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艺术家合作
来源:新浪微博
@郑宏彬u:网上对宋拓作品《校花》的评价透露出一种可悲的事实:人们对审美意识形态的无知与无能为力,以及持道德主义的谴责者的抒情悖论。从道德批判的角度看,那些批评者何以为心理层面的美丑判断与作品的呈现有所不同?难道你从来都没有在生活中对人进行过美丑界定?
林于思:回复@郑宏彬u:看了他的想法,还是那句话:吾者自吾,误者自误。
陈定乾:看着扛着道德大旗的谴责者,我的蛋忧伤地隐痛了一下。这种俨然正气的谴责本身就是无视形式背后具有普世性的审美意识形态,仅仅拘泥于这件形式对其指指点点。而转身就对同样观念的(n-1)式津津乐道了。
@郑宏彬u:问题在于创作者与参与者在评选过程中的快感是否已经消解掉了其挑逗人们审美意识与权利的意涵。宋拓陷入自己设置的智力游戏的可能性之大,是否也削弱了作品的可信性?还是自我牺牲式的呈现那个可悲的事实?这也是以“挑逗”形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面临的问题。
这种屌丝学生垃圾不值得一谈。
什么意识形态,当今艺术家手上本来就有致命的权力,与机构合谋,扬言反对各种大旗,实质自己扛着各种大旗。意识形态的就是你们这些白痴,蛋疼的是艺术家和策展人,无聊透顶,机构和策展人纵容制造垃圾。反对机构,反对权力的路子还长着呢。
混蛋
片子看到后面好好笑
怎么看怎么女性主义,艺术性比不上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