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微博
理论车间后门:关于找艺术、认艺术和评艺术:好几个阿毛花了大钱去看了趟柏林双年展和卡塞尔,回来就说那里很热闹,但没艺术。窃以为,这个时代里还自认为找得到自认为好艺术的人,是得了神经病。商店里,常会走进这样的轻度神经病顾客:你们有草绿的四个立体口袋的长度不过膝盖的不系皮带而是抽带子的水洗布裤子吗?
理论车间后门:当你告诉他没有这样的东东后,他不是失望,而是一阵激动:我要的裤子,你看,是不容易那么造出来和找到,我心中是装着纯艺术的理想的,艺术是那么好搞的吗?像柏林双年展这样山寨一下就想满足我,没门!
理论车间后门:那么,这么多次讨论了,应该有点基本认识了:在“当代艺术”这一说法里,艺术不发生在工作室、作品里,而是发生于展示和解释式呈现之偶遇中,是好几个面之间的交割,是好几样发生的汇聚,发生于艺术家与其观众之间的感性重新分配过程中。经常是,“艺术”发生了,你也认不出,你认了的,也只是你自己的
理论车间后门:通过展示而发生出来的“艺术”,是不能分等级的(正如我们以前说过,每一个人的性高潮都是同样地惊天动地的;每一个受众眼前的“艺术”也一样惊天动天),评论,不应该是去分出这种等级,而应关注不同的艺术实践,是如何通向那一“艺术”的发生的。
理论车间后门:柏林双年展里到底有没有艺术?里面的艺术含量有多少?在其艺术含量中,好艺术的百分比是多少?这些问题只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我们还问这些问题,表明这反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某次卡塞尔的艺术多,这次柏林双年展里实在没艺术,这样说话的,是神经病。我倒不是想要包庇柏双,也没收过它的贿赂。
理论车间后门:柏双里到底有没有发生艺术?你没法帮别人指认!观众自己会指认的。一堆乱七八糟的政治胡闹里,你凭什么说,“艺术”不会像一条旗袍缝儿,向我们宣告一秒钟的美女的腿根?你没看见,怎么能保证别人也没看见?
理论车间:那怕是一个文本一幅画,总是自身就倾向于构成一个装置,以它自己的方式在编排诸众。被展示于一个汇合诸众的公共装置里之后,它就成为一个乌托邦世界的种子,大到可以包容一切,小到可以折叠后成为一个被搁置的档案。艺术展示是一种献祭,它是一次性将作品放到了那个诸众聚合和自我检阅的空间。
@理论车间后门:这话还有个可怕的尾巴:某地某时会有合格的激进政治的!我们只等它的发生,不要别的山寨的。可政治事件多半是从业余的上街、起义开始,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在美国,十月革命时列宁在哪里?应该上街,但他们太乱了,素质不行,政治没型,这就是我说的公知对于人民抗议的态度了:必须照公知的原则标准来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