm”以及《宝岛》等亚文化杂志和各种面向男性的周刊杂志对山海塾及白虎社等进行了介绍,再度普遍提高了知名度。1986年土方巽去世后发展继续。现在相比“暗黑舞踏”“舞踏[jl1]
前史
暗黑舞踏的创立受到德国表现主义舞蹈的影响很大。从玛丽·魏格曼的“玛丽·魏格曼舞蹈学校”留学回国的江口隆哉、宮操子夫妇设立了“江口?宮舞蹈研究所”,大野一雄加入了其中。不久后大野独立。受到其强烈影响的土方巽完成了“暗黑舞踏”。据说土方巽和大野一雄年轻时出入于达达主义者之间,暗黑舞踏的创立也可见其影响。
特征·定义
要对暗黑舞踏下定义是困难的。也许可以说成是这样一种舞蹈:在和谐/过剩,美/丑,西欧现代/本土·前现代,形式/感情,外扩(extension)/内在强度(intensity)这些前后对立之中,追求后项之中才能发现的倒错之美。作为传统艺能的民族舞蹈,大部分的作用是确认及加强共同性(例如祭典和礼仪),而暗黑舞踏属于现代艺术的范畴,显示出个人的单独性。以脚尖旋转(Pirouette),跳跃等技术追求企及天国的古典芭蕾等不同,以关照与地板及地面的关系,蟹股,压低弯曲的腰追求回归尘世。一般给人的强烈印象是剃发,涂白。以名为「ツン(tsun)」的比基尼状服装掩饰局部,裸体全身涂白的时候居多,但涂白并非必须。
暗黑舞踏的思想
舞踏的思想,可以从对蟹股、短足的日本人的身体性的关照,向神乐(日本古典舞乐。多与敬神有关)、能、歌舞伎等传统艺能和本土性的回归,以中心与周边的观点立场来超越克服西欧现代等种种切入点进行阐释,难以简单尽述。
对于舞蹈界的影响是,它扩充了舞蹈的定义。不仅仅是“动作的艺术”还提出“身体的质感”,不是数着节拍编动作,而开发出由语言及想象引出动作(舞踏谱[jl2]
不仅发自语言,也有由绘画及艺术装置激发构思的产生的作品。土方特别从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l909—1992,英国画家),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1899年—1984年,法国诗人,画家)的绘画得到创作灵感。
无论如何,土方的方法应该说是“开发连接想象与身体的回路”。其核心部分,大多在今天的现代舞中得到继承。
“舞踏是拼命要站立起来的尸体”——土方巽
“仅仅使用身体是不行的。身体是有身体的生命的。甚至还有心。”——土方巽
暗黑舞踏的展开
舞踏的第一代
叛乱体~衰弱体,夸张壮观。土方直系的样式美。大野一雄与笠井叡开拓了与土方不同的领域。
另外五井輝以自己的身体极限摸索一条孤高之道。
舞踏的第二代
拭去来自第一代的日本式元素。挣脱“日本人的身体”、“异国情致”的束缚,获得广泛的普遍性。
舞踏的第三代
保有舞踏的意识,或习舞踏出身,但是逃出舞踏的框套。被认为是现代舞的一部分。在国际上开展很有特色的活动。
后舞踏(第四代)
伊藤キム、保坂一平、白井剛、鈴木ユキオ、大橋可也、SALVANILA、枇杷系等。
对舞踏进行消化吸收的现代舞者。
日本国外,SU-EN、リチャード?ハートなど、クラシック继承舞踏の形式美的舞者以及第二代影响下的舞踏家仍然存在。
主要的暗黒舞踏家
土方巽(アスベスト館)
芦川羊子(白桃房)
吉本大輔(天空揺籃)
大野一雄(大野一雄舞踏研究所)
大野慶人(大野一雄舞踏研究所)
麿赤兒(大駱駝艦)
天児牛大(山海塾)
笠井叡(天使館)
小林嵯峨(NOSURI)
五井輝(舞人 蠱房)
SU-EN(スエン舞踏カンパニー)
田中泯(舞踊資源研究所/桃花村舞踊団)
玉野黄市(哈爾賓派)
田村哲郎(ダンス?ラブマシーン)
友惠しづね(白桃房)
古川あんず(ダンス?ラブマシーン)
室伏鴻(背火/Ko&Edge Co.)
元藤燁子(アスベスト館)
山本萌(金沢舞踏館)
リチャード?ハート(紅蓮劇場)
桂勘
和栗由紀夫(好善社)
有科珠々(NUBA)
本木幸治(ヴィオ?パーク劇場)
浅井信好(山海塾/TOILET/Arigat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