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ncdeXIN:文革对艺术最有效的遗产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1   浏览数:1709   最后更新:2012/11/19 14:53:16 by guest
[楼主] 蛇皮袋 2012-11-19 13:18:01

李杰:每一口气

展览日期:2012-11-17 至 2013-1-2

开幕酒会:2012年11月17日
主办单位: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淮海西路570号F座
艺  术  家:李杰

民生现代美术馆荣幸地带来香港年轻艺术家李杰(Lee Kit)在中国大陆美术馆的首次个展《每一口气》(Every breath you take),包括纸板画、现成物系列、照片,仿KTV 装置,及其新作《每一口气》。李杰1978 年生于香港,现工作生活在香港与台北。近年来他的作品关注于日常物件和生活起居,试图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作品形式多样,有用作床单或桌布的手绘布、带有纸板画和现成物的装置,以及表现诸如不断用手指刮桌面,或喝一杯咖啡这样日常行为的作品。

在这次展览《每一口气》中,李杰的作品将呈现在美术馆的两间展厅以及一个多功能厅。展厅主要是纸板画和日常现成品,如《伊卡璐》、《就像》。他们是艺术家在纸板上用丙烯或乳胶漆涂上色彩,利用喷墨打印机获得产品商标的图像,再在画面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处理,如贴上胶布、制造刮痕或缺损。最后将这些纸板画与家庭日常物品在一起,形成装置或者说陈设。其中一个展厅的角落,李杰利用临时展墙隔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努力创造出某一时刻的特定心境——《每一口气》。

对于这件新作,李杰写道:“好了,有好一段时间,对于一件事情,你想了很久,然后,做了一个决定。你正要说‘好’以前,那一下忽然安静了,包括你自己跟一旁的声音。然后你说︰‘好。’”“自此以后,你有时候会好像听不到声音,却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呼吸,缓慢而实在的在呼吸。”“有一天,你很想对某人、甚至某件事情说谢谢,又或者痛骂一番。最后你都没有。”

美术馆二楼的多媒体厅,放置着旧沙发和二十台电视机,被变成卡拉OK 包厢。每台电视中循环播放的无声短片内容是诸如一盒妮维雅润肤膏,一支凡士林等常见物品。歌词字幕是短片中的物件名称,将会模仿卡拉OK 录像的样式出现。

近期,李杰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和M+美术馆联合邀请,将代表香港参加2013 年威尼斯双年展。自2001 年他开始创作手绘布以来,其作品在多项国际展览中展出,如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阿联酋沙迦艺术基金会,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等。



[沙发:1楼] guest 2012-11-19 14:36:46

@阿特姥姥:香港艺术家 #李杰#个展在@民生现代美术馆 开幕,他的作品与楼下没顶公司作品相比,显得异常安静,改造过的日常器物看似不经意地堆在墙角,挂在墙边,年轻人觉得展览干净、酷、牛逼,私下里认为也许是艺术家在上海个展次数多了,失去了新奇感,没有第一次看那么兴奋了。

 
黄含康:感觉是转换日常型的智,联想起若干Haegue Yang的玩意。不是虚空的巨制,回到现在时的环境构成。或许是香港密集生活空间下的一条“”密道“”。
 
tobibi:转换日常型的智是什么意思 智?
 
黄含康:回复@tobibi:把日常物質轉換成智的表達方式

 

刘化童新浪个人认证 :这种切分造成的对比很有意思,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一楼是举办着派对的嘈杂客厅,二楼是私密到可以独自面对自己的卫生间。

[板凳:2楼] guest 2012-11-19 15:04:30
螳臂当车:还在模糊生活与艺术的界线?这种陈词滥调用的太多了吧。把一条牛仔裤手工精心磨旧了,是生活还是艺术?,其实是无聊的做作。不过如此,想做小清新也不容易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