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69之图像之
发起人:ads000001  回复数:0   浏览数:2134   最后更新:2012/09/27 12:03:22 by ads000001
[楼主] rochas 2012-09-27 12:03:22

陈界仁

《幸福大厦Ⅰ》

2012



1984年台湾政府宣布将全面推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往后的20几年内,相关法案陆续经由代议制的「民主」程式完成立法。

 

这些法案不只间接造成无数家庭的破碎,对于1980年后出生的世代而言,更无疑是在他们还没有任何投票权或未被充分告知相关法案的意涵时,就已先被这些法案「判决」他们未来无论在工作权、居住权等基本生存权上,都将生活于不确定、缺乏基本保障和被迫处于长期焦虑的生命状态里。

 

在拍摄《幸福大厦 I》之前,陈界仁先邀请不同身分背景,但都无固定工作的年轻朋友,以诗或散文写下对其个人生命史的片段感想,之后,陈界仁再以虚构的叙事形式,将这些案例串连成映射当代被原子化后的个体处境。

 

影片以一栋出租公寓为场景,在公寓即将被拆除改建前,居住其中的失业者、已无任何家人的年轻女子、父亲因长期失业而自杀的女同志、父母离异后离家的女声音艺术家等人,陆续准备搬离这栋公寓;而公寓外,因长期抗议「派遣法」以至疲惫不堪的单身女性、在电脑回收场从事拆卸电脑工作的年轻女工、长期参与「静默行动」的残障小剧场演员、因不满学校教育而于退学后从事「乐生疗养院史」档案整理的女生,以及前来协助独居老人搬家,却只见被遗留下的行李,而等不到老人们出现的年轻社会运动者:这些原本互不相识的个体,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公寓的中庭内......

 

影片的制作方式,延续陈界仁一贯将来自不同背景的诸众,借由集体搭建场景的工作过程,将拍片现场转换成被原子化后的不同个体可以相互认识的临时社群与场域,以及共同完成这部诗学辩证式的影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