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代”油画作品在今日美术馆展出
发起人:板砖猛抽脸  回复数:1   浏览数:1893   最后更新:2006/03/15 08:35:23 by
[楼主] 嘿乐乐 2006-03-15 08:25:00
新浪潮的群体镜像与光影碎片

文 马策 责任编辑 黄维嘉    2005-7-24 8:19:02  
 
    我们或许可以从雷乃的《广岛之恋》(杜拉斯编剧)和特吕弗的《四百下》进入法国新浪潮电影美学。
 
  《广岛之恋》的开头,是一男一女在床上裸身纠缠。这个纠缠中又交替着广岛战争博物馆、原子弹爆炸后的残垣断壁和断臂残肢。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性爱特写镜头,与此同时,女人迷惘的声音和男人的辩驳,以独白的方式传递出来。《四百下》的结尾:少年安托万逃出感化院,一路奔跑,跑过田野、灌木丛和空屋,一直跑向大海、沙滩。突然,少年转过头来,孤独无援地凝视镜头,其空落无着的未来被画面定格,影片就此结束。

  好了,先别急于为新浪潮总结其基本美学特征什么的,我们不妨先进入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的著述。在她的《法国电影新浪潮》中,有着对这一电影运动的背景、流派、演变、成就、美学影响的详尽评述。尤其是对运动群体分析和对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分别解读,这本书都堪称洞悉新浪潮秘密的完全手册。

  谈论新浪潮,实际上就是谈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段瑰丽传奇。新浪潮以突如其来的原子弹爆炸式的姿态崛起于当年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电影美学。



在反好莱坞商业大片话语霸权方面,法国新浪潮提供了永久的美学动力 IC 资料


  在二战法国沦陷时期及其战后,只有50个座位的法国电影馆,每日放映6部电影,很快培养了一代青年影迷。1951年,电影学者安德烈·巴赞等人创刊《电影手册》,这帮被电影喂大的超级草根粉丝陆续在手册上发表影评,大肆鼓噪“作者论”、“摄影机笔”和“场面调度”等电影理论。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帮影评人又纷纷转向导演工作,将理论付诸实践。1958~1962年间,法国相继涌现出97部新导演处女作。1958年,马塞尔·加缪的《黑人奥菲》摘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次年,特吕弗的《四百下》又获最佳导演奖,而雷乃的《广岛之恋》再获国际影评人大奖———自此,法国电影新浪潮开始神话般整体浮出水面。

  手册派的戈达尔,无疑集中了新浪潮全部美学秘密。其代表作《断了气》是以“跳接”方式剪辑而成的意象、文字、声音、画面、符号、文化等各种独立元素的大杂烩,完全是一个结构零散、热中炫技、超级试验的混合文本。戈达尔的名言是“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实”。他首先使用声画分离,首先让人物莫名其妙地对着镜头瞠视观众,提醒观众和银幕间的美学距离,变乱观影习惯,以求达到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他还大玩向别的电影致敬(比如在电影中征用其他电影资料)的手法。他所发明的这些独特手法,日后皆为新浪潮群体所惯用。可以说,戈达尔的电影是一种解构电影,或者说是一种以评论话语重建电影可能性的电影。他是电影史上少有的极端主义分子。

  新浪潮的美学驱动源于对所谓“品质电影”、对片厂风格、对取消作者个人意识的商业电影的反抗。正如杜拉斯所说,“商业电影追求的完美(用技术来保持既有的秩序),完全反映了它肯屈服于主流的社会规范……商业电影可以变得有小聪明,但少有智识。”杜拉斯也是将“摄影机笔”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编剧和导演,她说过,“每一部电影都是记录在胶片上的书”。尤其使用内心独白、声画分离,杜拉斯也是个典型。她甚至将《印度之歌》中声画独立的声带完全搬给了她的另一部电影《她的威尼斯名字在加尔各答荒漠上》。

  法国新小说主将罗伯-格里耶对新浪潮的介入,使电影进一步佐证了其小说美学:反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摒弃古老的文学神话,拒绝描绘社会、心理或记忆的经验,转而崇尚客观的物主义。而雷乃请他编剧的《去年在马里安巴》,乃是新小说和新浪潮的完美结合。跟新小说类似,新浪潮实为一场激进主义的艺术电影运动。

  或者可以这样说,低成本小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新浪潮导演们就经常客串出演)、文艺片、片断故事、边缘人物、内心独白、手摇摄影、MTV拍法、交叉文本拼贴……这都是新浪潮留给世界电影的遗产。但在法国本土,鼎盛于上世纪60年代的新浪潮并没有止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1991年)为其创造了后继势力,而除了1984年逝世的特吕弗外,其他健将近年依然有新作问世。在世界范围内,作为新浪潮辽阔回声的《罗拉快跑》(美国,汤姆·提克威,1998年),已被认为是创造了电子时代电影的最新可能性,预示了新世纪另一类电影方向。

  那么,我们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在反好莱坞商业大片话语霸权方面,法国新浪潮提供了永久的美学动力,因而居功至伟。 《法国电影新浪潮》   焦雄屏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沙发:1楼] 职业顶贴帅哥 2006-03-15 08:35:08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0回复啊?
我是职业顶贴的帅哥! 大家伙儿都很喜欢我! 我们的理想是————消灭O回复!!!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