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现实,太艺术!
发起人:chennm  回复数:1   浏览数:2251   最后更新:2013/04/03 15:28:19 by chennm
[楼主] 点蚊香 2013-04-02 20:39:39

来源:四月风


当代艺术是人用美学的方式、美学的思考,或者说用哲学的方式应对当代生活,表达一种形态,或色彩,或声音,或一种极为个人的语感和思考,表达对现代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评价。
当代艺术是解决问题和克服障碍的一种方式,它替代了哲学并弥补了科学不可能涉及的一些问题。科学试图发现上帝的一些秘密,而艺术主要关涉到人的情感,它会呈现一种偏差,一种人性的失误,而这个过失使人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当代艺术是当代人在今天的哲学、科学和认识论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对自己感知世界的一个重新的表述。
每时都在发生变化,所以重新表述是非常正常的。当它建立在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上时,才是有效和具有含义的。
我觉得所有的先锋性或者是当代性,它都是能够对当下的文化和政治进行重新定义的,如果没有重新定义,没有和当代重要的议题发生关系,那就谈不上先锋性,也谈不上当代不当代。这就是说,艺术家、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生效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对当下中国进行判断:什么才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含糊,如果这个问题你判断不清楚,你也别做艺术家、知识分子,该干嘛干嘛去。今天中国的议题就是中国正在走向民主化和自由,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如果在这些问题上,态度不清楚的话,是不具备当代性的,不是一个当代的文化或者是艺术的工作者,即使他是活在当代的一个人,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而更重要的是,今天用什么样的形态能使它重新与现代人的生活和现代审美发生关系。
画画的人一堆一堆的,每天学画的人多得很,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基本上没有。
如果艺术无法与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技术相连结,它不会有什么未来。过去所有的绘画和雕塑仅仅是历史的记忆,只是恋旧的人仍然对它们有兴趣。但我相信,由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提供了可能性,新时代艺术正在进行巨大的变革,而这些变化将在未来继续变得更深远。这些新的沟通和生产方式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乐趣。

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以往的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将葬送所有过去的体制、权利、话语中心,和由此产生的一整套体系。由数字化、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方式,由全球化的经济政治格局造成的结果,个人和权利体系的关系将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同样,作为人类意识和情感表达的艺术,也面临新的语言方式。
因为文化是个社会层面的东西,它肯定涉及到交流等制度性问题。但这个体系并不一定是在画廊里。它可能在其他地方。我觉得最大资源还是在互联网。我们知道,互联网给今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支撑。但很少人会用它,因为我们受到的训练都是那种很陈腐的美学训练。要不就是那种直接和利益挂靠的实用主义。这些都跟互联网精神是相悖的。所以到现在,还没看到什么能让人兴奋的作品。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系统肯定是完蛋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很多人觉得这是多么多么大的一个事儿,其实不是什么事。不能说我们希望他完蛋啊,而是说很多新的可能性要出现。它(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必然会被替换。比如说一个新的录音机出现了。我们就不可能再去用以前的那个磁带的钢针的录音机。除非你有一个恋旧的人格,或者嗜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的做这种事(录音),这是种很简单清晰的事实。又比方说,现在互联网上图像早就很泛滥了。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小孩发的图像,吓一跳,真的做得很好那种。技术成本已经很低了,思想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自由下载。整个语言体系都已经变了。

非常大的展览,空间很大,这好像会让人很忙。事实上,这些活动仍然在旧的艺术框架内。网络的表达和交流变得更加有趣,将来大家会不会放弃其它专攻网络?
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个人时间被公众占用了?比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艺术创作:不会,因为这是大家愿意做的事情、愿意说的话语。创作没什么意思。展览和作品都只有很少的人能看,都在美术馆里,开幕来一些人,大家都说好话,这没太大意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