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用废旧零件造一个动物园
发起人:嘿乐乐  回复数:1   浏览数:1373   最后更新:2006/04/11 15:22:56 by
[楼主] 批评家 2006-04-11 08:12:03
我们大家来谈谈现在艺术批评吧!中国还有批评家吗?
[沙发:1楼] guest 2006-07-06 17:32:13
[quote]引用第1楼guest2006-07-07 00:58发表的“”:



骂谁那,你全家才是批评家![/quote]

你他妈全家才是批评家!诅咒八代全是批评家! [s:53]
[板凳:2楼] guest 2006-07-11 08:47:07
同意楼上的意见!顶!

楼上的楼上在问艺术和批评谁滞后,这还需要问吗?
[地板:3楼] guest 2006-07-06 17:28:39
转个批评家吴味在tom的观点:

作为多元中的一元的理论总是极端的和排它的。中庸的或者说包罗万象的理论实际上无法成为独立的一元的理论。理论之所以是极端的、排它的,那是因为理论总是为了绝对真理的,而绝对真理只有一个,尽管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真理。新的理论总是自认为比其它的理论更接近绝对真理,所以新理论总是要排它的和极端的,不然如何称作“新”。理论要“包容”其它的理论,是中庸理论对理论的误解。所以在独立的一元的意义上,理论总是极端的(包括尖锐的)和不包容的,不然,就不能称作独立的、自足的一元。如果所有的一元都不是独立的、自足的一元,则也不存在多元。
今天的文化批判理论已经将文化置于动态的过程中来追问“意义”了,它不仅掩埋了死亡的先念理性,还让新的理性在先念理性的坟墓中发芽。这个新的理性就是当代理性。
我的文章所追问的“意义”是在当下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问题(最终总是文化问题)紧密相连,所以它体现的实际上是当代理性,而不是先念理性。
[4楼] guest 2006-07-06 17:55:34
[quote]引用第10楼guest2006-07-07 01:43发表的“”:


靠,看的绕死我了

谁能通俗的解释一下。
.......[/quote]

吴曰:你滚!

(谁敢比我短?)
[5楼] guest 2006-07-06 17:17:12
邱志杰
皮力
候翰如
费大为
以上四位写的文章,勉强能读下去

别的人写的文章实在看不懂
[6楼] guest 2006-07-06 17:17:19
楼上一网打尽?

有没有漏网之鱼啊! [s:76]
[7楼] guest 2006-07-06 17:17:54
靠错了!是楼上的楼上!抱歉!嘿社会回帖太TM快了! [s:75]
[8楼] guest 2006-07-06 17:54:01
[quote]引用第11楼guest2006-07-07 01:46发表的“”:



我来解释,
吴先生的意思是:他是对的,听他的没错,别的您别管了。
.......[/quote]
讲得好!来亲一下!
[9楼] guest 2006-07-07 06:20:15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批评恰恰离18楼的说法离得太远,简单的说其实就是批评置后!批评相当的置后。大家觉得呢?
[10楼] guest 2006-07-06 17:15:15
批评与自省

问题讨论

策展人专线

批评家档案

批评家访谈

批评家自述

学院在线

新人文选

艺术市场研究

史论研究

个案研究

女性艺术研究

出版信息

网络交流

留言板

批评家档案

2006-5-24 [批评家档案] 张朝晖
2006-4-20 [批评家档案] 顾振清
2006-4-10 [批评家档案] 吴鸿
2006-4-10 [批评家档案] 邹跃进
2006-4-6 [批评家档案] 李建国
2006-4-3 [批评家档案] 王璜生
2006-4-3 [批评家档案] 吕品田
2006-4-3 [批评家档案] 杨卫
2006-4-3 [批评家档案] 俞可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邵大箴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水天中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陶咏白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郎绍君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贾方舟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刘骁纯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皮道坚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陈孝信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彭德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邓平祥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栗宪庭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高名潞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王林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易英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殷双喜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费大为
2005-4-28 [批评家档案] 鲁虹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范迪安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李小山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杨小彦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黄专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朱青生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孙振华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岛子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徐虹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顾丞峰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冯博一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高岭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冷林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黄笃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朱其
2005-4-29 [批评家档案] 邱志杰
[11楼] guest 2006-07-06 17:06:03
有!很多,他们爱写无关痛痒的文字!

