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特英国美术馆以新角度“观看风景”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1   浏览数:2361   最后更新:2013/02/21 01:00:06 by guest
[楼主] 陆小果 2013-02-18 12:55:11


刘辛夷《渔舟唱晚》,录像截屏,2013



上海报道——在艾可画廊(Aike-Dellarco)新近开幕的一个群展「雨天炎天」中,刘辛夷展出了自己的作品《渔舟唱晚》、《平天下》。1982年出生于杭州的刘辛夷用跨媒体作品制造出一种扭曲、可怖的政治讽喻。ARTINFO 就这些作品向艺术家提出了三个问题。


1.   你的录像《渔舟唱晚》是一个特别的天气预报。一些从电影中截取的戏剧化的、有时候是灾难性的场面,被一些电脑图形的内容完全视而不见了,只是在报道着气温和天气状况。你是对世界新闻感到疲倦,还是对别人的疲倦感到疲倦呢?

1.《渔舟唱晚》包含我近期的一种把玩「政治」讯息的兴趣。它是一个CCTV晚间天气预报节目的复制品。它使用了跟电视节目一样的形式,装扮成政府权威的样子,不只是在提供公共服务,还要暗示政治立场和区域主权。


1.我一般不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来表达我个人的观点,但是我对所在的这个世界是存有关切的。艺术创作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让我可以从各种不同渠道选取政治内容作为材料,不断收集材料,放到一个「发酵池」里。我会把它们拆毁、重组,变成一些新东西。


2.   《平天下》是一只有很多光和开关的手提箱,让观众同时感受到了强大和渺小。你可以随意把某个过大「打开」或「关闭」。「开」和「关」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清楚的,但它让我想到互联网连接和外交、贸易和援助关系等东西。是什么启发了你做这件作品?


2.控制面板上的光可以在红和蓝亮色上切换,这样让国家显得是在「开」或「关」的状态。谢天谢地至少所有国家都是在运转的。两个选择是极端有限的,但是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是无限的。我尽可能不去特意强调这件作品的言外之意,但是我对收集观众的不同诠释是很感兴趣的。


ARTINFO 一度用《平天下》的光拼出了一个美国国旗。似乎是挺有颠覆性的一件事。几分钟后有人会把它彻底变成另外的样子。人们对这件作品的操作有什么不同?




要小心,观众们。无论如何,要记得不负责任的安排会造什么什么样的后果。只要作品还是个「艺术品」,世界就始终还是安全的。开幕式上的状况真是一场灾难。我得去看看这两天作品是什么样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