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将于2014年开放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2   浏览数:3197   最后更新:2013/03/04 15:49:35 by guest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2-21 08:50:01

来源:artforum


冯梦波,《L Shot 0378》, 2012布上墨汁和混合媒介,94 x 147"


前波画廊 | CHAMBERS FINE ART
522 West 19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2013.01.10–2013.02.22


艺术和科技的边界划分常常模棱两可二十几年来冯梦波执着于高科技展示出乎意料艺术效果的能力他对政治波普和后毛主义一直没有多大热情近几年来重新拾起了对绘画传统的兴趣融合了中国书法电脑游戏等众多元素冯的新展不太晚唤起了一丝现代主义的神秘色彩与五年前MoMa Ps1长征相比冯显然更适应了纽约的审美趣味展览作为一个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投影在墙上的三联移动影像一是一组由前者产生的绘画移动影像重复软件形式的机械运作节奏时缓时迟笔触或稀或疏古琴曲和朋克摇滚乐队新裤子的<不太晚>交混构成了背景音乐古典和现代的分野对于冯似乎意义甚微, 移动影像生成的绘画与西方现代主义有着极大的共鸣区别仅在于勃洛克的行动绘画确实需要身体的在场而冯的绘画过程却是在虚拟的电脑世界中完成与毛笔相比这种高科技电子笔刷似乎更符合我们的数码现实

另一方面这些绘画似乎是对自身的创作轨迹的纪录例如《Shot 0234》(2012) 中嘈杂的笔迹喧哗的色彩在古典书法构造的风景之下产生了独特的寓言效果。 《Quack 3》中飞驰燃烧的火箭激战的爆破场景以及无限复制的女性裸体就像网络现实的再现在一种水平的视角下笨拙的电脑绘制与古典书法自然地融合过渡也暗示了一种心理的过渡绘画中心消失了形式也随之瓦解然而重拾古典美学作为叙事的媒介并没有真正地超越折衷主义艺术家模棱两可的意图也削弱了创新方法的潜力进而很难形成一种新的审美

— 文/ 富源

[沙发:1楼] guest 2013-02-21 17:56:11
重拾古典美学作为叙事的媒介并没有真正地超越折衷主义,艺术家模棱两可的意图也削弱了创新方法的潜力,进而很难形成一种新的审美。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