没有!没有人能为今天的艺术做出有价值的批评,并不是因为今天已经没有可以批评的艺术了,而是我们缺少一双理解艺术并且一直在直视艺术的眼睛!

邱志杰在看嘿社会吗?期待批评!
[12楼] guest 2006-07-06 16:58:26
[quote]引用第0楼批评家2006-07-07 00:49发表的“我们大家来谈谈现在艺术批评吧!中国还有批评家吗?”:
我们大家来谈谈现在艺术批评吧!中国还有批评家吗?[/quote]


骂谁那,你全家才是批评家!
[13楼] guest 2006-07-09 12:42:42
[quote]引用第40楼guest2006-07-09 03:03发表的“”:
“先念理性”并不是李先念同志里面的“性”,而因无味同志是南方人,把“先验理性“听错了就写成了”先念理性“。当然也可能无味发明了一个新名词,意思是一切“先要念出来的理性”或者”先于念出来的理性“。很难说的,这世道,什么鸟都有。[/quote]

吴味的贴子是针对fd_0的如下贴子发的:

“大概的感觉,无味是持的先验主义的纯粹理性的观点,而强调"意义",认为世界只有一个先验的理性的真理存在.其实,从尼采之后,就已经开始消解柏拉图和黑格尔的理性和逻辑了.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说"人要是不做荒谬的事,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可做."可做"意义"与"无意义"的相对论.”

里面都有“先验理性”一词,他显然是拼写错误(类似错误好像还有),他的文意一点不错。网上莫名其妙的错误比比皆是,这不必讽刺的!

应该多针对他的贴子和文章(本网有几篇)进行批评。她的批评观点可能影响很坏的。
[14楼] guest 2006-07-09 11:30:36
吴味说:“我的文章所追问的“意义”是在当下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问题(最终总是文化问题)紧密相连,所以它体现的实际上是当代理性,而不是先念理性。”

艺术的最终意义如何呈现? 当代理性怎样体现在作品上?
请看这个连接:[url]http://cn.cl2000.com/calligraphy/xdsf/dt/wen10.shtml
大家一看就会明白吴味先生为什么会说:21世纪以后,不少批评已经提出了新的当代艺术方法论——社会学以及新的当代艺术形式——批评性艺术。

这究竟是批评滞后于艺术呢,还是艺术滞后于批评呢? 晕 [s:57]
[15楼] guest 2006-07-08 18:21:12
[quote]引用第7楼guest2006-07-07 01:28发表的“”:
转个批评家吴味在tom的观点:

今天的文化批判理论已经将文化置于动态的过程中来追问“意义”了,它不仅掩埋了死亡的先念理性,还让新的理性在先念理性的坟墓中发芽。这个新的理性就是当代理性。
我的文章所追问的“意义”是在当下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问题(最终总是文化问题)紧密相连,所以它体现的实际上是当代理性,而不是先念理性。[/quote]

问7楼,啥叫"先念理性"?
[16楼] guest 2006-07-08 19:03:07
“先念理性”并不是李先念同志里面的“性”,而因无味同志是南方人,把“先验理性“听错了就写成了”先念理性“。当然也可能无味发明了一个新名词,意思是一切“先要念出来的理性”或者”先于念出来的理性“。很难说的,这世道,什么鸟都有。
[17楼] guest 2006-07-08 19:10:19
靠,39楼,你看我文章也忒仔细一点了吧?我的文章是这么读的吗?
[18楼] guest 2006-07-08 19:21:00
哈哈!妈的笑死人了,先念!
[19楼] guest 2006-07-08 15:04:59
[quote]“批评明显滞后于创作实践”,90年代笼统说来也不错,但是21世纪以来仔细观察和分析起来已经不对了。至少批评已经发现了当代艺术的方法论危机,并提出了新的当代艺术方法论——社会学以及新的当代艺术形式——批评性艺术。[/quote] [s:68]
[20楼] guest 2006-07-08 14:36:08
[quote]引用第34楼guest2006-07-08 05:03发表的“”:
转tom的吴味的部分帖子:

