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何岸个展《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发起人:阿提巴巴  回复数:15   浏览数:4521   最后更新:2012/05/03 21:31:37 by guest
[楼主] 阿提巴巴 2012-04-26 17:52:19
在去年底的《意识行动》(链接)个展里面,没顶公司推出过一组古典绘画技法的油画作品。这组绘画利用行为的方式对乡土写实的审美经验,进行了再创作。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开创乡土写实的新局面。几个月之后,这种行动转移到今天的“动荡”上面。这个展览的主体是满墙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类似笼子一样的一些黑色抽象图样。这些图形都是利用黑色喷漆固定在画布上一个固定一点上向四周喷出,最后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喷嘴最后也被保留在画面上。通过一种极其简单的行动方式和组合,制造出一种抽象审美趣味之下的画面。也正是这两者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平常对抽象绘画欣赏之外的经验。虽然和上次繁杂的前期行动和后期搞技巧性绘画相比这次显得简单快速。但两者都是通过一种行为方式,制造出一种绘画。而这种绘画潜在目标都是基于固有绘画经验之上的。所以就这样的情况而言,展览方式的行动在一定层度上要大于实质的个体画面。但是这个两次关于绘画的行动,第二次与前一次相比,这一次在单幅的绘画语言比上一次更加重视。虽然说这样的行动加上喷涂的绘画语言单幅绘画在找到了一定的存在“合法性”,但是展览并未强调这个,反倒是削弱了这种感觉,把这些绘画当着墙纸一样又还原会一种展场气氛的装置。同样是在这种相近的思路下面,这次展览另外一组作品也有着这样的处理方式。首先墙上两张照片是以前“真相”系列延续。结合笼子感觉的绘画,这两张白底的照片形成了一种“窗户”的感觉,成为整个展厅向外延伸和透气的部分。而立在展厅中央的两个巨大照片装置,图像也是来自真相系列,不同的是,真相系列本来是装置以图像的方式展示,消灭装置实物,以图像的方式成为一种媒体中的存在。而这两个三夹板制造的照片装置,把这些图片又还原回来装置,置于现场,与最早实物不同的是,在镜头的强制下固定了装置的视角,取消了原有材料质感,并且尺寸也成为一种弹性存在,根据展厅自由缩放。装置在这里走来一圈以另外一种样式回到展场。这于成为壁纸状态的绘画一样,从新再一次思考它自己的存在“合法性”。以这样的方式对固有的经验进行二次质疑。从而对另外一种没有到来的新经验持一种开放状态。或许这就是动荡的目的所在。

作为公司旗下的展览,在强大的结构笼罩下,这些单个展览被当作产品发布的方式看待,甚至有一种固定化规律化的方式呈现。每次展览的意义被公司的模式化削弱,作为展览如此,更并说单件独立存在的作品。也许在这样的模式公司无论做什么都被看成一种必然,一种被预先接受的状态。作为观众一方也在这个时候浅尝辄止的对待这些产品。这已经成为了公司和观众之间共同的障碍。此时“动荡”又成为没顶一种渴望的拥有的状态。



动荡
2012没顶公司最新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2年4月26日,星期四,17:00-19:30
展览时间:2012年4月27日至5月26日,11:00-16:00
展览地点:没顶公司展厅,上海普陀区武威路18号8号楼1楼
电话:+86 21 62504569




没顶公司将于4月26日推出的最新个展“动荡”。

展览将展出3个系列的最新作品,包括了行动绘画、装置和最新创作的真像系列图片。这些创作将以互相混杂、彼此激发的陈列方式呈现出一个“动荡无比”的气场。这种气场源于没顶公司长期对“如何由艺术作品引发‘活力’”的关注,对此不断进行创作,并针对“展示”提供鲜明的艺术实践。

来自没顶公司的言论中有这样一个概念:“相对于内容,我们更关心创作所带来的一种活力。”这里并不是指生理意义上的“活力”,而是混合了欲望、判断、刷新、紧急、故意、怀疑……等各种概念,并经由没顶公司的工作而动起来的一种活力。

由此,“动荡”亦是没顶公司最新创作状态的反映,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随时被消灭,随机又出现。




































































