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的“荣耀(Gloria)”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502   最后更新:2011/06/16 11:29:46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1-06-16 11:29:46
陈颖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主题展(Christopher Wool)




艺术家:克里斯托弗·伍尔(Christopher Wool)
参展地址:威尼斯双年展中央馆
展览:“ILLUMInations”主题展
展出日期:6.4-11.27

克里斯托弗·伍尔1955年出生于芝加哥,现居住于纽约。Ken Johnson曾在《纽约时报》中评论伍尔说:“克里斯托弗·伍尔创作了一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活力的画作。在80年代时,伍尔创作了一些新波普的画作,他利用工业机械将装饰性的图案压制到白色的画板上。当他在某天看到一辆崭新的白色卡车被喷漆喷上了‘性(sex)’和‘爱情(luv)’的字样时,他也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这些词语。”






















[沙发:1楼] 猫日那 2011-06-17 11:58:40
陈颖编译 2011-6-17 来源:artspy艺术眼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主题展(Annette Kelm)
 

艺术家:安妮特·凯尔姆(Annette Kelm)
参展地址:威尼斯军械库
展览:“ILLUMInations”主题展
展出日期:6.4-11.27

安妮特·凯尔姆1975年出生于斯图加特,现工作并生活在柏林。凯尔姆的摄影作品仿佛是以一种普通的方式记录了摄影表现不朽的传统形式,例如,它们都由中等大小的静物、肖像、物品照片、建筑及景观照片组成。她会利用单个主题创作出单件或是系列作品,以此来表现不愿她不愿服从于对主题或是概念的单一理解。





















[板凳:2楼] 艺术眼artspy 2011-06-18 18:43:07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沙特阿拉伯国家馆




艺术家:莎迪娅与拉嘉·阿莱姆姐妹(Shadia and Raja Alem)
参展地址:威尼斯军械库
展览:沙特阿拉伯国家馆展览“The Black Arch”
展出日期:6.4-11.27




莎迪娅与拉嘉的作品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双重记叙艺术。身为作者的拉嘉与身为视觉艺术家的莎迪娅拥有一段非传统的艺术背景。阿莱姆家世世代代都十分欢迎朝圣者们在麦加朝圣期间住进他们家中,阿莱姆两姐妹则从这些朝圣者们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姐妹就是开始为了观看展览和演讲而周游世界,同时也为了对艺术和文学进行详细地探索与鉴别。从某种角度来说,她们还希望能够找到朝圣者们讲述的故事中关于文化和文明的起源,这启发了她们的想象力。

“The Black Arch”是由阿莱姆两姐妹合力创作而成的。展览大部分是关于这两位艺术家以及她们对世界不同看法的交汇点的,当然,还与麦加和威尼斯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交汇点有关。此外,“The Black Arch”与旅程、过渡也有关联,这是受到了马可·波罗以及14世纪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的启发——他们都是如何通过旅行在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的典范。莎迪娅曾表示她很希望能够追随马可·波罗的脚步,“将我的城市麦加带到威尼斯”。阿莱姆姐妹将重点放在了这两座世界性城市及其所具备的力量之间的相似点上,展现了她们对这个充满了习俗和传统的世界的双重视角。










[地板:3楼] 艺术眼artspy 2011-06-20 13:55:58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主题展(Sigmar Polke)




艺术家:西格玛尔·珀尔克(Sigmar Polke)
参展地址:威尼斯双年展中央馆
展览:“ILLUMInations”主题展
展出日期:6.4-11.27

西格玛尔·珀尔克(1941.2-2010.6)是一位德国画家、摄影师。在珀尔克的艺术实践中,他尝试了大量不同的风格、主题以及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时,他主要专注于摄影作品的创作,周游各地进行拍摄。80年代时他才重新回归到绘画的创作上。近20年来,他在画作中都重点表现了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对它们的认知。


































[4楼] 艺术眼artspy 2011-06-20 14:03:51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主题展(Trisha Donnelly)