.......[/quote]
34楼一看就是在唱双簧~

什么是被侮辱的批评家? [s:58]
[21楼] guest 2006-07-07 12:18:20
支持18楼的意见!
22楼所说的“客观性”可能不是艺术批评所应该追求的吧?
现在的所谓批评太受利益的影响,或者是小圈子的利益,朋友的关系,或者是拿了钱给人写文字的,所以这样的批评就失去了它的尊严和真实意义。就像有些艺术家受到市场的鼓励作画一样,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创作。艺术家不追求客观性,批评家也不追求客观性,因为在艺术里没有客观的位置,只有真实性。真实的东西才会有说服力。

那些矫揉造作的文字和作品都是一种灾难啊。
[22楼] guest 2006-07-07 23:45:40
没看懂34楼的帖子,前半段是写给无味的,后半段是无味回答的文字?还是写给无味的?
[23楼] guest 2006-07-08 07:08:03
[quote]引用第35楼guest2006-07-08 07:45发表的“”:
没看懂34楼的帖子,前半段是写给无味的,后半段是无味回答的文字?还是写给无味的?[/quote]

前半段是写给无味的,无味冒号后面四吴味的回答!
[24楼] guest 2006-07-07 08:06:57
批评应该怎样做才不滞后呢?
[25楼] guest 2006-07-07 08:12:15
现在的批评好象对艺术的参与太表面,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对话不够。批评离艺术越来越远
[26楼] 灰!社会 2006-07-07 19:22:47
[s:59]
[27楼] guest 2006-07-07 19:50:48
[quote]引用第26楼guest2006-07-08 03:12发表的“”:




我一直在看嘿社会的。但我不是批评家,把我看作批评家确实是侮辱我。
.......[/quote]

顶邱志杰!
[28楼] guest 2006-07-07 20:21:07
[quote]引用第26楼guest2006-07-08 03:12发表的“”:




我一直在看嘿社会的。但我不是批评家,把我看作批评家确实是侮辱我。
.......[/quote]


这样好,别搞得太累,
[29楼] guest 2006-07-07 20:32:00
[quote]我一直在看嘿社会的。但我不是批评家,把我看作批评家确实是侮辱我。.......[/quote]

怎么看上去口气有点像罗子丹?

是不是罗兄穿着邱马甲上来了?
[30楼] guest 2006-07-07 20:34:44
[quote]引用第26楼guest2006-07-08 03:12发表的“”:
“从今日开始,拒绝为任何人写艺评文章。我写和艺术有关的文字,本意是澄清思想,自我求助。免得被伪批评家伪装成学术的胡说八道弄晕了脑子---至今也还是这一目的。不意近年以来,约为画册画展作文者渐多。四方亲朋,多处设局。强我所难,百口莫辞。分身乏术,身心俱疲。兹有此告:今日之前之旧约,将尽快清账。自今日始,请诸方君子,好我恤我,勿开尊口,以免尴尬。强我为文者,即是陷我害我,侮我辱我。有欲再三相强者,请自行下载本段文字使用可矣!----邱志杰 2006.7.6”
.......[/quote]

像罗子丹的口气,这不是邱志杰。邱还是很想做批评家的。
[31楼] guest 2006-07-07 20:36:02
[quote]引用第31楼guest2006-07-08 04:34发表的“”:


像罗子丹的口气,这不是邱志杰。邱还是很想做批评家的。[/quote]

查查邱志杰的拨棵就知道了!
[32楼] guest 2006-07-07 20:37:31
看过了了的确是真的!

[url]http://www.qiuzhijie.com/blog/
[33楼] guest 2006-07-07 21:03:43
转tom的吴味的部分帖子:

[quote]作为多元中的一元的理论总是极端的和排它的。中庸的或者说包罗万象的理论实际上无法成为独立的一元的理论。理论之所以是极端的、排它的,那是因为理论总是为了绝对真理的,而绝对真理只有一个,尽管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真理。新的理论总是自认为比其它的理论更接近绝对真理,所以新理论总是要排它的和极端的,不然如何称作“新”。理论要“包容”其它的理论,是中庸理论对理论的误解。所以在独立...[/quote]

我理解你的理论在中国当下具有前瞻性,但也是相对的前瞻。我觉得是你的情绪把它弄得极端,这样的极端只是人为的、理想的向所谓真理的靠近。我同意你与王南溟先生的“批评性艺术”,在社会语境中这样的艺术显然会彰现出它的意义来,正如你用舶来的能指与所指能够构筑起他们的关系来。作品可以这样去实验,但批评的框架应该是更大的,它不仅能够包含“批评性艺术”,也能把其他的艺术一并带出。批评有时需要对艺术的引导,特别对于中国现状中正在徘徊的艺术。在这样的情形中,批评一味地强调“新”,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看一种好的理论,主要是看它对现状引导方式,而不是让人对新理论本身的崇尚。不然,就是理论很新,它也可能会走到另一个死胡同里去的。直言一说,望指教。

