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领跑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不容易 转
发起人:小明的祖宗  回复数:1   浏览数:2426   最后更新:2006/02/15 11:35:36 by
[楼主] 越南妹 2006-02-15 10:14:46
管艺 -- 游牧于当代艺术的乌托邦

60年代出生的管艺身上洋溢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单纯的理想主义,这是80年代打在他身上a的烙印。尽管10年商场生涯为他积累了不小的财富,但当你看到管艺时,你丝毫感觉不到商人的气息。
作为“当代艺术收藏家”的管艺诞生于2001年,几年时间里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中最重要的人。不过他不喜欢被人称做“中国最大的当代艺术收藏家”——尽管这是事实,在他看来这种修饰空洞无物,国外媒体评价他时用了“中国唯一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这样的语言,他只认同其中“自主意识”这四个字——这是他的追求。
管艺 游牧于当代艺术的乌托邦
编辑/郝宁 文/周郁、元香 摄影/张郡


“莫名其妙”的神圣感
管艺的艺术天地位于北京东郊的宋庄,在这里他有三座由仓库改成了的艺术空间,他的居所在其中一座建筑中。虽然有着几乎封闭的外表和一道极其隐蔽的入口,但你仍然不会轻易错过——门口矗立着的雕塑作品《唯物主义者》以及一个细小的荷花池显示着这里的不同之处。管艺的住所与仓库相连,透过巨大的玻璃窗,你可以看到整个天井以及伫立在院落里同样巨大的装置艺术,那是顾德新创作的《1990~2005》。管艺把这个天井称做“内省的空间”。不过,这里“内省“的平静总是被打破,来自世界当代最著名的美术馆如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的MOMA现代艺术中心、古根海姆现代美术馆、亚洲艺术协会等重要机构的客人都曾经参观过这里,而他们留给官艺的评价是“这里的某些作品一定会进入美术史。
    但管艺不会去想那么多,在暗流涌动、嘈杂纷乱的都市里,他在这里独处一隅享受着 “散淡有为”的生活,他向往一种游荡于中西方艺术和哲学之间无拘无束的游牧状态。最让人惊讶的是仅仅在4年前,他还是一个商人。2001年,当身为商人的管艺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毫无吸引力时,他重拾恋恋多年的艺术,这让他仿佛重回80年代。他还喜欢琢磨迷人的问题。此时此刻,他就一边摆弄着桌子上的咖啡杯和打火机,一边问我们:“如果这是一个当代艺术的现场,那么你到底在哪?
1989年2月,北京一次著名现代艺术展在管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铺满地面的交通标志“不许调头”中的意味对他触动很深。那时候他是个愤怒青年,典型的理想主义加少许浪漫的性格,以及对文学艺术书籍的疯狂阅读,使他成为一个文艺愤青。十八九岁的他,一边看着桌子的玻璃板底下压着的鲁迅名言:冷笑家的赞誉是在你取得成功之后;一边在现代诗歌的影响下,怀疑人生。但在他的记忆和感觉中,80年代就是一个文化乌托邦,是一个纯洁的年代,身在其中是自我、幸福和充实的,对此他至今仍然怀念不已。
9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的管艺在社会潮流的带动下进入商界,但财富的积累并没有让他觉得拥有了生活。“我意识到自己的兴奋点不在这里”管艺说,“我发觉自己正在失去幸福。”他开始怀念过去了的80年代,怀念自己徜徉在美术馆的时刻。于是在2001年,管艺踏上重新寻找幸福和自我的旅程,正式开始了对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
  “做生意带给我惟一的成就感是完成了自己从资本积累期向生命实践期的转换,说得简单点,就是能干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此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令他走近艺术。自从进入当代艺术圈,管艺就不自觉地深陷其中。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体系基本都在海外,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流失很严重--他将其比喻为“就像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他说:"不知是不是狭隘民族主义在作怪,总之有种莫名其妙的神圣感促使我一路向前。或许,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与生俱来的通病,总也放弃不了那份责任。”

