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ON | OFF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4   浏览数:1945   最后更新:2013/03/03 03:18:48 by guest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3-02 17:03:37

来源:artforum


仇晓飞,《山前木后山》,2012木板油画木头尺寸可变


民生现代美术馆︱MINSHENG ART MUSEUM
上海市淮海西路570F,
2013.01.18–2013.03.07


"反复"是仇晓飞的第一个美术馆个展展览作为一种外来的拉力促使艺术家将自己以往的创作实践和内在动机进行梳理和反思其结果就是在空间和逻辑上结构格外清晰的这个展览具体而言展厅由漆成黑蓝色的三个房间构成黑色房间里是2002年至2006年期间通常以老旧照片和报刊图像为内容的临摹绘画其绘画过程被艺术家称作具有致幻剂的作用蓝色房间里是2012年以来的新作的完整呈现完全可以被当做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独立个展来对待黄色房间是展览构思的后期才加入的里面展示的是家人保留下来的仇晓飞幼年正式学习绘画之前的卡通涂鸦被他称作出自前意识的绘画

最关键的作品位于三个房间之间的连接地带”,是代表艺术家最近一次创作转变的关键作品山前木后山》(2012)。这时艺术家摒弃了前一阶段创作中图像生成先于绘画过程的方式2010年个展登楼已去梯》),以随意捕捉到的动机作为绘画的开头在绘画过程中任由画面自然生长和改变而最终完成与否作为一个悬念则由画面的自然生长决定作品很容易被称作装置化的绘画它是几番转换的结果先在写实的风景中植入三个人造的木架子完成画布上的虚构叙事然后根据虚构的木架子请工人造出实物再据实在的造物修改画面中的虚构之物形成山前木后山的呈现这一次次的转换作为展览标题反复的其中一层含义),加上充满悬念的图像与画面同步而生的发展方法以及部分作品中节制而又精心的绘画语言的错乱用法显示了仇晓飞何以超越画布将绘画变成开放的文本的叙事方法

此外正如三个房间的结构所提示的展览有趣的地方还在于仇晓飞对自己绘画心理动机科学家般的分析前意识的幼年涂鸦具有精神迷幻作用的临摹以及放任画面自由发展来捕捉潜意识的近作尤其是最后一种究竟是绘画带出了艺术家的潜意识还是潜意识促成了最后的绘画这恰恰让我想到标题反复所揭示的一种迷人的模糊性因为根据罗伯·格里耶的同名小说反复既是向后的回忆我理解为对既有之物的考古),又是向前的希望在仇晓飞身上即一连串创作的动作)。

— 文/ 林昱

[沙发:1楼] guest 2013-03-02 22:09:41
这种二鼻文章现在很流行喔,啥都不是,还拿钱。
[板凳:2楼] guest 2013-03-03 03:47:03
脉络清晰,文字透明,现在就少这样说得清楚的文章,顶
[地板:3楼] guest 2013-03-03 07:59:23
沙比,最后画还是画,木头还是木头,分不清是你自己的事。
[4楼] guest 2013-03-16 10:02:53
抄袭里西特图依曼斯的还混呐,买的人帮着吹捧的人都瞎了眼了,学学艺术史吧
[5楼] guest 2013-03-16 12:41:05
问题是还只能抄表面,照猫画虎也。谁买谁算倒霉了。
[6楼] guest 2013-03-26 22:32:57
顶晓飞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