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圣莫里茨艺术大师聚焦中国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1   浏览数:1910   最后更新:2013/07/10 21:01:16 by guest
[楼主] 陆小果 2013-07-09 10:01:01

来源:TimeOut北京



题目有点绕口、但这的确是日本青年艺术家金氏彻平此次在UCCA展览“卓之物”的主题,“我想要创造出一种观众似曾见过、但是却觉得很迷惑的感觉”,金氏彻平撇下跟自己一样穿着工装衣裤、满身白胶、正在布展的助理,在UCCA对面的咖啡厅点了一瓶青岛,这么形容自己希望与观者建立的联系。
 一行人穿过马路的时候正遇到刚参加完儿童活动的小朋友们,他们人手一个覆盖着白胶的小小装置,白胶下是汽水罐、钥匙扣、勺子,金氏彻平刚跟他们一起完成这些像模像样的“赝品”,在日本他也经常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
 这次展览呈现的是金氏彻平去年夏天在UCCA驻留期间特别创作的一系列装置、拼贴和录像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色释放》系列,你能看到平日生活里常见的呼啦圈、购物车、塑料恐龙、奥特曼等等被安插在了雕塑装置当中,然后浇注上黏稠的白色树脂,这些物品的个体意义被模糊淡化了。金氏最初创作这个系列时的灵感来自于一个雪天,一辆奔驰车和旁边的狗排泄物都被隐隐覆盖在了白雪之下,他忽然就想用“白色覆盖物”抹平原本毫无关联的对象之间的界限,当时他还是一个学生,对于创作他始终认为“在创作开始前并不一定需要先有完善的观念,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意外效果才是更需要分析和阐释的。”


“白”一直是金氏彻平创作的主线之一,早在2002、2003年他就曾分别举办过“空白与漂泊”、“白烟与浓雾”两个展览,这些作品后来被日本最重要的当代私人收藏家佐藤辰美所收藏,日本艺评家清水评论他的“白”是从固定秩序与无秩序的对立中跳脱出来的,“是加在既有物体之上,是后天的被附着、被涂抹、被覆盖、被侵入,他的白使用的并非减法而是加法。”
 1978年出生于大阪的金氏彻平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崎玉,很少去东京。因此尽管31岁就在日本横滨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在日本美术批评界颇受好评,他依然与所谓的艺术圈保持着警惕的距离。
 “我不大关注其他人都做了些什么,而是更在意自己想做些什么,但处在这个时代之下,作品中肯定会有大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有受到处境的影响。”

《白色释放》之“机器猫”


和一些日本年轻一代艺术家一样,金氏彻平的作品也有着卡通、快餐等明显的日本当代艺术元素。然而不同的是,他的作品载体相当丰富,除了雕塑、装置以外,照片、架上绘画都有体现。这些作品的灵感来源无一不是既成物品,这与国内的宋冬有点相像,“我知道宋冬、也看过他很多的作品,他很棒”。不同的则是宋冬手下的老物件是与新时代发生类似对立的关联的,金氏彻平的作品则更多是抽离了物体本身的意义,企图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些物体。
 “做这些作品的过程很快乐,是一种类似破坏的快乐,但同时也很痛苦”,这个不在东京生活的日本青年喝完了整瓶青岛,又带着一身白色胶点回到展厅、做类似苦力的布展。至于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他或许还说不清,但显然做得很清晰。文 /李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