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的“毕尔巴鄂效应”
来源:东方视觉 文/宋爽
“我们不愿意去限定。”这是昨天的两位策展人方敏儿和康俐都提到的一句话。她们都不愿意去限定下一个十年的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从语义上也可以理解为“untitled”,即无题,可能与未知。
展览中有两件作品很有意思、其中一个展示了很多短信,比如:“你干嘛生气,从一开始,你在玩我,我有哪里对”,比如“了你,我那么的爱你,你得到我,就如此的对”,“包夜多少钱?”有些话是没头没尾的,但人人都能看明白,有些话我们自己也许发过收到过或者听说过,所以这件作品与我建立了联系。还有一个作品,是讲脱母行为的,画面反复播放一把剪刀剪开一个女性的衣服,这让我想起了大野洋子的《碎片》(1964,东京)。这件影像作品很颠覆,它毁掉了母亲本有的不可能碰触的高尚地位,反之描述她是一个“淫秽的、假正经的,寻租的”的形象,且“任何一种以母亲为名义的借口都是最虚伪和残忍的”,因为“她们没有征求我们的同意,就自私的生育了我们。”一年前,我也想到了最后这句话,这句话其实在某个程度是成立的,我们的确是“被出生”,没人征询我们,我们就不得已来到这人世间品尝一切酸甜苦辣,生老病死。所以这个作品虽然亵渎了被公认的神圣之“物”,但是它的论据却不幸成立,以至于我一遍遍看下去。
在二层入口处为展览预热的采访视频中,艺术界的名流们毫不吝啬的界定着当代艺术:“无聊,自宫,798,语言的开放性,混乱,激情,自我实践,过日子。”其中“无聊”二字深得我心,前几天看到《南方人物周刊》一篇关于“同妻”(即同性恋者的妻子)的报道后,我觉得哪里出了问题。这篇报道让我看到了1000多万这样的灰色人群,她们在压抑,无知和痛苦中慢慢地活着,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妻子问丈夫:‘你觉得你对得起我吗?’,丈夫木讷的说:‘对不起’。这就是玉蓉用一生等来的答案。”我突然感觉被猛扇一耳光,不得不为艺术感到有些悲哀,艺术的无能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当然不是所有。)刺痛了我,当代艺术在关心什么,除了讽刺和呈现还能做什么?越来越像流行歌曲,无病呻吟,隔靴搔痒。艺术只表达,不作为,有时就像笑话。而且由于期待表述的曲折和晦涩,使得作品看上去反而丧失叙述功能,像堆废物。你要是问艺术家,也鲜有人能说明白,更有意思的是,艺术家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那看的人更不知道要看什么了。不想说,没的说,说了也白说,我看倒是当代艺术的写照。
对于下一个十年,我期待很多,我期待当代艺术不要再具有“长相雷同的前卫”,或者“同一角度,同一对象的政治批判”,又或者“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对我而言,伟大,独特与永恒才是当代艺术真正所需,也正是其重点所在。
“我们不愿意去限定。”这是昨天的两位策展人方敏儿和康俐都提到的一句话。她们都不愿意去限定下一个十年的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从语义上也可以理解为“untitled”,即无题,可能与未知。
展览中有两件作品很有意思、其中一个展示了很多短信,比如:“你干嘛生气,从一开始,你在玩我,我有哪里对”,比如“了你,我那么的爱你,你得到我,就如此的对”,“包夜多少钱?”有些话是没头没尾的,但人人都能看明白,有些话我们自己也许发过收到过或者听说过,所以这件作品与我建立了联系。还有一个作品,是讲脱母行为的,画面反复播放一把剪刀剪开一个女性的衣服,这让我想起了大野洋子的《碎片》(1964,东京)。这件影像作品很颠覆,它毁掉了母亲本有的不可能碰触的高尚地位,反之描述她是一个“淫秽的、假正经的,寻租的”的形象,且“任何一种以母亲为名义的借口都是最虚伪和残忍的”,因为“她们没有征求我们的同意,就自私的生育了我们。”一年前,我也想到了最后这句话,这句话其实在某个程度是成立的,我们的确是“被出生”,没人征询我们,我们就不得已来到这人世间品尝一切酸甜苦辣,生老病死。所以这个作品虽然亵渎了被公认的神圣之“物”,但是它的论据却不幸成立,以至于我一遍遍看下去。
在二层入口处为展览预热的采访视频中,艺术界的名流们毫不吝啬的界定着当代艺术:“无聊,自宫,798,语言的开放性,混乱,激情,自我实践,过日子。”其中“无聊”二字深得我心,前几天看到《南方人物周刊》一篇关于“同妻”(即同性恋者的妻子)的报道后,我觉得哪里出了问题。这篇报道让我看到了1000多万这样的灰色人群,她们在压抑,无知和痛苦中慢慢地活着,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妻子问丈夫:‘你觉得你对得起我吗?’,丈夫木讷的说:‘对不起’。这就是玉蓉用一生等来的答案。”我突然感觉被猛扇一耳光,不得不为艺术感到有些悲哀,艺术的无能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当然不是所有。)刺痛了我,当代艺术在关心什么,除了讽刺和呈现还能做什么?越来越像流行歌曲,无病呻吟,隔靴搔痒。艺术只表达,不作为,有时就像笑话。而且由于期待表述的曲折和晦涩,使得作品看上去反而丧失叙述功能,像堆废物。你要是问艺术家,也鲜有人能说明白,更有意思的是,艺术家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那看的人更不知道要看什么了。不想说,没的说,说了也白说,我看倒是当代艺术的写照。
对于下一个十年,我期待很多,我期待当代艺术不要再具有“长相雷同的前卫”,或者“同一角度,同一对象的政治批判”,又或者“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对我而言,伟大,独特与永恒才是当代艺术真正所需,也正是其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