吴味:

“批评性艺术”的框架本来就是很大的,只是要转换一种观看任何事物的方式(方法论)。至于能不能把其他的艺术一并带出,那就要看其它的艺术是什么性质的艺术。就目前来看“批评性艺术”是无法将其它的“非批评性艺术”一并带出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冲突的。其它的艺术就让它继续在它的位置上满足社会的需求吧,就像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永远还会继续存在一样。当代艺术在本质上是批评性的,它需要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批评性艺术)。

我言“新”,只是强调了批评性艺术与其它的艺术的本质的不同,而不在乎“新”本身。与其它理论本质不同的理论的“极端”不受情绪的影响。

批评引导艺术有各个层面,就目前来说,最为紧迫的是引导艺术观念的转型。但这谈何容易?况且批评性艺术的理论本身还在探索之中,只是有了一定的眉目。

就目前来说,超越杜尚和博依斯的艺术方法论的当代艺术理论,应该说有一定的前瞻性。

“批评明显滞后于创作实践”,90年代笼统说来也不错,但是21世纪以来仔细观察和分析起来已经不对了。至少批评已经发现了当代艺术的方法论危机,并提出了新的当代艺术方法论——社会学以及新的当代艺术形式——批评性艺术。
[34楼] guest 2006-07-07 07:03:35
[quote]引用第18楼guest2006-07-07 04:05发表的“”:
艺术家不应该期待批评家来解决什么问题。

批评是艺术的一种补充工作,做好了和艺术是平等的,也能成为一种创造。

做得更好一点,可以把艺术家的思路整理出一点逻辑来,可以准确地指出意义和问题所在。
.......[/quote]
楼上是正解.不过参与实践的批评家如何保持客观性?不参与实践,又如何不滞后?
[35楼] guest 2006-07-07 02:09:43
支持楼上的观点!顶!
[36楼] guest 2006-07-06 18:28:11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2006-07-07 01:55发表的“”:


吴曰:你滚!

(谁敢比我短?)[/quote]

吴曰:你滚!【1】
X曰:为何滚?
吴曰:某曰,“宁圆勿方”【2】然,尔当滚!
X曰:方圆直曲宁有种乎?
…………
[37楼] guest 2006-07-06 20:05:15
艺术家不应该期待批评家来解决什么问题。

批评是艺术的一种补充工作,做好了和艺术是平等的,也能成为一种创造。

做得更好一点,可以把艺术家的思路整理出一点逻辑来,可以准确地指出意义和问题所在。

做得更好一点,可以把具体的、个体的艺术问题放在更宽广的背景下去判断,从而指出重大的、共同的艺术问题。

这就有点理论家的意思了。

如果他把重大的、共同的艺术问题付诸于行动,参与艺术机制的一些运作,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实践者。

作为实践者的批评家和作为实践者的艺术家是在平等的起跑线上去开创新局面的!
[38楼] guest 2006-07-06 18:16:50
感觉批评文章所起的推荐作用远比批判作用更有价值的说~相当与拍卖行抄价,好的批评吆喝的是学术价位。

在某种角度上,遭到再具有侮辱性的批评,也是受到关注的最好渠道,比如我们的卡夫卡路。

关于负面批评,越简短的口号越具有杀伤力,比如老艾。

建议批评家伙同黑社会去赚封口费~~统一的口号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39楼] guest 2006-07-06 17:56:26
我们总是说需要艺术批评,但是我们看到的艺术批评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俺是实在看不出来。

弱弱的问一句,现在批评家都靠什么活的,稿费?
[40楼] guest 2006-07-06 17:57:26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2006-07-07 01:55发表的“”:


吴曰:你滚!

