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讲座-鲍栋:写与看【全程视频】
发起人:art-bob  回复数:0   浏览数:2523   最后更新:2011/08/13 02:49:14 by art-bob
[楼主] 小牛花 2011-08-13 02:49:14
没关系,粉丝们的热情会很快消散的

文:付晓东

其实,你永远都无法想象占领文化资源、智力优势和文化权利的偶像们,对粉丝歧视到了什么程度。北岛在香港书展上痛斥“粉丝文化”,他说,“粉丝现象从娱乐界向文学艺术的侵蚀,与整个社会低幼化有关。粉丝现象本质上是一种邪教,充满鼓动和煽动性,教主以此得到安慰,甚至骗钱骗色。”在全民微博,粉丝至上的今天,北岛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

中国拥有着悠远的“民粹主义”传统,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为人民服务”,一系列被刻意强调的制造幻觉的欺骗性口号,被反复的画了红杠。俄国的民粹派运动在19世界展开“到民间去”,争取“土地和自由”运动。在美国则自我标榜为“草根美国”,“百万富翁的民粹主义者”。大部分声称自己“代表人民”的政治家,通常都是“民粹主义”者的化身。“人民”一边被极度放大,一边又被极度贬抑。民粹主义经常被认为是利用民意挑动族群冲突,以获取政治利益的组织策略,而人民的真正利益则被视为无物。蔡国强在泉州请佛兰克盖里设计的号称花费13亿打造的顶级美术馆,恐怕很难说是为了政府部门旅游开发的政绩,还是本地乡土民风的当代艺术的培养。

无论是消费型的娱乐明星偶像,还是生产型的文化政治精英偶像,面对粉丝都会谦和有礼,嘘寒问暖,冒雨签名,带病合影,在厕所卫生纸上留下潦草的“加油”和加持口红印。这是一枚伊利莎白泰勒戴过的珠宝,这是余秋雨用过的餐巾纸,这是吴冠中先生的手札……都会使蓬荜生辉,价值飞涨。这种现象在宗教领域的人格教主身上也经常发生,圣像、圣物、圣迹、舍利子等等,也都作为朝拜理由和崇拜对象,促进了大量宗教化建筑的生产。对粉丝表演性的礼让有加,换来的是更多的文化资本,消费热情,和政治权力。粉丝是明星的衣食父母,明星所以表现得和粉丝肝胆相照,利益相关,甚至曲意奉迎。

铁杆粉丝是消费者中的所谓“狂热分子”、“过度的消费者”,也是偶像价值的最大享受和体验者。生产型和消费型二者合一的偶像的现实存在,是粉丝的想象中的乌托邦。偶像是粉丝价值观的集合体,是拯救世界的正面能量,偶像的力量在理想主义光环下无以伦比,偶像就是粉丝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属性,是内心建造的或公开或秘密的神殿,抵制平庸生活的理想主义祭奠品,是“不死的激情”。LADY GAGA使用过的眼镜样式也会成为抢手货,偶像对粉丝的魅力可以从多巴胺的爱情迷恋性分泌,到对八卦绯闻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粉丝愿意以各种方式与偶像发生联系,哪怕只是单方面、象征性和永无指望的。

但是,偶像们的光环早晚会褪色,摘下面具,露出冰冷的事实真相。通过民众的支持,获取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也是偶像的温情面纱下的斩钉截铁的刻不容缓的动机。粉丝们不计成本和入不敷出,必然进一步走上财产和情感破产的道路。偶像们就不要再不堪骚扰,请尽量的敞开和耐心吧。没关系,现实总有来敲门的时候;没关系,他们总是被利用,被愚弄,被驱动,被抛弃和被摧残的人;没关系,新的诱惑和刺激总是此起彼伏;没关系,他们对这些都抵制不了太久;粉丝们的热情是会很快消散的。
小牛花使用手册: 1、口味三俗,请自带避雷针; 2、我真不是这个意思,您千万别往歪里想。
[沙发:1楼] guest 2011-08-13 05:10:53
到底说了什么?这是小资时尚杂志的流行笔法,简称无聊。
[板凳:2楼] 小牛花 2011-08-13 13:03:57
杂志专栏,专捡不正经的消遣写写,所以叫“品藻”。
小牛花使用手册: 1、口味三俗,请自带避雷针; 2、我真不是这个意思,您千万别往歪里想。
[地板:3楼] guest 2011-08-13 14:48:30
的确写的不好 很勉强,挤牙膏一样挤出了一些口水。不得不说,小付在所谓当代艺术圈混这么多年,文笔日下,可惜了
--------爱你的阿特十三姨
[4楼] 小牛花 2011-08-13 15:03:32
哈!莫以一篇口水随记论文风,我承认这篇写得前后观点写得相当拧巴,对偶像的批判态度爱恨交加,我这样写基本体现了切实体验。

消遣性文字~又不是真刀实枪的论文~为什么每一次我们都要触及绝对真理呢?
小牛花使用手册: 1、口味三俗,请自带避雷针; 2、我真不是这个意思,您千万别往歪里想。
[5楼] guest 2011-08-14 23:31:54


"消遣性文字~又不是真刀实枪的论文~为什么每一次我们都要触及绝对真理呢?"

什么是绝对真理??? 小付是绝对主义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