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里的寒日:巴黎东京宫“冷日”展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3732   最后更新:2013/03/11 07:30:03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3-11 07:30:03

来源:artforum


“Disaster/The End of days”展览现场,2013.


灾难/世界末日”(Disaster/The End of days)似乎明示了两位策展人的双重野心”:探寻续写沃霍尔后作为艺术史题材的灾难创作并为其定义像启示录一般新的创作语言百科全书”。为此在画廊内四个纵向空间中并列呈现了二十八位艺术家的三十七件作品覆盖了事件政治-历史个人记忆等多个方面颇有纵览的意味

就像迅速为“Disaster”找寻词根一样他们也立刻为被呈现的作品找寻了宗教神话和艺术史自身上的根源如杰克·皮尔森Jack Pierson的伊卡洛斯(Icarus)文字陨落装置又如一众具备了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意义上的遗存”(survivance)的作品它们以悲怆”(Pathos)将自己置于艺术史的传承之中而反之悲怆——亦是面临灾难的情感也以它们为媒介来对自身进行再一次的重复”,为了遗忘和未知的灾难而重复给予前者曾经可能的面目和后者处在等待中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是在无意之中按照记忆和意愿重塑的历史性因此它们属于记忆女神图谱(Mnemosyne Atlas),充斥着记忆中可能的真实和真实的可能

有趣的是正是这种寻根指出了展览的断裂和混乱在展册的介绍中几乎整个第二章都献给了沃霍尔似乎在意指是他拉开了当代艺术中灾难创作的帷幕并举例他的《Car Crash》系列作品而事实上这系列作品仅与景观中由事件激起的媒体图像有关它所具有的重复不如说是一种并置增殖”,构成了一种图像-事件尽管事件是一场灾难但与前面所述的记忆图像绝非同类而属此类别的作品也寥寥无几

另一方面展册中对一些关乎灾难作品不甚褒扬的诗化评价却指出了另一类型的创作——以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英雄符号》(Heroische Sinnbilder)为代表在这幅基于摄影作品的斑驳图像中基弗以索绕自身的父辈记忆为主题(hypokeimenon),将自我化为一名衣着制服在荒野中行礼的纳粹加上其对自身的问询我是一名纳粹么巧妙的将这一图像转换为介于再现与真实之间的暧昧表演这不正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定义的的来源么也就是说基弗像书写史诗一般以记忆为主题开创了一个亚里士多德意义上平行于真实世界的诗化世界这里面对的是灾难带来的记忆所写下的诗篇

如果这个展览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那么也只是一部毫无门类区分的罗列式的百科全书具有不同机制创作形式的作品在此仅以表面的与灾难相关而被聚集在一起就像在一场混沌中去面对灾难有力量而无头绪

— 文/ 吴亚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