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蜜儿·亨罗特:“累得要命”(Grosse Fatigue)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429   最后更新:2013/06/20 10:12:29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6-20 10:12:29

来源:artforum


尹秀珍,《中转站》,2010聚氨酯泡沫塑料箱包配件尺寸不定.


何香凝美术馆 |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中国深圳南山区华侨城
2013.06.01–2013.06.30


交叉口·异空间作为2013年何香凝美术馆的两岸四地计划已经是第五届对两岸四地艺术家碰撞可能性的想象以及潜藏其中关于意识形态之间的边界与模糊似乎更多根植于珠三角自身与港澳台之间特别且难以概述的关系之中日常生活里身份间的碰撞酝酿着一些呼之欲出但从不明晰的异样感这些感觉混杂的交叉地带正是这个计划的起点

可以看出这个计划并不特定提出某种知识建构的目标除了项目首届存在各方面的未稳定例如首届只是设想由两岸三地的艺术家参展),从第二届开始对策展实施过程细节的关注成为了这个项目突出的方向第三届的“1+1”不同地域艺术家搭配互访工作室创作第四届四不像地域差异碰撞的设置变成四地策展人与艺术家的交叉搭配这些展览以外的策展实践环节相比展览作为一种方式极可能只落为交流之表象的危险尽管有限但也有效地慢慢积累起关于"两岸四地"更具体可感的现实修辞

遗憾的是项目到第五届并没有深化前面的积累反而显露出一种疲态策展人冯博一坦言,“交叉口·异空间这个主题的提出更多因为似乎没有别的可选之题而只有展览作为项目的主体相比起前几届有意的实验过程也显得单薄尽管四地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展出也让人较直接地感到不同地区艺术家间创作的关注方式与纹理之相异然而交叉与相异之间的动感却被展览这个过于规范的形态消化无几对主题的承托只好交付给选取的作品本身然而由于选取的作品多是旧作而非针对性的创作主题交叉口·异空间又被分割为相互独立的作品对其碎片化的注释

项目五届下来展现为对于同一个范畴对象——“两岸四地”——策展实践的变化对比。“交叉口·异空间恰好暴露了这个项目的处理关键策展如何有效承载一个以流动交异为本体的议题显然展览作为一种方式显得负重重重

— 文/ 黄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