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之尾”文俊杰个展
发起人:south  回复数:1   浏览数:2773   最后更新:2013/01/12 21:23:01 by south
[楼主] 南与北 2013-01-10 23:01:47

转自看网:




          

                     《内伤:一个表现主义画家的心灵史》 刘绍隽/著


       不平等的伤与痛

----《内伤:一个表现主义画家的心灵史》

            

      文/任协华

    

    我们正处于一个极其动荡不安的年代,在这种境况下,谈论并坚持个人的独立性,以及其中珍贵的品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不仅是因为自身在社会现实中被不平等的弱小身份,也同样因为,在艺术的世界中,我们很难再去为内心的声音而留下久远的、坚韧而执意的激情。然而,我们并不仅仅是因为要坚持个人的独立而来,更多的是,我们已经知道个人的存在中所包含着的一切,也就是共同的、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连的内在质地,比起其余的需要去关注和呼吁的来自现实的重大事件,个人的独立性,在通向现代社会的道路上,所最终显示出来的必要性,是我们必须同样注重的选择。
  
  这就是刘绍隽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首先作为一个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艺术家所构造成的人生现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他不仅仅是以他的表现主义方式作为艺术道路的艰难形象,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性议题入手,人类自身的遭遇不会仅仅体现在某一个个人的身上,而更有可能的是,他是一部分甚而是其他大部分人的缩影,是我们自身选择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能够理解并赞赏刘绍隽长达数十年的艺术道路的坚持,即使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认为,这其实不能说是坚持,而是深入了灵魂与血肉的真实存在,真实,即意味着对意义的寻求和对信仰的敬畏——通过对事实现状的不断分离所探索出来的道路,比起那些避重就轻的点缀艺术而言,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体现于艺术家对艺术世界沉重和迫切的追寻,这也构成了刘绍隽对处于社会现实中的自身的长久审视,也就是对“恶”的现实压迫所致的“内在性伤害”的深切感受,一种来源于表现主义形式之中的重要内涵,通过对内在性创伤的不断书写,亦通过对外部现实的多重切入,当多数的人们处于时代的麻木失神之际,艺术就会以这样令人窒息的气息来达到她的对已经虚无了的人的控诉,正是在这一点上,通过这些在反抗中划过的令人心悸的呼叫,我们感受到了现代性艺术强大的力量,一种可以继续下去的人类道路的前景,和作为对绝望的嘲讽的戏剧含义。
  
  当我们处于被不断抛离的世界境遇的危途之中时,如果仅仅将内在的创伤看作人生的一种必然,而忽视其对自由而言她本身所含有的力量,那么,这种创伤也就不会打动我们,不会成为这个世界中的一个深远形象,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好在,对于刘绍隽来说,他的在艺术和个人现实中的遭遇丝毫没有影响到对自身的选择,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因其过于沉重而有时被分解消失为过去了的肖像的创伤,却在坚持中获得了被分离出来的一种个人的表现方式,她因其中直接扑面而来的重力在我们的视线中闪过,刘绍隽将多余的感情和杂质从他的精神世界中剔除出去以后,从绘画作为心灵语言的角度而言,所抵达的就不再是荒芜的彼岸,而是相反他指出了我们在现实中的深刻孤独,作为内在创伤的见证者,“他”也会和我们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沉着,但是,当这个结果表现为黑夜中狂乱的躁动时,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去忘记,世界本身比我们的真实存在更为漫长。与此同时,当内在性的创伤及其符号的承载成为表现主义的主要内涵时,所成就的艺术就不再仅仅是本体层面上的新的艺术,也并非仅仅是对精神格局的疑问和重新思考,刘绍隽的表现主义对具体物像(五角星)的象征进行了无情的拷问,同时,其象征的精神也进行着自身不断革命的观念性演变,尤其是在内在创伤即意味着不平等的人生现实的今天,存在与真实、象征及其观念的推进,已经具备了关于当代艺术如何突破边缘危机的要素,一如当社会现实弥漫成为艺术的虚弱形象时,我们应当指出,强有力的反抗将颠覆一切已经存在的和那些将要延伸的,尽管,和已经过去的时代相比,并不会显得轻松。
  
  所以,在谈论到个人的独立性之后,这种对于未来的困惑也正因其敏感而具有了个体意义,在我们的时代有关于痛苦和悲伤的情感已经显得越来越奢侈,大多数肉体沉浸在享乐主义的狂欢之中,他们已经丝毫不再愿意去理解生命的含义,更不屑于去面对并探讨个人灵魂的轻与重,甚至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当他们开始被痛苦袭击的时候,他们却以为,这仅仅是一种意外的玩笑,而最终为此发出的也不过是暧昧和刺耳的笑声,而这就是刘绍隽在处于敏感的精神世界中所要针对的一点,他以毫无顾忌的方式展示了人类精神与肉体的创伤和痛楚,一种无所依傍的“野种式”的历程,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在此之中,存在着的比我们所预料的更为沉重的窒息、漂浮、失重和破碎。
  
  在一个个人的成长历史成为我们时代的某种必要的印记时,这种历史也将贯穿于整个时代的精神之中,作为一个始终孤独的个体,刘绍隽为我们展示了他自身布满“痛”和“伤”的挣扎的心灵图象,而对于个人而言,追寻自身的历史也将意味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追问,在荒诞娱乐的消费主义拜金时代成为压倒一切的时代表象时,应该记住,还有人在为我们的灵魂暗自祈祷,也正因为此,我也将欣喜于刘绍隽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尤其是,当他牢牢将自由紧握在手中的时候,更是如此!
  
  
  
  ————————————————————————————————
  《内伤:一个表现主义画家的心灵史》:刘绍隽著;新星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任协华,独立作家、先锋诗人,当代艺术批评者。
  




[沙发:1楼] guest 2013-01-12 15:09:37
值得研究的个案文本
[板凳:2楼] 南与北 2013-01-17 14:17:33


[地板:3楼] 南与北 2013-01-17 14:21:14


[4楼] guest 2013-02-06 23:33:2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