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中国进行时!》落槌6597万 拍卖公司与受损艺术家尚未达成赔偿协议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837   最后更新:2013/07/29 17:06:19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香烟头 2013-07-29 17:06:19
[沙发:1楼] 香烟头 2013-07-29 15:12:47

天才的画布

《头等舱》杂志2013年第7期  文/高慧子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人人都疯狂,不疯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狂。”

也许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疯狂”是个司空见惯的标签,但为了解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在精神病院住了三个月,郭海平似乎疯的就有点过头了,如果没有他的“疯狂”,我们也许永远也看不到这些来自天上的作品……

是他们疯了,还是我们疯了?


作为一个先锋艺术家,郭海平形容自己是“不疯魔不成活。”

而他周围的许多艺术家也跟他一样,晨昏颠倒,昼伏夜出,想入非非,对商业世界和社会交际表现出各种情状的不适应。“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我们这些搞艺术的,脑子都有点问题。我们过去都习惯说艺术家和精神病人只有一步之遥,都是属于同类,我特别想了解就是精神病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少。”

为了揭示精神和艺术之间的关系,郭海平做了许多尝试,这其中就包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之间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直吸引着我,在‘疯狂’和‘天才’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疯子与天才只有一线之隔,像凡•高、蒙克、贝多芬、莫扎特、康德、尼采、伍尔夫……在我的经验中似乎只有那些极富智慧、对事物极为敏感的人,只有那些不甘平庸、喜欢在自己精神世界里沉醉和畅游的人,才最容易与现实发生冲突,并在心理上留下障碍,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上便形成了某种错乱的病态表现。”

于是郭海平在2006年完成了在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三个月的实践和探索,期间他让精神病人画他们自己想画的东西,收集他们的作品并记录整个过程,这被他称为一个实验项目。“他们的作品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精神病人的看法,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我的这个认识传递给大家,也让公众多一个视角去认识他们,这不仅有助于他们重返社会,也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一个重新的认识。”

在这些精神病人的作品中,郭海平感受到了他们心灵深处的东西,不仅仅完成了研究与收集,更让他“看到了艺术的真相、人的真相和社会的真相”。“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精神世界的方式方法是人的天性。比如说儿童喜欢画画,你给他纸和笔就可以了,不需要任何引导。我们的社会化教育后来扼杀了这种天性,实际上扼杀天性的方式方法才是一种专业,人一旦丧失了这种天性,便和自然和自己的心灵失去了联系,这时人便会失魂落魄,孤独、寂寞、空虚和堕落。其实,艺术是人生存发展不能缺乏的重要手段,但失去了与自然和心灵天然联系之后,这时的艺术其实都是些徒有艺术形式虚名的伪艺术。”

原生艺术是一面镜子


梵高说“我越是神智分裂,越是虚弱,越是能进入一种艺术的境界。”

在郭海平看来,疯并不是病,而是人精神的一种自然状态。或许只有疯子才能抛去社会给我们的枷锁,让自己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很多病人发病的时候,他的状态非常幸福和开心,而且这种幸福是一尘不染,没有任何世俗的干扰的。而社会现实是不能接受人的“疯狂幸福”的,即使你对他人没有任何妨碍。所以现实中有那么多人都在无止尽地压抑自己,就是为了得到社会承认,这个代价对于今天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看到那些光鲜的外表不觉得幸福,反而会觉得悲哀,因为人的生活品质高低关键是看他的内心,而不是外表。”

2010年,郭海平带着自己的梦想,艰难中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精神病人艺术研究基地——南京原形艺术中心,也将精神病人的原生艺术再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南京原形艺术中心是我国第一家以挖掘、收藏、研究和推广精神病人艺术为主的非营利性专业机构。精神病人艺术的研究,在西方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用郭海平的话说,这个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一个被长期忽略和遮蔽的精神原形开始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它们将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重要的启示”。建这个艺术中心最大的意义,就是第一次在中国打开本土研究的大门。希望社会各界都能正视它,不带偏见地看待非理性的姿态。给非理性、疯癫一个平台、一个平等的机会,这与每一个人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而未来,郭海平更大的期待是,借由对精神病人艺术的探讨,我们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和观念也许会发生一些改变,如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们,并肯定非理性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原生艺术非常纯净,它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发现艺术的初衷是什么,艺术应该是为人的心灵服务的,是保护人的心灵的一种手段。但是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一种异化,成为了商业、政治、道德等世俗目的服务的一种手段。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原生艺术的目的就是还原艺术的最原始功能,让它为人的心灵自由服务。”

用艺术治愈自己

艺术到底能否治愈人类的精神问题?郭海平做过大量的实验和论证。“艺术治疗是一种自然治疗,它是人生命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正如人受到疼痛刺激会喊叫一样,这种喊叫可以起到警告和缓解疼痛的作用,今天的人之所以天生具有用艺术保护和医治自己的能力,这是我们的祖先在几万年的实践中不断积淀的产物,它留在人的潜意识之中,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激发和应用这种潜能,艺术与任何药物一样,如果不善于应用它也会产生毒副作用。”

在郭海平看来精神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宽容、开放、多元化是后工业社会的基本文化诉求,中国今天也进入到后工业的信息化社会,但对待人的精神却依旧采用农业社会的那一套方式方法,这种文化上的滞后必然会严重威胁到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样也是一种威胁。“如果说精神病人与常人有什么差异,这就是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表达方式,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差异就给他们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这在国际学术界是存在很大争议的,为此,西方一批精神病学家甚至成立了‘反精神病学派’,这个学派的主张对于改善西方精神疾病的诊疗发挥过重大影响。

发展原生艺术的意义就在于, 通过精神病人创作的原生艺来打开中国人关闭了几千年的内心世界大门,这不仅有助于对于公众全面地了解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非理性精神,更有助于拓展人的精神生存发展空间,调动人的创造性潜能,改善人精神生存发展的人文生态,以及最终促进和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板凳:2楼] guest 2013-07-29 23:25:42
[地板:3楼] guest 2013-08-02 15:09:1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