艺术家:特丽莎·唐纳利(Trisha Donnelly)
参展地址:威尼斯军械库
展览:“ILLUMInations”主题展
展出日期:6.4-11.27

特丽莎·唐纳利1974年出生于洛杉矶,现居住并工作于纽约。她是一位概念艺术家,艺术创作涉及到摄影、素描、音频、影像、雕塑以及表演等多种形式。1995年,她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获得了美术学士学位;2000年,她在耶鲁大学获得了美术硕士学位。自2008年以来,唐纳利在纽约大学文化、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担任教员。她曾在巴黎、纽约、芝加哥、科隆、苏黎世等地举办过自己的个展。




















[5楼] 艺术眼artspy 2011-06-21 11:36:46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主题展(Josh Smith)




艺术家:乔什·史密斯(Josh Smith)
参展地址:威尼斯双年展斯特灵馆
展览:“ILLUMInations”主题展
展出日期:6.4-11.27

乔什·史密斯1976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目前以纽约为艺术创作基地。他的作品主体由包含了他自己名字的画作组成——史密斯通常将自己的名字用作一种创建抽象意象的基础。此外,书籍和拼贴也是他的艺术创作形式。他曾先后在迈阿密大学以及田纳西大学学习。




















































































































[6楼] 艺术眼artspy 2011-06-22 14:39:03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荷兰馆




艺术家: Joke Robaard,约翰内斯·施瓦茨(Johannes Schwartz),芭芭拉·维瑟(Barbara Visser),莫林·穆伦(Maureen Mooren),赫尔曼(Herman Verkerk),保罗·奎伯斯(Paul Kuipers),Sanneke van Hassel,亚尼斯(Yannis Kyriakides)
展览地址:威尼斯绿园城堡
展览:“Opera Aperta / Loose Work”,威尼斯双年展荷兰馆
展出日期:6.4-11.27

在策展人Guus Beumer的带领下,本届双年展荷兰馆的参展阵容如下:艺术家Joke Robaard、约翰内斯·施瓦茨、芭芭拉·维瑟,设计师莫林·穆伦,建筑师Herman Verkerk、保罗·奎伯斯,作家Sanneke van Hassel以及作曲家 Yannis Kyriakides。他们将在荷兰馆中共同为观众呈现“Opera Aperta / Loose Work”。尽管代表艺术家们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但他们都着迷于表现。




“Opera Aperta / Loose Work”起源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与“社群”这两个概念的连接。在荷兰,社群的概念在其文化公共建设中独特地体现了出来。荷兰政府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发展这种复杂的公共建设,这形成了一个以艺术和文化的产生、传播及反映为基础的公共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稳固。然而,这样的文化公共建设逐渐失去了公众的支持,并且变成了重要讨论的主题。因此,公共空间、艺术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以及“社群”这个概念,需要在荷兰进行重新定义。

“Opera Aperta / Loose Work”含蓄地展现了这种文化公共建设的潜在价值。它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国家性表现及国家认同(这与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保持一致)是否能够进行重新阐释上。此外,它还考虑了这个问题能否从很大程度上看作与荷兰标志性的文化公共建设相关。从这场展览的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开放并且需要集体努力的项目。








[7楼] 艺术眼artspy 2011-06-23 13:31:11
【威尼斯双年展每日一馆】之澳大利亚馆




艺术家:Hany Armanious
参展地址:威尼斯绿园城堡
展览:“The Golden Thread”,威尼斯双年展澳大利亚馆
展览:6.4-11.27

澳大利亚馆将展出11件系列作品,大部分都是为此次双年展特别创作的。策展人Anne Ellegood在评价艺术家Hany Armanious此次的展出作品时说道:“他援引了古老的形式与文化,采用了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近乎神秘的方式,对将制作和展示艺术品的过程与雕塑本身相结合也很感兴趣,这些都强调了他试图将神秘与平凡融合到一起的渴望。Armanious认为日常生活用品——例如花瓶、茶壶、篮子、熨斗、百叶窗甚至是硬纸板做成的汉堡王王冠等——与那些专门设计而成、符合审美趣味的物品一样,能够满足人们视觉上的需要,并且具有相同的美学潜在价值。他的作品对这个观点提出了辩论,并且暗示了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比满足视觉需要更加重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