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 / 第五届上海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
发起人:duolunmoma  回复数:0   浏览数:2218   最后更新:2012/12/15 19:03:20 by duolunmoma
[楼主] 叮当猫 2012-12-15 19:03:20

张天宇 编译   来源:雅昌艺术网

 

   中国当代艺术家黄永砯创作的“Ressort”,以巨大的蛇骨架为原型,从天花板延伸到地面,隐喻水与天的关联。

 

  伦敦艺术家拉比克·肖(Raqib Shaw)的作品“失乐园”(局部),创作于2001年11月。

 

  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新西兰馆策展人迈克尔·帕克怀(Michael Parekowhai)2011年到2012年创作完成的“The World Turns”。在这件作品中,帕克怀将一种当地小河鼠塑造成了一个英雄,耸立在美术馆的外面,仿佛是一个守卫者。

 

  日本艺术家岩崎贵宏(Takahiro Iwasaki)创作的“Reflection Model”。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展区涵盖了一组壮观的表演面具群,还有很多精美的绘画以及雕塑。

 

  “Birds of No Nation”是一幅壁画尺幅的大型作品,特意为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创作完成,是由Shamsia Hassani以及Propeller Group合作完成。Shamsia Hassani是阿富汗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涂鸦艺术家,同时也是喀布尔大学美术系的副教授。

 

  定居美国的越南学者阮曼雄(Nguyen Manh Hung)于2009年创作了“Living together in paradise”(一起生活在伊甸园)。阮曼雄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越南百姓生活的讽刺。他将亚太三年展展出的这件雕塑描述成一个“垂直村落”,暗指苏维埃式的民宅遍布整个国家。

 

  Richard Maloy的实验性作品“Big Yellow 2012”(大黄2012)使用了工业材料,创造出一种玩世不恭的幽默环境。这件作品也是特意为亚太三年展创作的,将纸盒堆积在一起,形成一种灵活且无定型、可行走其间的结构。

 

  Paramodel艺术家社团受到日本大阪呈现出的工业面貌启发,创作了一个密集而滑稽的微观世界。他们的作品将每天接触的工业材料重组,将玩具铁轨和下水管道变成一种巨大而复杂的系统,覆盖了墙壁、地面以及天花板。

 

  Lorraine Connelly-Northey的作品“Narrbong (String bag) 2008”透露着一种力量——在讲述着其母亲生活过的地方所拥有的传统习俗。在她的手中,通过回收再利用,重组后的传统形式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意义。像Narbongs网兜这样的容器竟然出人意料的没有使用传统的天然纤维,而是用粗质材料做成。

[沙发:1楼] guest 2012-12-15 19:50:28
黄永平做的这么恶俗,真是。
[板凳:2楼] guest 2012-12-15 22:43:27
第三世界美协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