[沙发:1楼] guest 2012-04-27 11:35:51
没顶最好的作品巨好巨牛
[板凳:2楼] guest 2012-04-29 18:42:27
喷画不错.有别于现在的那些唧唧歪歪的七彩美人鱼的抽象绘画.
[地板:3楼] guest 2012-04-29 18:47:34
气场足的
[4楼] guest 2012-04-29 19:32:18
好展览
[5楼] guest 2012-05-01 10:35:26
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
[6楼] guest 2012-05-02 11:08:58
作为公司旗下的展览,在强大的结构笼罩下,这些单个展览被当作产品发布的方式看待,甚至有一种固定化规律化的方式呈现。每次展览的意义被公司的模式化削弱,作为展览如此,更并说单件独立存在的作品。也许在这样的模式公司无论做什么都被看成一种必然,一种被预先接受的状态。作为观众一方也在这个时候浅尝辄止的对待这些产品。这已经成为了公司和观众之间共同的障碍。此时“动荡”又成为没顶一种渴望的拥有的状态。

这个说的挺好的,引出一个关于什么是艺术的前提的问题,艺术品和艺术的条件之间的界限在那里?什么样的创作身份会引起关注?少数民族?女性?残疾?或者更怪?
[7楼] guest 2012-05-03 21:23:56
土豆扑克?
[8楼] guest 2012-05-04 13:27:47
来源:崇真艺术网
作者:毛茜 

没顶公司2012新作展于近日在上海西部M50举行,正如没顶公司的言论中所强调的概念“相对于内容,我们更关心创作所带来的一种活力”。而展览主题“动荡”除了反映没顶公司最新创作的状态之外,同时也因这“动荡”的情境下而重新在思想及行为意识上加载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活力。

没顶公司长期关注于如何由艺术作品引发的”活力“,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创作,为作品的展示不断提供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实践。此次展出的三个系列作品,包括了行动绘画、装置和真像系列图片,没顶希望在创作中不断刷新对艺术的诠释,甚至在不断怀疑中渐渐触碰到艺术的边界,从而展现艺术存在的各种状态,以及没顶依托各种手段窥视艺术给予受众内心的探底。

在没顶位于西部M50艺术园区的展示空间里,充满仪式和宗教感的行动绘画依托空间的墙面有序抑或无序的铺陈开来。利用微喷技术手段,没顶创作团队似乎更像是在纠结于某种意识流的状态下所营造出的具有符号感、图示感的黑色画面。而当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时,却也给人以深深的敬畏之心。这样的气场慢慢累积,让进入展厅的人们,仿佛都陷入了某种沉思,所谓形而上的玄虚,在没顶制造的现场里一点点交织着,呼应着,想象着...

生活在多媒介并存的时代,人们一面在不断追逐真相,一面却被不断的淹没在自我制造的假象中。在对现象的不断加工处理中,人们才会渐渐醒悟,原来所谓“眼见为实”也不足以成为判别真伪的有效方法,因为你所看到的“现实”不过只是一个“现场”。

没顶的新作系列中《假如真理造成伤害,那就是真理的过错》(装置,扑克牌、石块,装置,287 x 387 x 20 cm 2012年)便是以这样戏谑的方式愉悦了伫立于它面前的所有观者。起初笔者收到的文本资料确实为装置本身存在的事实:三米见方的石块置于展厅,扑克纸牌均匀的安插在石块的各个部位;然而展览现场,石块装置已然转换成两块贴有石块表面纹理和纸牌影印图案的三合板。当人们第一眼观看作品时,通常将关注点放在扑克纸牌与石块如何能做到天衣无缝的连结,然而走近一看,却发觉这不过是没顶和观者开的又一个发人深省的玩笑罢了。

当人们热衷于谈论各种各样的艺术景象时,却很少真正去怀疑景象本身存在的真实性,由此往复,所谓的真实会在人为的作用下消失殆尽。没顶延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手法, 抽离了事物的本源,架设出一个略带慌诞性的场域,引导观者深进入其中,最终发觉愚弄观者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观者自己。在纷繁的表象中,和日趋严重的从众心理,人们如何保有判断真伪的独立性,而这也更加印证了本次展览的主题。因为真理的不确定性,所以才会怀疑,才会让人们的意识不断处在动荡之中。在如今的二手,甚至多手现实里,追逐真理的人们,未来或者也将永久动荡下去...
[9楼] guest 2012-05-05 13:49:54
没顶不像是艺术圈里的实践,倒像哲学思维的实践
[10楼] guest 2012-06-07 21:41:27
这次去看了现场,很有气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