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平方”与进行中的新思路
发起人:ba-ba-ba  回复数:1   浏览数:2465   最后更新:2011/04/15 15:53:08 by 辛云鹏
[楼主] 理论车间 2011-04-15 12:37:54
转自博客“理论车间”

在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文科学术之间,我得出了如下类比:

正如当代艺术之要,不光光在于一个艺术家去天才地用某种全新风格画出某个主题或主体(这是最起码的,都不能算什么功劳的),而在于像巴赫金说的那样,在他们自己身上使艺术和生活互相映曜、激励、挑战和负责,使两者之间的催化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同理,一个当代汉语哲学、思想和理论工作者不光是去漂亮地写出某种全新的观点、立场和总结(这是最最起码的,如果这都做不到这样,这个教授是连上街擦皮鞋都是不配的,因为,他连一个已领受的劳动分工都做不好,还能做得好其它的?可是,汪晖这样连逻辑和语法都彻底错乱这样的阿毛,还能在清华混教授到哈佛大学出版社去出他剽窃来的《兴起》的拼凑版,你就知道我说的这话不算重了),放到众多的观点立场旁边来出风头---你自称会思想会写作,也弄出一个来标新立异,要来领奖当官,你也太高看自己了----而是应将自己的身上当战场、当肉搏台,使自己的内心里的各种立场和观点之间吵得像街头议会那么震耳,使自己的身上天天闹得像个地震后的福岛核电站----你不是想出名么,你不是想做出风头的哲学家么,那么还有什么方式能让你更哲学、更出风头的?----,天天都不得安宁,没有一天是在书房里扮陈丹青或演陈寅恪,才不算自摆乌龙不算,还倒演帽子戏法。

当代艺术和当代学术不是你某一次偷鸡成功,成为小偷专家,而出了名,当了教授和大师,而是每次偷都能让自己被狠狠捉牢,被暴众围在街头,各种棍棒的苦头都招招尝遍。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来讨论哪里才是一个很有雄心的青年的学问之路了吧?
返回页首