野心和低调
迄今为止,管艺的艺术藏品大约有500件左右,从绘画、装置、照片、录影等均有收藏,他是带着一种全面开放的态度来进行这项工作的,但开放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 管艺所关注的并不是某一幅单纯的作品,而是艺术家创作的线索和方法论,以及一个时代的规律。这或许就是他之所以被国外媒体称作“中国唯一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的原因。
管艺说,现代艺术品的标准是不好谈的。因为艺术本质是生长的、移动的。你不能用一个标准来确定它,如果有标准,那艺术就死了。“我所关注的不是一个艺术家某一幅单纯的作品,而是一个艺术家的线索与方法论。一个好的艺术家应有其成长线索,和不断自我清理和不断觉悟的过程——收藏家也一样。另外,艺术在各个时期的文化处境,对于艺术史具有节点性作用的艺术家及其具有节点性的作品,也是我选择和研究的重点。对于新作品,我现在更多的相信直觉和搜寻作品中的异质性。我想,我们都在寻找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家个案。”
管艺并不讳言中国目前当代艺术的混乱。首先,他认为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了多大认可。像MOMA、古根海姆、泰特这样的大型艺术机构里面,中国作品非常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和收藏,才刚刚开始考虑。而中国国家美术馆也没有多少收藏!如果中国的当代艺术价格被炒作到了很高的程度,让具有学术权威的艺术机构因为价格等多方面原因放弃了收藏计划,那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不利的。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进入这些艺术机构,但是没有学术权威的认可,中国自己的学术系统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些终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缺憾,也不是"民族主义"就可以解决的。其二,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虚火,其实是在透支未来的升值空间。所以,我们的艺术家和画廊都需要耐心一些,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牺牲一些眼前利益。  
在今年7月举行的巴塞尔当代艺术论坛上, 管艺以“私人美术馆”主人的身份被邀请发言,他说:“中国现代艺术的现实正处一个闹剧不断上演的时代,各种夸张的作品可能都会出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本质就是‘皇帝的新装’。”众多的艺术活动实质是商业操作的需要,本质上只是“叶公好龙”,虽然现在很时尚、很热闹,但真正理解和明白的人却很少。对此,他很想对中国的收藏家说:“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当然,他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管艺希望自己能为中国的当代艺术保留一条命脉,让若干年后大家能有所追寻,这是他的野心,但同时他对什么中国“最大的私人当代艺术馆”又毫不在意。
“建博物馆不是我的初衷,最初只是因为一些巨大装置收藏没有地方放,就建了个仓库。但又经常有人来参观,我就把它做成仓库式的可以观看的美术馆或博物馆,“管艺坦言。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有些大型作品没有地方放,于是他计划在北京和他的故乡青岛兴建两个规模庞大的当代艺术馆。这是不得以而为之。”管艺对未来有一个想象,就是如何使中国当代艺术品能更广泛更密切地进入公共空间,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美术馆。比如说,国家大剧院将建成,它水中建筑的设计是否可以和黄永平的鱼、王兴伟的大海形成对应?侯翰如的“广东快车”是否可以和北京的地铁对应,让人在地铁的真实空间与"广东快车"的虚拟空间交叉体验?飞机场登记口之前那段无奈的行走中,可否增加有意思的摄影作品和互动Video?当然,作为想象,一切都是未知!“也许这些只能是艺术乌托邦式的想象?”管艺自问。

为生活找个理由
只有内心细腻的人才能更深切地体会艺术,对于这一点管艺也不例外。他说:“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信点什么,总要给为自己的存在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在我看来艺术就是人世间最高级的事物。现在,我权且认为它是最有意义的。”
    肩负着重新寻找幸福的巨大使命,同时也为自己存在找到证明,收藏成为管艺异常认真去履行的人生诺言,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成了管艺思考的问题。管艺笑说,对一件事过分认真就像拿一把匕首和自己的心很近地对峙,这是生活的张力。但如果你不认真,就失去了真实的自己。是的,当管艺沉溺入当代艺术收藏,他就不可避免地纠缠于很多的对峙话题:中心与边缘、体制和自由,现实与理想,这些在他看来都是与艺术的核心有关的话题。
    人生和艺术都是一个不断叛逆创新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被中心或者主流吸收,就意味着终结。几年来管艺为了收藏投入大笔资金,但是在这个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市场渐渐活跃的时候,他却并不打算用交易藏品的方式来收回资金。
“我有一个原则,我的收藏多是学术上还不确定的,甚至是存在争议的。市场已经卖得很好的艺术家作品我通常不多考虑,除非特别喜欢。我觉得这样才有意思,因为当代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判断,需要文化的认知。作为一个收藏家最大的满足,可能就是你收藏的作品最终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这是当代艺术市场和其他艺术市场相比更刺激、更具风险、也更加高级的地方
  对现实艺术处境,管艺写了一篇题为《带着你的智力靠近你的心》的文章,这个文章与旅法艺术家陈箴的儿子陈薄有关。他去巴黎的时候见到了陈薄,问他为什么学医?陈薄说:“因为这个职业是热的!”听了这个十几岁孩子孩子说的话,管艺想哭,后来,他就有了这样一句心得:心在,人在,艺术在。他想把它送给艺术家和收藏家共勉。 我问管艺,在你的生命里,有什么比收藏更重要?他答,也许爱情能超越它吧。其实倒也可以用爱情来形象描述他对于艺术的心得:倘若没有心了,爱也将不复存在--哪怕婚姻还存在。
  管艺享受的是收藏另外一种成就感,他说:“男人天生迷恋的成就感与女人不同,女性喜欢真实、细节的满足,而男人喜欢在时代的责任感中寻找寄托。” 这些林林总总、无休无止的自省正是源于他过分的认真,针对这“过分的认真”,我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它的对立面:散淡。这也许是一个略微伤感的话题,因为人总是不能突破历史和身体的局限,当我们想到散淡,也许是因为刚刚走过巅峰,也许正处于崇尚激情与向往散淡的拐角处。这样想的时候,却感到正有另外一种瑰丽的气质在他身上凝集:他那丰富密集的见闻和纠缠不休的思维方式,使他迷恋于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他认为越多的观念进行撞击,就越能得到越多
[沙发:1楼] guest 2006-03-02 05:08:52
怎么那么多人都想游牧啊,应该把他们都空运到西伯里牙去,让他们一次游个够
[板凳:2楼] 荷尔蒙下凡 2006-03-02 05:52:12
这不是色狼宣言吗/?游牧都出来了,乔装我们鞑靼人
[地板:3楼] kakazhi 2006-03-04 05:13:05
楼上的人,对你们无语了。。。
k.s.k
[4楼] 美术同谋 2006-03-04 05:21:46
楼上的人,对你们失禁了。。。
[5楼] 翠花 2006-03-05 15:27:11
大家好!我叫翠花
今年38,满脸麻子
体重184公斤.身高148公分,
未婚,听说嘿社会有很多男JJ
特来证婚!! [s:63]
有意者请与我联系号码1383815851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