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理论车间”
1-朗西埃认为,德波尔和巴尔特的对于景观后面、图像后面的真相的揭露,正在掩盖这样的事实:解放是当场立刻就可以开始的,因为dissensus时时都在,从这上头就可以开始:开始于这种可见、可思和可做之间的重新分配,开始于那些没有资质的人的当场要求平等之急切、之不可阻挡。
2-当代艺术中,将美国式的优美的郊外文化消费与越南战争里的孩子的尸体、将伊拉克战争与我们的消费后果和用几分钟就扔进垃圾筒联系起来----垃圾筒同时是我们的抗议和消费的落脚和下场----,这固然好,当代艺术也似乎只能做做这个了:让观众看见他们本来看不见、无法看见或故意不想看见的东西。但光做这个,显然又是远远不够的。
3-左派的忧郁(穷于揭露但又没有革命方案)和右派的后批判式的批评,这两者之外,批评、理论和当代艺术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呢?
4-我们必须从磕开每一个场景开始,兜底击破它,在每一处、每一地、每一时都重新形成知觉和释义的配方(reconfigured in adifferent regimeofperception andsignification)(“批判之落魄”,见《被解放的观众》,24-49)。
1-朗西埃认为,德波尔和巴尔特的对于景观后面、图像后面的真相的揭露,正在掩盖这样的事实:解放是当场立刻就可以开始的,因为dissensus时时都在,从这上头就可以开始:开始于这种可见、可思和可做之间的重新分配,开始于那些没有资质的人的当场要求平等之急切、之不可阻挡。
2-当代艺术中,将美国式的优美的郊外文化消费与越南战争里的孩子的尸体、将伊拉克战争与我们的消费后果和用几分钟就扔进垃圾筒联系起来----垃圾筒同时是我们的抗议和消费的落脚和下场----,这固然好,当代艺术也似乎只能做做这个了:让观众看见他们本来看不见、无法看见或故意不想看见的东西。但光做这个,显然又是远远不够的。
3-左派的忧郁(穷于揭露但又没有革命方案)和右派的后批判式的批评,这两者之外,批评、理论和当代艺术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呢?
4-我们必须从磕开每一个场景开始,兜底击破它,在每一处、每一地、每一时都重新形成知觉和释义的配方(reconfigured in adifferent regimeofperception andsignification)(“批判之落魄”,见《被解放的观众》,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