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快乐!
发起人:嘿乐乐  回复数:1   浏览数:1844   最后更新:2006/04/14 12:57:40 by
[楼主] 批评家 2006-04-14 11:54:21
假如我来办双年展

发表于《东方早报》 文/ 赵川


现在据说要让我来办2004年上海双年展,当然会有些人不同意“我”的看法……
先说钱。要花一千一百万,太多了。咱把它分了吧。本届双年展的作品明显太挤,开展前馆长抱了林书民的装置,倒处找地方置;还在人民公园开分展,还搞中秋晚会。那是双年展要搞的吗?晚会节目单上来回都那几个人,好象包给个草台班……中秋之夜看到十几个民工在下边拉纤,用钢索将人吊到头顶上扮高科技太空人──滑稽,看戏法连机关一起看,机关又实在蹩脚。据说三百万元造了那条从美术馆门前去人民公园的桥,第一天就坏了……“我”来办双年展,这些都不干。上届几百万成了,这届显然不能让大钱砸昏了头。钱拿出三分之一捐助社会免费入场,可达几十万人次。另拿三分之一出来鼓励外围展。上海双年展的品牌人民共享,不是哪家机构私物,既然是推动上海艺术的良好契机,就资源共享吧。

策展要从崇拜西方当代艺术的局限中拔出,艺术应该多元,要关注生活,尤其是中国社会的生存现实。影像所以经历技术变迁,是因为与人的生存活动紧密相联,它也因此有价值和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说,影像不是玩虚,而要虚中求实,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技术对艺术表达和真实生活感受的损害”(英国学者Jean Fisher语)。“中国摄影历史博物馆计划”有教育意义,也应该做个“西方影像艺术简史”的特展,展览期间国际大师的作品,正好为学习提供注脚。

对艺术家要严要求,作品方案说得头头是道,完不成的,要在作品边罚站两个月。艺术家或有种种理由无法完成作品,但他可以退出不展。这是职业道德。半包香烟不能收一包的钱。美术馆展出作品,收取门票。观众是否可以因为看到太多不完成也搁着充数的作品,而要求赔钱?乌尔善的〈新大陆〉就是件以次充好,严重没完成的东西。还有位老外艺术家,那个位置只在开幕式上见人做过行为表演,以后两个月竟然就挂块有小洞的白布,边上标牌却说得神乎其神。这情节上恶劣过假奶粉。
另外,作品不能影响公共秩序。上海美术馆钟楼上的钟是公共报时设施,徐震做作品让指针狂转,南京路上的行人不一定知道在搞艺术,可能正要赶飞机或火车。要鼓励艺术家,作为点子大王,他一定能改想个比这更好的点子。

还有学术研讨会。得邀请工、农、商、学和兵的代表来参加。艺术不一定都要为人民,但应该想到点人民。尤其是生存与影像制造密切相关的。比如东方明珠塔下、外滩江边的摄影个体户,还有一腔热血的DV青年等等……
这是“我”要办的上海双年展。所有做法,体现三个重要基本点:
(一) 降低“我”的权力;
(二) 降低精英艺术家对影像话语的占有权;
(三) 让花费上千万人民币的展事,在较大限度上成为对广大中国人民有益的事。(另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绝对有必要维护相对弱势者的利益。上海双年展的出发点,不应是为了成为西方艺术体制的一部份。有自尊、独立的文化,本来就是世界文化的一部份。)
[沙发:1楼] matobob 2006-10-15 15:10:48
[s:60]
[板凳:2楼] guest 2006-07-14 06:20:48
写得蛮好的 就是一两个观点不能同意,对艺术家应该采取信任制 而不是监督制,要充分给艺术家空间,他觉得做完了 那就肯定做完了,既然接受了他的方案就要信任他。
他爱挂白布头就挂,什么都不挂都行。
[地板:3楼] em_11 2006-07-16 02:08:52
很想问问楼主什么是“有自尊、独立的文化”这个东西是不是有点空,你怎么具体理解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