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2 “有些不同的画”亓文章袁克华作品展
发起人:2w5 回复数:0
浏览数:1846
最后更新:2008/01/30 03:54:46 by
展览空间:“韩峰—中国制造2007”作品展
展览名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展览开幕日期:2007-9-4
展览开始日期:2007-9-4
展览结束日期:2007-9-9
展览地址:中国上海上大路99号
艺术家:韩峰
官方网站:[url]http://www.shu.edu.cn/Admiss/my/index.htm
展览前言:
韩峰的中国制造,已不是通常意义上对于传输信息载体的文字和图像的认读,而是对于凝固着这个时代信息的各种载体文化释读。这个时代的信息,可能只有用浩淼的大海来形容了。我们的生活,似乎就漂浮在这信息的海洋上,当信息的浪潮打过来,不仅淹没了现代都市中人们个体存在的空间,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向。我们总是趋潮而动,逐浪而行。不过,对于这烟波浩渺的信息海洋,艺术家却能删繁就简,以其敏锐的观察捕捉这些信息浪潮的时代色彩。韩峰给予我们的有关这个时代的信息色彩,是它的消费特征,他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种种细微琐碎的什物联同它们品牌的标志,一一复现在画面上。艺术家提示我们:现代生活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物品消费,更重要的消费,是通过视觉品牌传输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享受。
谋求架上绘画的当代性,使韩峰一直探索着传统工笔重彩进入当代艺术的可能性。他不是描绘现代都市的生活表象,也不是用现代艺术的抽象构成进行语言的全新整合,而是从波普艺术中吸取观念,用最传统的工笔重彩,细微而深入地复制批量生产的那些大众化日用品。他的工笔重彩虽具有传统语言的形貌,但已转换了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取向,他的作品不在双钩填彩本身如何营造审美意境,而在于作品组成的图像对于现实的复制所构成的隐喻性:那些用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的“中国制造”和完全西方化的品牌商品造成了莫大的讽刺与诙谐,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化与体制的尴尬和困窘。这里喻指的已不单纯是这个物质主义时代所谓对人的尊重、实际上却被西方同化而完全丧失了个性与尊严,而且更深刻地从“中国制造”的背后披露了民族文化的沦丧与流失。
作为图像的工笔重彩,由此而具有了观念的意味。韩峰对于这种传统语言越加恭敬相守、对于那些品牌商品越加谨工细绘,似乎也就越加和当代文化现实构成更大的冲突和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