(谁敢比我短?)[/quote]


[guest] 曰:这样写评论多好,一看就明白。 我滚啦
[41楼] guest 2006-07-06 17:46:18
[quote]引用第10楼guest2006-07-07 01:43发表的“”:


靠,看的绕死我了

谁能通俗的解释一下。
.......[/quote]


我来解释,
吴先生的意思是:他是对的,听他的没错,别的您别管了。

明白了吗

你表妹长啥样?
[42楼] guest 2006-07-06 17:43:40
[quote]引用第7楼guest2006-07-07 01:28发表的“”:
转个批评家吴味在tom的观点:

作为多元中的一元的理论总是极端的和排它的。中庸的或者说包罗万象的理论实际上无法成为独立的一元的理论。理论之所以是极端的、排它的,那是因为理论总是为了绝对真理的,而绝对真理只有一个,尽管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真理。新的理论总是自认为比其它的理论更接近绝对真理,所以新理论总是要排它的和极端的,不然如何称作“新”。理论要“包容”其它的理论,是中庸理论对理论的误解。所以在独立的一元的意义上,理论总是极端的(包括尖锐的)和不包容的,不然,就不能称作独立的、自足的一元。如果所有的一元都不是独立的、自足的一元,则也不存在多元。
今天的文化批判理论已经将文化置于动态的过程中来追问“意义”了,它不仅掩埋了死亡的先念理性,还让新的理性在先念理性的坟墓中发芽。这个新的理性就是当代理性。
我的文章所追问的“意义”是在当下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问题(最终总是文化问题)紧密相连,所以它体现的实际上是当代理性,而不是先念理性。[/quote]

靠,看的绕死我了

谁能通俗的解释一下。

越短越好,谁最短我表妹亲你一下啊
[43楼] guest 2006-07-07 05:46:58
[quote]引用第18楼guest2006-07-07 04:05发表的“”:
艺术家不应该期待批评家来解决什么问题。

批评是艺术的一种补充工作,做好了和艺术是平等的,也能成为一种创造。

做得更好一点,可以把艺术家的思路整理出一点逻辑来,可以准确地指出意义和问题所在。
.......[/quote]

有道理!顶!
[44楼] guest 2006-07-06 17:41:58
[quote]引用第7楼guest2006-07-07 01:28发表的“”:
转个批评家吴味在tom的观点:

作为多元中的一元的理论总是极端的和排它的。中庸的或者说包罗万象的理论实际上无法成为独立的一元的理论。理论之所以是极端的、排它的,那是因为理论总是为了绝对真理的,而绝对真理只有一个,尽管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真理。新的理论总是自认为比其它的理论更接近绝对真理,所以新理论总是要排它的和极端的,不然如何称作“新”。理论要“包容”其它的理论,是中庸理论对理论的误解。所以在独立的一元的意义上,理论总是极端的(包括尖锐的)和不包容的,不然,就不能称作独立的、自足的一元。如果所有的一元都不是独立的、自足的一元,则也不存在多元。
今天的文化批判理论已经将文化置于动态的过程中来追问“意义”了,它不仅掩埋了死亡的先念理性,还让新的理性在先念理性的坟墓中发芽。这个新的理性就是当代理性。
我的文章所追问的“意义”是在当下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与当下的社会问题(最终总是文化问题)紧密相连,所以它体现的实际上是当代理性,而不是先念理性。[/quote]
[45楼] guest 2006-07-07 19:12:10
[quote]引用第2楼guest2006-07-07 01:06发表的“”:
有!很多,他们爱写无关痛痒的文字!

没有!没有人能为今天的艺术做出有价值的批评,并不是因为今天已经没有可以批评的艺术了,而是我们缺少一双理解艺术并且一直在直视艺术的眼睛!

邱志杰在看嘿社会吗?期待批评![/quote]



我一直在看嘿社会的。但我不是批评家,把我看作批评家确实是侮辱我。
我刚刚在自己的博克上面发出这样一个通告,大家可以知道我的态度:
“从今日开始,拒绝为任何人写艺评文章。我写和艺术有关的文字,本意是澄清思想,自我求助。免得被伪批评家伪装成学术的胡说八道弄晕了脑子---至今也还是这一目的。不意近年以来,约为画册画展作文者渐多。四方亲朋,多处设局。强我所难,百口莫辞。分身乏术,身心俱疲。兹有此告:今日之前之旧约,将尽快清账。自今日始,请诸方君子,好我恤我,勿开尊口,以免尴尬。强我为文者,即是陷我害我,侮我辱我。有欲再三相强者,请自行下载本段文字使用可矣!----邱志杰 2006.7.6”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