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昨日去世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3130   最后更新:2012/08/07 15:20:41 by 理论车间
[楼主] 展览预告 2012-08-07 15:20:41

来源:东方视觉

 

 

9 月7日至10月12日,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无知:1985-2008耿建翌做作》, 是艺术家在国内美术馆的首次 回顾展, 将展出艺术家自1985年至2008年间的作品逾百件。耿建翌是中国当代艺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深具开拓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更可贵的是,在此后20余年,他一直持续着这种精神,探索着如何表达自己的体验。他广泛运用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段,并给予了作品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针对那些人类处境夸张的问答,旨在唤醒观众对于“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的清醒意识,并通过作品的那些微小普通的细节,对自己保持一种清醒状态,我们的存在和潜在的清醒意识开始浮现。因而,他的作品有着超出本身的价值和冲击力。 

  

此次展览涵盖了艺术家23年间的各类创作:绘画作品,包括早期绘画,如《第二状态》、《永放光芒》、《花边》等,以及90年代末期以后至新世纪00年代的各个影像图片系列,如《脸》、《受光部》、《书页》、《水影》、《水印》、《证明》等系列;文件档案部分,如《他是谁》、《确有此人》、《表格和证书》等作品;书形式的作品,包含《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泡》等;影像类有《四个过场》、《视觉的方向》等;现场还可看到多件装置,如《厨房》、《45度》、《没用了》等作品。展览将发布同名画册,计划在开幕后发布。

 

展览:无知——1985-2008耿建翌做作

艺术家:耿建翌

城市:上海

开幕:2012.9.7

时间:2012.9.7至2012.10.12

地点:民生美术馆

[沙发:1楼] guest 2012-08-07 15:59:46
爱老耿
[板凳:2楼] guest 2012-08-07 16:16:24
有些艺术家是拿来崇拜的,比如老耿。有些人是拿来摆设的。
[地板:3楼] 第八日 2012-08-07 16:31:35
[4楼] guest 2012-08-08 00:28:10
[5楼] guest 2012-08-31 11:30:48
去看
[6楼] guest 2012-09-03 10:58:39

 作者:徐佳和 来源:《东方早报》

 

隐忍与平静地展示“无知”

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耿建翌首次回顾展

 


耿建翌《第二状态》1987年 布上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的符号中有很多笑脸。奇怪的是,能够在始发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新艺术“笑脸大军”中留下印记的,都是大笑和狂笑。有些人凭借夸张的笑成为富豪,而同样是那个时代政治、社会以及个人矛盾见证人的耿建翌,却走上了另一条道,他的表达是更多的隐忍和平静,可贵地保持着开拓精神。9月7日至10月12日,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无知:1985-2008耿建翌做作”,是这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内美术馆的首次回顾展,将展出艺术家自1985年至2008年间的作品逾百件。

  《第二状态》探讨被看与观看

  本次回顾展中包括:耿建翌绘画作品,早期绘画如《第二状态》、《永放光芒》、《花边》等;1990年代末期以后至新世纪的各个影像图片系列,如《水影》、《水印》、《窗户世界》等系列;文件档案部分,如《这个人》、《确有此人》、《表格和证书》等作品;书形式的作品,包含《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泡》等;影像类有《四个过场》、《视觉的方向》等;现场还可看到多件装置,如《现代饮食》、《藩门》、《没用了》、《另一边景象》等作品。虽然这些作品极其多元化,甚至让人难以辨认出是出自同一个艺术家之手,但观者依然可以发现,耿建翌将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令人激动的、感动的,或者具有诱惑力的事物作为创作素材,作品中充满了平淡真实的人性。

  创作于1987年的油画《第二状态》,即是那些没有头发、耳朵和脖子的笑脸,看上去更像是面具。因此,耿建翌成为中国新艺术史上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对于这个作品,并不喜爱开玩笑的艺术家本人解释,自己一直被交流的问题所缠绕,这些笑脸是解决交流障碍过程中的第一步。被看与观看之间的距离问题,似乎一直贯穿于耿建翌之后的创作中。

  《表格与证书》流露出历史意味

  更有意思的展出部分是《表格与证书》。1988年,美术新潮中的艺术家与评论家聚集在黄山,筹备当时中国最大的现代艺术展。耿建翌认为,这是测验新作品《表格与证书》的一个机会。他通过邮件,以主办方组委会的口吻发出邀请,并要求附上与会者自己的证件照。大多数受邀者在接到信件的第一时间就是按照要求回复,他们根本没料到,这些认真填写的表格和资料,随后会被放在展览上让所有人观看。

  表格的模样真实可靠,姓名、性别、家庭人口情况、受教育过程等等,一切看上去让人没理由不去相信。那些如今在当代艺术圈里声名显赫者,大部分默默回应了。表格上提出的问题有“你最喜欢的动物/食物/音乐是什么?”“你最喜爱的人?”朱青生、殷双喜等均诚实表达了自己的偏好。侯瀚如的回答显得审慎真实,比如在“生活方式和思想倾向”一栏中填写:“尽量活得好一点,但为此要累很多。对新鲜的东西有好奇心但不太大,习惯先看看再说历史,再决定。”费大为倒贴照片的行为以及后面的回答,则是明显看穿了耿建翌的把戏,并以此为一个戏谑的自我表现,在家庭人口组成的姓名、关系、职业、思想倾向一栏中依次填写:沙和尚、关系不清、看门人、倾向无政府主义;雷锋、关系不清、跑堂、倾向犬儒主义;毕加索、曾孙、表演艺术家、倾向不清。

  《表格与证书》让一些重要的痕迹被保留下来。在1988年这一事情发生时,并没有人把这些当作艺术品,而今,统一镶嵌在白色镜框里的表格,让观者发现了人与人不同和相同之处。形式上的改变与时光的沉淀,和那些已经成名或无所谓成名与否的人,让这些文献流露出了带着历史意味的光芒。

[7楼] guest 2012-09-04 10:07:51
去看看咯!
[8楼] guest 2012-09-05 20:16:14
组团去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