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微博
以下评论:
若_浮云:允许艺术不为人民服务,这本身就具有启蒙意义。
嗨-廖廖:回复@若_浮云:这话非常正确。但是犬儒了一点,没什么力量。
若_浮云:回复@嗨-廖廖:您是提倡力量还是提倡启蒙?如果您觉得力量更重要,加入宣宣吧,他们更有力量
徐乔斯无处不空间:其实,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的想法和你一样。这也是我选择去学习艺术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广义上是「人」的问题,与职业无太大关联。艺术有了很多的小圈子,其他行业也一定会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只不过在我们的职业道德里(如果有),要求我们将其作为一种本能罢了。
嗨-廖廖:回复@徐乔斯无处不空间:不但要作为“本能”,还要用某种形式把这种本能与情怀表达出来,让艺术介入现实。
黄黄黄香:别老想着“唤起大众”,能把自个唤醒就不错了。
嗨-廖廖:回复@黄黄黄香:李冰冰都醒了,剩下的想装也不好装了。
批评家王小箭:别规定艺术,单打一容易成文革,微博也可启蒙
@-刘险峰: 不想规定艺术,关键是看多了身边的当代艺术家平时经常打着文化精英形象出场,而一到有社会重大事件就能神奇集体消失。佩服啊
嗨-廖廖: 不能衣香鬓影你有份,刀光剑影你背过身。
多骨鱼777:当代艺术的特质之一就是:在埸。留个背影、围观可称为伪当代。如我看热闹罢了。当下自误自乐也末尝不可,自诩愚人满街都是。"⋯对自由,对人性⋯的思考与向往,"。"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这些概念。当下好时代,做当代艺术的好时代,素材、埸景太多太多,太多的是要有担当,身板骨子要硬 。
嗨-廖廖:中国没有#文艺复兴#,如果有一天,大众越来越关注艺术,艺术能够推动社会前行,那也只能叫做#文艺启蒙运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关于“自由”、“个人价值”、“平等”,这些概念。因此,谈不上“复兴”,只能说“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